摘要:美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核心內容,教育過程擔負著擴展與豐富幼兒生活的作用。但是,當前的幼兒園美術教育與幼兒生活脫節,難以讓幼兒在生活中感知到美術教育的價值與趣味,不利于幼兒美術學習興趣的提升,制約了美術教育質量的優化。因此,要想切實提高幼兒園美術教育有效性,就需要教師主動讓美術教育回歸生活,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為學生營造出生動的生活化美術教育場景,使得幼兒可在熟悉的生活中創造美、享受美及體驗美。本文就如何讓幼兒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進行了深入了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有效策略
幼兒園美術教育,是結合幼兒美術特點及發展規律而實施的一種審美類型的教育,理應關注幼兒的實際生活、幼兒生活在藝術教育中的價值、幼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的必要性,從而使得幼兒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理解美、感受美、享受美、熱愛美、創造美,借助美術美化及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借助美育優化幼兒的生活質量,這都是幼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的最終目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讓幼兒園美術回歸生活,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1]。
一、提高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生活化的策略
幼兒園美術教育想真正符合幼兒的特點與需求,就應將幼兒的需求當成教育內容。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發現,幼兒在社會與家庭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情感體驗、知識體驗及動作技能等生活經驗,其都是幼兒在美術教育中用之不盡的內在動力與智力源泉。假如美術教育的基本內容與幼兒生活脫節的話,幼兒就只能機械地學畫教師給出的圖,這將是一種枯燥的教育活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及想象力都將無法得到充分發揮,久而久之就會挫傷幼兒對美術教育的參與積極性,并且扼殺了幼兒的創造力。因此,幼兒園美術教育在選擇教育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幼兒生活為基礎,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的景物、動物、植物、人物等,還可把本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及個性化建筑等當成內容。比如,教師在美術教育中可讓幼兒用畫筆描繪自己的媽媽,他們都會覺得自己的媽媽最五彩繽紛,因為在他們心中媽媽是最美麗的人。所以,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只有選擇那些與幼兒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幼兒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才能更強烈,才能推動幼兒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教育內容也應隨著幼兒生活的變化做出對應調整,這就需要教師在美術教育中善于觀察與發覺幼兒的關注焦點及興趣,從而努力設計出能滿足幼兒時下興趣的美術教育活動。為了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興趣,教師應主動做幼兒的好朋友,借助敏銳眼光發現幼兒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內容。比如,幼兒普遍比較熱衷的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都可成為美術教育的內容,在實際的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嘗試改變這些卡通形象的背景、道具、服飾等鍛煉繪畫能力,使得幼兒在歡樂與愉悅的氛圍中參與美術教育活動[2]。
二、提高幼兒園美術教育形式生活化的策略
幼兒的日常生活本身就給美術教育創造了大量資源,幼兒的衣食住行等活動都可以成為美術教育的途徑。所以,美術教育應該置于生活情境之中,而不是機械操作或抽象說教,教師應依據幼兒生活經驗營造生活化情境,創新傳統的教育形式,使得幼兒在摸得著、看得見的情境中感受美術教育的魅力。具體來講,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形式主要有兩種:①環境熏陶式。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如果能給幼兒營造出美感十足的環境,就可使得幼兒得到啟發,不僅可讓幼兒增加審美經驗,而且還可提高幼兒的創造欲望與表現力。這就需要幼兒園美術教師充分重視環境的作用,借助多媒體設備、圖片展示、實物陳列等方式,營造出生動的、有生活氣息的美育情境,使得幼兒產生強烈的熱愛生活的情感。比如,在“開心過大年”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就可利用作品展示、環境布置等方式渲染熱鬧、喜慶的氣氛,通過具有中國特色的年畫、蠟染、剪紙布置走廊與活動室,使得幼兒真切感知到生活中的美術元素,感知到新年送或收祝福的美好,這就可提高幼兒審美水平,還可促使他們養成熱愛生活的習慣。②主題活動式。生活化的美術教育主題對幼兒有很高的吸引力,是美術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主題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幼兒利用親身體驗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感知美與體驗美的機會,激勵幼兒借助美術方式展示自我,鼓勵幼兒將體驗到的美好用畫筆表現出來,從而體味出生活的美好。比如,在“我愛我的家鄉”活動中,教師就可讓學生在觀看家鄉特色建筑或名勝之后,用裝飾畫、拓印畫、寫生畫等形式展示出家鄉的美[3]。
三、提高幼兒園美術教育實踐生活化的策略
有價值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并最終回歸到生活中。因此,在幼兒園生活化美術教育中,教師應激勵幼兒將借助美術活動得到的經驗與技能重新應用到生活中區。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能從生活中挑選出幼兒感興趣的、有教育交織的內容當成教學素材,還可使得幼兒借助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獲得一定經驗,從而更好地將獲得的美術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以逐漸提高幼兒用美術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制作“母親節禮物”的活動就彰顯出了美術回歸生活的特點,在實際的美術生活化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激勵幼兒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完成禮物的設計,當充分新奇與創新的“工藝品”展覽在教室的時候,物品的華麗變身為幼兒帶來了很大驚喜,使得他??都能感知到收獲的喜悅,從而使得有效心靈中能產生強烈的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4]。總之,幼兒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是美術教育的革命與創新,不僅可為幼兒提供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機會,而且還可使得幼兒在有趣的生活中動作操作,從而感受到美的體驗,體會到真實的、自然的審美情趣,并且有助于幼兒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及觀察能力的快速發展,最終培養出具有個性特點與創新意識的新新人類。
參考文獻
[1] 陳秉龍,顏銘鋒.回歸生活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指導策略探微[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10):21-22.
[2] 紀瑞祥.回歸生活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6,(08):96-97.
[3] 段麗紅.回歸生活: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本真[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0):168-169.
[4] 徐毛莉.幼兒園生活化美術教育實踐研究[J].當代學前教育,2015,(03):12-15.
【如何讓幼兒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創新
• 幼兒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有效性
• 幼兒園大班幼兒整理習慣的培養
• 居住區幼兒園建筑設計探討
• 80%普惠幼兒園能實現嗎?
• 利用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
• 電子白板“幼兒園教學信息化”的鑰匙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有效方法
• 愛上兔伯伯的“甜餡餅幼兒園”
• 幼兒園課程管理研究綜述
•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
• 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