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過程中,我市的農村幼兒園在面臨著教育經費少、設備條件差、教師數量少、專業水平低等諸多困難的情況下,積極努力、不等不靠,立足于“自我發展”這一基本點,客觀分析農村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用《綱要》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改革,以通過幼教人自身努力能改變的問題為突破口,在優化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城鄉結對,優勢互補
城市幼兒園在辦園條件、教師素質、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擁有較大優勢,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示范性幼兒園的示范帶頭作用,縮小城鄉幼兒教育中的差距,我們以縣(市、區)為單位,根據城鄉幼兒園的特點(園所規模、教師素質、地理位置等)將城市幼兒園與鄉(鎮)中心幼兒園或小學附設幼兒園、村幼兒園結成對子,共同探討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開展。
(一)從幼兒的全面發展出發,制訂合理的作息制度
合理的作息制度不僅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保證,也是保教人員開展工作的依據。農村幼兒園普遍存在著制訂作息制度不嚴密,執行作息制度不嚴格,盲目模仿、跟隨小學一年級作息時間開展教學活動,一日活動以課堂教學為主,且每節課時間過長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將城市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印發給農村幼兒園作參考,幫助她們分析農村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切合農村實際的作息制度,并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
(二)從農村幼兒園實際出發,選擇合理的教育內容
長期以來,農村幼兒教師已習慣于“以教材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教育目標,以“讀、寫、算”為主要活動方式的幼兒教育。忽視“教育寓于一日活動之中”,忽視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的發展,剝奪了孩子自主、自由的游戲權利。為改變上述現象,我們充分發揮城市幼兒教師專業文化功底好,對教材理論把握準;農村幼兒教師對農村幼兒的已有經驗了解深,對農村的本土資源熟且收集方便的優勢。城鄉教師共同探討,保留現行教材中適合農村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將富含鄉土氣息的土教材充實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使教育內容與形式更為科學、合理,更貼近農村幼兒園的實際和農村幼兒的已有經驗。
二、資源共享,形式多樣
農村幼兒園由于經費緊缺,教師教育觀念及動手能力相對滯后,造成“洋”玩具買不起,“土”材料看不上或利用不起來的現象。幼兒園教、玩具非常貧乏,教學活動以教師說教為主,單調乏味,整齊劃一,小學化傾向長期得不到有效糾正。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農村幼兒教師想讓孩子“玩”又“玩”不起來的無奈和苦惱。本土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成為優化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關鍵。
(一)合理利用農村現有的自然與物質資源
首先是通過集中培訓,送教下鄉等形式改變農村幼兒教師對本土資源的看法,讓她們感受到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唾手可得的、“老土的”東西,其實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其次是通過農村一日活動方案設計評比,利用本土資源制作教玩具評比等活動,充分發揮城鄉幼兒教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拓展了農村幼兒教師的視野,提高了農村幼兒教師利用本土資源制作教玩具的能力。第三是將優秀的一日活動方案和自制教玩具(照片加制作說明)收集成冊、人手一份,使其既成為農村幼兒教師開展一日活動的參考用書,又可為農村幼兒教師生成相關活動拓寬思路。
(二)充分挖掘社會、文化資源中的教育價值
農村特有的以村莊為單位、敞開門戶式的居住環境,人與人之間古樸的交往方式,農民辛勤耕種的勞動場面,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日活動,流傳在民間的游戲、歌謠、手工藝作品等等都是對幼兒進行生動、形象教育的活教材,這些教育資源既可充實到教學活動中,也可體現在游戲活動中。我們鼓勵農村幼兒教師擺脫課堂與書本的局限,帶領幼兒走進社區、走進自然,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從小學會尊敬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果實;讓幼兒在直接探究、感知自然和環境的實踐中構建知識。
三、引領家長,協調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勞動力逐步向城市轉移,年輕力壯又稍有文化的幼兒家長,成為外出打工的主力軍,據調查,有60%以上的幼兒平時由單親家長或老人照看,使農村幼兒的家教水平有所下降。廣大幼兒家長在外出打工的風雨歷程中,切身地感受到文化知識的重要,他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幼兒在園會寫多少字、做多少算術題特別看重,農村幼兒園則為了求得生源,不得不迎合家長的需要。農村家長陳舊的教育觀與價值取向,成為農村幼兒園貫徹《綱要》的主要障礙之一。所以改變農村幼兒家長的教育觀念,贏得他們的認同與支持,是優化農村幼兒
園一日活動的保障。
(一)形式多樣的成果展覽與匯報活動
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過于孩子的進步。舉辦幼兒學習成果展覽與匯報會的目的就是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對幼兒園放心,并給他們以教育的信心和教育觀念、方法上的啟示。例如側重于幼兒認知的編故事結尾、數字接龍、數字找朋友等活動;側重于幼兒合作探究能力的“探寶”、“過河”游戲;側重于展示幼兒藝術才能的歌舞、繪畫、小品表演等。讓家長感覺到幼兒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他的發展應該是完整的、全面的,寫字、做算術不能替代幼兒在園的所有學習內容。
(二)內容豐富的家教指導活動
在實踐中,我們讓廣大農村幼兒教師懂得,幼兒園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在家園合作中,幼兒園應該處于主導地位。本著對每一位幼兒負責的態度,引領家長摒棄陳舊的教育觀念,共同教育好每一位幼兒。并通過“家長會”、“家教園地”、“家教小品演出”、“走進小學一年級”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人才觀與愛子觀;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和原則;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讓每一個幼兒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黨和政府發展幼兒教育的基本宗旨和目標,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優化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這對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大面積提高農村幼兒園保教質量,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優化農村幼兒園一日活動初探】相關文章:
• 淺談有效整合農村幼兒園晨間活動資源
• 幼兒園獎勵式教學運用初探
• 論《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對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 淺議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
•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淺析
• 幼兒園自發游戲活動的實踐創新
• 幼兒園教育活動德育滲透的研究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主要方式探索
• 利用本土資源打造特色幼兒園環境
• 男生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論文
• 幼兒園“考察”指南
•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