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家長對幼兒教育存在一些誤區(qū),而在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中也很難得到家長的支持,因為家長不了解幼兒園的課程,為了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兒,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幼兒園首先應該給家長創(chuàng)造了解課程的機會,引導家長為課程建設提供有效的資源,鼓勵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來,進一步豐富教育環(huán)境,共享課程建設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教育資源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08)05-025-01
如何充分開掘家長這一教育資源,引領家長走進幼兒園課程,發(fā)揮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成為幼兒園合作的伙伴呢?
一、為家長創(chuàng)造了解課程的機會
長期以來,家長對幼兒教育存在一些誤區(qū),比如:把幼兒教育等同于幼兒園教育,不重視幼兒家庭教育,只重視智力開發(fā)而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而在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中也很難得到家長的支持,因為家長不了解幼兒園的課程,為了實現(xiàn)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兒,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幼兒園首先應該給家長創(chuàng)造了解課程的機會。
1.讓課程走近家長
幼兒園首先要和家長多溝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如家長會、家長學校、開放活動、親子活動、網上交流等,向家長宣傳綱要精神和課程理念,了解幼兒園的課程。開學初的家長會非常重要,一定要向家長介紹本學期的課程計劃及本學期的幾個主要預設主題,并向家長宣傳主題活動的開展和幼兒能力發(fā)展的聯(lián)系,在宣傳的時候,盡量避免枯燥的說理,可列舉一些孩子在主題活動中生動的例子,讓家長了解到幼兒園的課程理念,感覺到由于自己的合作而使孩子發(fā)展有起色,從而覺得,幼兒園的課程建設與自己的關系很密切。
2.讓家長接觸課程
許多家長希望能以某種具體的方式參與到幼兒園課程中來,但在沒有人邀請他們參與或在還沒有感到完全被接受以前,他們不會表明自己的這種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幫助和鼓勵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課程建設中來。如:組織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觀摩孩子在園的每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并做好觀察記錄和評價;接送孩子時,鼓勵家長留在教室中觀察,邀請他們盡可能多待幾分鐘,參觀一下孩子們的作品及各區(qū)角的活動材料,了解孩子在園的活動情況及課程進度;還可通過簡報讓家長更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課程情況。以此來激發(fā)家長對參與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提供有利資源,為幼兒園課程服務。
二、引導家長提供有效教育資源
一個孩子的背后就是一個家庭。那么每一個班級的背后就是由幾十個家庭組成的一個小社會。在這樣一個擁有著共同教育目標的小社會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那教師該如何去引導家長為課程建設提供有效的資源呢?
1.調查問卷,全面了解資源情況。開學初,我們會對每個幼兒的家庭發(fā)一份調查問卷,從家庭的房舍特征、家長職業(yè)、運動愛好、收藏物品、種植飼養(yǎng)等方面做一個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調查,這樣可以讓教師全面地從人力、物力等方面對各個家庭中可利用的資源情況做詳細深入地了解,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更便于有選擇地利用和共享。這不僅為教師組織活動提供了便利,也為幼兒開辟了一條新的課程道路,同時也使家長真正走進了課程建設中。
2.適時“招標”,物盡其用。一個家庭的資源是多向的、豐富的,許多資源就連家庭主人都不會在意。因此在具體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對家庭資源進行適時的“招標”。如: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通過《共育園地》、《家長文件夾》或幼兒園網頁向家長進行所需資源的“招標”,家長則根據需要和家中的資源情況呼應“招標”。這樣有針對性地開發(fā)家庭的資源,既調動了家長對資源開發(fā)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使家庭中的資源更全面、更充分地參與到幼兒園的課程建設中來。
三、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建設
家長不但是家園共育中的響應者、參與者,更重要的還是教育者。因此,我們要鼓勵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中來,進一步豐富教育環(huán)境,共享課程建設的過程。
1.與孩子一起收集信息。在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般會給幼兒和家長發(fā)“信息調查表”,讓他們一起收集信息,并記錄各自的發(fā)現(xiàn)。這一過程中,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開闊了視野,并掌握了各種不同的觀察、探索的方法,經常發(fā)現(xiàn)新問題。同時,也使親子關系更為融洽。經過這一過程的鋪墊,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對所學知識已經有了豐富的相關知識經驗準備,學習興趣就更加濃厚,從而有效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幼兒的思維。
2.參與教學活動的組織。根據教學活動的特點以及資源的開發(fā)情況,在組織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邀請一些家長來園當“老師”。如,開展“汽車叭叭叭”的主題活動時,請來了當駕駛員的爸爸開來了小汽車,給幼兒講解了有關汽車的一些基本常識,并讓幼兒親手摸一摸方向盤。還請了警察爸爸,演示指揮交通,讓幼兒學一學指揮動作。請愛好郵票收藏的爺爺來給孩子們講郵票的故事。而家長們也很樂意在工作之余來“客串”一下教師的角色。
3.協(xié)作活動的評價。每個主題活動結束后,教師很難對班上的幾十個幼兒及時而又全面地了解發(fā)展情況及教學效果的個別差異。但家長面對的是一個孩子,他們可以通過詢問孩子、觀看其作品等途徑比較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的發(fā)展情況。因此,每當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后,我們會及時向家長發(fā)主題反饋表,了解主題進行的情況,了解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發(fā)展的情況,并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做,也進一步加深了家長對于老師的理解和信任。
引領家長走進幼兒園課程,既可以增進老師、家長雙方面的溝通、交流,又可以促進幼兒的成長。因此,我們應大力提倡這種省時省事又有相當實效的好措施、好辦法。
【引領家長走進幼兒園課程】相關文章:
• 淺談我們農村幼兒園的教育現(xiàn)狀
• 幼兒園教育實踐探索(8篇)
• 幼兒園的經營與管理初探
• 談幼兒園班級管理妙策
• 淺談幼兒園的藝術教育
• 淺談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 論幼兒園教育中的游戲活動
• 教師的有效回應與幼兒園教學
• 關于幼兒園早操創(chuàng)編的思考
• 某幼兒園加層結構設計
• 上幼兒園,早些?晚些?
• 幼兒園種植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