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半年的時間才到幼兒園新生入園,然而在北京,“滿額”的牌子已經在很多幼兒園掛出了。特別是一些知名公辦幼兒園早已“人滿為患”,根本就不能為孩子報上名。“我們一般5月開始招生,但今年大年初八就有家長來報名。為了不讓家長著急,只好從初八開始登記。”一所公辦示范園園長介紹說,該幼兒園今年要收100個孩子,但目前報名的已經有400多,估計到5月招生開始的時候錄取比例將達到5:1。20%的錄取率比去年高考本科錄取率還低一倍。公辦園進不了,民辦園要價高,孩子要交給誰呢?不少家長只能望園興嘆。年輕的父母們感慨:如今上幼兒園怎么也跟“小升初”似的那么煩人?甚至比上大學還要難?
高昂幼教費 難以承受之重
據一份《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最近一兩年間,全國近6000萬名3歲~6歲的學齡前兒童只有約2180萬名入園就讀,也就是說,全國有六成學齡前兒童未能人讀幼兒園。一句流行語“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家長對幼兒教育重視度越來越高,但高昂的幼教費,卻成了很多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代表在2008年的“兩會”上說,現在許多地方幼兒園入園貴、入園難已經成為教育的一個新問題,在一些城市,上幼兒園至少每月花費500元,多的甚至要1500元,一年下來大約要6000至18000元。幼兒教育的花費已成為繼大學教育之后壓在年輕父母身上的又一大負擔。
據北京市教委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北京市共有1300多所幼兒園,大部分為私立幼兒園,公辦園的數量僅占10%多一點。這1300多所幼兒園可以滿足每年5萬名幼兒進入幼兒園。然而,根據北京市衛生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北京市各級醫院一共誕生了16.1萬名新生兒,比2006年增長了四分之一,創下20年來最高紀錄。有專家預測,2008年“奧運寶寶”仍將出現扎堆情況。這樣的情況下,想上又便宜又好的幼兒園確實機會不多。
在北京市一家私立幼兒園,記者看到了他們的收費標準:孩子入園需要以押金的性質一次性繳納三萬元教育基金,這筆錢退園時返還;另外每年需交學雜費一萬五千元,在此基礎上,按照標準,假如要給一個三歲的孩子辦理全托,每個月的托兒費是1080元,一年下來就要12960元,交通費全年2500元。測評費50元,再加上1.5萬元的贊助費和3萬元的押金,家長在給孩子辦理入托時,第一年要一次性繳納60510元的費用,三年下來總共要付出近10萬元。這還不是收費最高的,在北京,比這家幼兒園收費高的還有許多。條件稍好一點的年收費都要在二萬五千元以上。
與私立幼兒園相比,大部分公立幼兒園收取贊助費的方式顯得隱蔽一些,他們稱自己收的是捐資助學費。但這個名為自愿的捐資助學費,如果不交孩子就入不了托,實際上還是贊助費。
據媒體報道,武漢市民王女士的女兒在漢口一所公辦幼兒園上了三年,總共交了二萬八。經對武漢15所民辦幼兒園和15所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這30所幼兒園的年均收費達7000余元,竟比武大一名本科生一年的學費還要高。
調查顯示,當前幼兒園收取贊助費呈現四個特點一是面廣;二是價碼高;三是隨意性大,收不收,收多少,園長一個人說了算;四是失控,有的幼兒園收贊助費不給家長開正式發票。面對社會公眾和家長們的責難,幼兒園稱贊助或捐款是學生家長的自愿,然而,在看似自愿的背后,其實是真實的不自愿,因為幼兒園實行的是“有贊助或捐款的孩子先接收,沒贊助或捐款不接收”。為了讓孩子從幼兒期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多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都無奈地交上贊助或捐款。
通過電話采訪,某私立幼兒園的張阿姨給記者算了筆賬。“每學期每個小孩交學雜費在1200元左右,按200個孩子算,幼兒園收入240000元,房租一個學期大約30000元,12個保育員,每人每月工資500元,一學期共計36000元,8個教師每人每月工資800元,一學期共計38400元,再加上課本費等其他費用及保險8000元,幼兒園每學期支出在170000元左右。僅學雜費一項,就有約8萬元的利潤。”
“這還是一部分,其它的利潤還包括生活費等。”據張阿姨說,她一直負責幼兒園的伙食采買,幼兒園每月收小孩180元,實際上每天買菜的錢不會超過400元,每個小孩只在幼兒園吃20天飯,一天三頓,早點0.8元、午餐1.5元、午點0.8元,一個小孩一個月實際上伙食就65元左右。200名孩子一個月伙食費13000元左右,收的伙食費有36000元,等于每個月又從伙食上可以賺23000元。
張阿姨表示,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只是一所普通幼兒園。高檔幼兒園的辦學成本其實高不到哪里,高昂的收費背后則是“滾滾紅利”。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 大勢所趨
相關管理單位表示,對于幼兒園的收費,國家目前沒有統一定價,各地幼兒園的收費標準根據各地辦學成本來進行定價。對于公辦幼兒園,物價、財政部門有明確的收費標準。但對于民辦幼兒園的收費問題,則是完全按市場運作,通過市場調節。
業內人士分析,造成目前的入園難有幾個原因:一是新建小區配套設施跟不上,有的小區建成兩三年仍沒有配套幼兒園;二是很多單位、機關幼兒園的逐漸撤出。有關人士表示,收費高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幼兒園曾經也是“平價”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政府公共財政職能已淡出這一領域,幼兒園教育不在義務教育體系內,政府對幼兒教育投入不足、過度依賴市場造成的。
現在城市里的年輕夫婦哪兒有時間照管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可是現在幼兒園的價格又那么高,他們根本承受不了。而且大量進城農民工的孩子上學前也在外面漂著,這樣會對他們成長不利。近八成受訪的家長表示。幼兒園的收費偏高。一些年輕的家長表示,每個月的收入除了交納房貸,另一塊大的支出就是孩子的學前教育花費,“掏完這兩樣錢,口袋都已經癟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焱針對學前教育混亂狀況,提出“應該把學前教育也納入免費義務教育”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層浪。
全國政協委員朱永新呼吁:“幼兒園就該被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中,有人倡議12年義務制教育,是想把高中納入這個范疇,往高去,我卻建議往低去!在孩子走進中小學學校大門以前,他們的人格特征、行為方式、認知風格,基本上已經開始形成或者具備了雛形。幼兒教育其實是整個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對這一備受很多家庭關注的民生問題,海口市政協委員麥小建委員說,幼兒教育本來就具有強烈的公益性質,不應該將其完全推向市場,把成本轉嫁給老百姓。
從世界教育發展趨勢來看,目前,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已經把學前教育視為民族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紛紛制定詳細的教育大綱、標準,政府也編列了學前教育的發展規劃。英國在布萊爾當首相的時候,已經啟動了學前教育變成義務教育的工作;我們的亞洲近鄰日本,也開始著手推動學前教育免費化的進程了。由此可見,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已經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要讓孩子們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繼續增加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提高保障水平。適當提高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認真落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措施。在試點基礎上,從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
現在,國家已經把教育放到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將繼續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在這種環境下,國家將學前教育納入免費義務教育的范疇,正當其時。
【呼喚幼兒園早日納入義務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美術活動與創新探討
• 幼兒園環境色彩布置與幼兒心理
• 幼兒園班級常規活動的管理
• 幼兒園教師成長手冊等
• 幼兒園家園溝通社會心理學分析
• 幼兒園大班課程中的幼小銜接
• 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折紙活動
• 幼兒園保育工作之我見
• 引領家長走進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健康主題活動開展的研究
• 淺談幼兒園趣味空間設計
• 論幼兒園孩子的就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