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的重要性我想應該是不言而喻的。幼兒的模仿性非常強,幼兒教師伴隨幼兒一日活動,語言是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教師一言一行隨時隨地都能影響孩子,老師的語言甚至能支配孩子,因此教師同孩子說話是很講究的,當教師以規范的豐富的詞匯、語句、肢體語言與孩子進行交流時,孩子學到的自然也是規范的,豐富的,反之則不然。但是,由于幼兒園教師來不及接受系統的嚴格練習,加之受外來文化和當地語言文字氛圍的影響,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這些問題帶有普遍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音不規范
主要表現在有的老師習慣于地方音,不讀普通話標準音;誤讀多音字中專名和通名異讀字;誤讀多音字中異義異讀字;異讀詞后改為統讀的仍按原規定誤讀;簡化字替代的幾個繁體字因辨別不清而誤讀;識字讀半邊而誤讀的字等等。如①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是一蹴(jiù,應讀cù)而就的事情。②看著桌上的美味佳肴,真讓人垂涎(yán,應讀xián)三尺。
2.用字用詞不規范
如:“的”、“地”、“得”不分、同音詞不辨、錯別字不受重視、語感遲鈍;標點使用不規范等現象。
3.“新詞新語”受青睞
這主要表現在“時尚”流行語出現頻率高、漢外文混用、存在大量的網絡語言、“副+名”構成的詞組被當成時尚的新詞新語頻繁使用等幾個方面。如:有的老師動不動就使用“哇塞”、“爽歪歪”等粗俗的詞匯,以至于孩子們一窩蜂的將這些詞語掛在嘴邊。要知道語言是一種開放性的、不斷演變的東西,任何新的詞匯出來,都會在民間經過實踐的檢驗,在這個檢驗的過程中,他們或被接受或被淘汰,作為教師應該使用那些被規范了的語言文字。
4.過分“兒童化”
當然,根據幼兒園的活動性質及幼兒年齡特點,“兒童化”語言是幼兒園教師口語的一大特點,它不僅能縮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情感距離,而且能提高幼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顯出對幼兒的親近感。但是這里“兒童化”主要指口語內容兒童化的,即內容符合兒童心理發展水平,對幼兒有吸引力,簡潔明了,突出重點。而有的幼兒教師片面的理解口語“兒童化”的含義,過分追求語言的外在形式的兒童化,如語音變化太大,發音偏前,語匯語法使用幼兒的不成熟表達;表情過于做作等等,其結果是造成語言不規范,給幼兒的語言發展更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這就更要求我們幼兒園教師在掌握好普通話語音、詞匯的同時,提高語言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切忌口語過分“兒童化”。這對幼兒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展無疑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強化幼兒教師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提高幼兒教師語言文字規范的思想意識
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文字的使用,不可視為小事。對教師個人而言,語言是其精神的外化,文字是其形象的衣冠。對國家和社會而言,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和文明的表現形式,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是這個民族的印記,是構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漢語言文字是我們的母語,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是中華民族不斷凝聚文明不斷升華的過程。漢語言文字在國內外中華兒女中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中國的標志。所以,對廣大幼兒教師來說,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工作是一項重要工作,不可等閑視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教學用語用字”。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人民教師應當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為推廣普通話,使用規范字當好表率,做出榜樣。
三、養成學習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形成規范的語言表達意識和習慣
1.教師的語言文字力求規范化
所謂規范性是指教師的語言應當符合國家的要求,教師只有使用規范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兒童產生正面的示范效應。教師語言的規范包括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要符合“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的規范。在語音方面,教師要使用符合普通話的標準發音,做到發音清楚、吐字準確,不使用方言,不念錯字。在詞匯方面,不使用方言詞,不自造詞匯,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穩定的“新詞”,如不說普通話中沒有的詞匯,盡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等新詞。在語法方面,力求避免搭配不當、語句不通、說話語病較多、口頭禪泛濫等不規范現象。在修辭方面,避免用詞不當、前后矛盾的話。總之,教師應當熟練掌握普通話在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加強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在案頭備有字典、詞典,讀書備課寫材料時,遇見不熟悉或拿不準的字詞隨手查一查,以免出現錯誤。
2.教師的語言文字力求純潔性
語言不是一種獨立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養等密切相關,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她的語言應該是純潔、文明、健康的,應該能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有的教師給孩子起綽號;有的教師套用“滾出去”、“豬腦子”、“笨死了”、“討厭”等不文明的粗俗語言。作為教師要盡量用純美的語言去觸動幼兒,使幼兒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3.教師的語言文字力求藝術化
教師應盡量的擴大知識面,掌握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發展,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幼兒教師每天面對的是天真無邪的孩子,我們從各個方面帶給孩子美的感受。以美的聲音、美的語言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使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孩子們伴著我們的語言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我們應該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對待語言文字規范問題,樹立語言文字規范意識,加強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而努力工作。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倉滿幼兒園)
【試論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文字規范化】相關文章:
• 如何作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幼兒園怎樣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
• 香港幼兒園為什么強調孩子要“乖”?
• 淺談幼兒園如何進行德育
• 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實踐和思考
•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幾點心得
• 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之我見
• 呼喚幼兒園早日納入義務教育
• 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與實踐
• 新時期幼兒園工作之我見
• 創辦北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