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活動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的內容所創設的立體化育人環境,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而語言區域活動是促進兒童語言水平和社會性發展的一種重要途徑,那語言區到底應該怎樣來設置;投放哪些相關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如何讓幼兒對語言活動感興趣;如何讓語言區的活動能夠與其他區域相結合;谶@些問題,筆者重新思考和審視了幼兒園語言區域創設的現狀,為幼兒園語言區域的設計方面提出以下策略。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幼兒園區域的活動空間布局影響活動的有效性,同樣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參與性都有間接的影響。創設語言區域首先要合理地進行空間布局,主要注重空間面積與地點選擇兩方面。
在設計語言活動區域時,要劃分出適宜的面積,活動空間容納4-8名幼兒最佳,要保證每名幼兒1.5平方米的活動空間。同時要注意選擇比較安靜,光線比較明亮的地點,最好是位于自然光照條件良好的地方,形成相對獨立的區域,避免幼兒在語言區域中活動時,受到其他周邊區域的干擾,影響幼兒的專注程度和閱讀興趣。但我們也要保證區域間的縱向聯系,可以嘗試在語言區的隔壁設置美工區,既能保證活動時相對安靜的環境,又能夠在美工區里制作語言區更多種類的操作活動材料。
二、結合主題,創設環境
創設適宜自主的語言區域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心理環境。首先,教師要做好這兩方面的準備。
為了讓幼兒能有一個舒適的活動環境,真正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語言區域最好鋪設泡沫墊或地毯,讓幼兒可以席地而坐,用自己認為最舒適的姿勢進行閱讀,語言區域結合主題內容專題陳列,定期更換,適當投入相關的操作材料和閱讀書籍。將材料掛在墻上,鋪在地上,或立在隔桌上,也可擺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軟墊或軟座椅,使整個語言活動區變得生動。同時注意陳設的置物架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高度設定,不宜過高,便于幼兒選擇活動材料。
其次,我們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協商制定了區域活動的要求,讓中大班幼兒自己動手選用圖案簡單,色彩鮮艷的標識創設進區卡及進區規則。最后,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恬靜的精神環境,在選用裝飾顏色上,多選擇一些藍色、綠色之類令人冷靜的顏色,來減輕視覺的疲勞與消極情緒。
三、根據實需,投放材料
在語言區域活動中,教師要綜合考慮不同年齡段幼兒在能力水平上的差別,按照分層次投放的策略,來滿足不同幼兒在不同程度上的能力需求。材料的投放既要適應幼兒原有的能力水平,又能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豐富幼兒的經驗。
1. 根據幼兒發展需求投放新穎有趣的材料
在語言區域里投放多樣化的語言活動材料,有利于幼兒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商碇秘S富的用于表演的頭飾、衣服、指偶、錄音、話筒等材料讓幼兒聽完錄音故事后自己進行表演。從看故事――聽故事――講故事,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自我創造的精神,以及與同伴之間的共同合作良好品德。
2. 為不同年齡段幼兒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
在確保材料新穎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水平和思維特點各不相同,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梯度,投放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的區域材料,照顧不同年齡幼兒的能力差異和發展需要。
四、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1. 創設“使用語言”的環境
教師多為幼兒創設“使用語言”的環境。在原來的故事錄音中加進一定的問話交流,并提供了與故事相關的一些桌面故事教具,讓幼兒邊聽故事邊操作擺弄教具。在呈現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中增加了“人機對話”, 通過這樣的情境對話設置,讓“錄音機與幼兒”互動起來,幼兒獲得語言上的鍛煉,提高了社交的能力。
2. 設計“有趣的語言”游戲
幼兒語言是在使用交流中形成發展的,我們在語言區中增添了 “自編圖書”“填字組詞”“合作猜謎”的游戲,有意識地設計了一些富有趣味的語言類游戲,為幼兒創造多交流、多使用的機會,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如在“自編圖書”中,幼兒自己收集利用日常的一些?D畫資料,編成有一定內容的圖書,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圖書內容。
3. 通過“媒體形”表現
為幼兒創設場景,鼓勵幼兒通過角色扮演電視主持人、小記者等媒體形式,通過與其他幼兒交往,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了社會性的發展。如:扮演角色當解說員,教師可以請能力強一點的幼兒充當旁白的角色,讓幼兒間自由對話,角色的分飾,更能讓幼兒投入到語言活動中來,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
責任編輯 黃博彥
【幼兒園語言區域的創設策略】相關文章:
• 教育平臺在幼兒英語教師培訓中應用
• 農村幼兒園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
• 推動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開展
• 幼兒園大班剪紙活動的幾點思考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音樂情境教學新探索
• 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需要人文關懷
• 幼兒教師壓力應對調查研究
• 新時代下幼兒園營銷策略研究
•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 談談幼兒園的班級常規管理工作
• 陪讀,從幼兒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