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
論文探討了農村幼兒園教育面臨的問題和嚴峻現狀,以及我們對未來的期望和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小學化;保教并重
無論級別怎樣的一所幼兒園和如何優秀的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都必須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指南》為準繩來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更應該好好地、全面地去理解《綱要》和《指南》的精神實質,才能更好去實施。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使得我們的教育背離了《綱要》和《指南》,不得不讓我們反省。
一、小學化教育
《綱要》中規定:幼兒園教育要與3~6歲兒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學教育相互銜接。這原本無可厚非,可是有的老師和學校卻以為“要與小學教育相互銜接”就是要實行小學教育的模式,教幼兒能數多少數、能寫多少字、能做多少加減法、放學了應該有家庭作業、考試能得多少分……這是很多家長的想法和要求,也就成了好些幼兒園的辦學目標和方向,好些老師的工作重點。可是《綱要》中更加明確地指出了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幼兒園里的孩子年齡大多是3―6歲,他們的認知、學習、觀察、記憶、自我控制的能力是與上小學的孩子差距很大的,我們的任務是要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學,在游戲活動中受到教育,并要多給孩子自主學習機會。我也同樣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有時還會引起家長的誤會:經常有家長來問:“老師,你們最近教了些什么字?我的孩子還不會寫,別人的孩子都能從一數到一百了,我的孩子還只會數到十,你們老師教一下嘛,每天給孩子布置點家庭作業吧,私立幼兒園的老師每天都要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期末還要考試。你們幼兒園怎么不考試呢……”我只有耐心給家長解釋一下:國家規定幼兒園教育不能像小學教育那樣只關心成績,孩子還小,他們學的內容和學的方式是不同與小學的……家長或許不能理解,覺得我們老師不會教孩子、只會帶著他們玩,教得不好。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家長的不理解就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我們老師和家長的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讓孩子更好地發展和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堅持自己的方向,努力為孩子營造一種溫馨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幼兒教育回歸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模式。
二、“保教并重”
幼兒園教育必須是“保教并重”,作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不能只關心孩子今天學到的是什么,而同樣必須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保育是幼兒園教育獨有的教育方式,這是由孩子的特點來決定的。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關注孩子的健康、安全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任何孩子所處的環境中,首先關心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有沒有安全隱患,怎樣去避免事故的發生。其次還應該讓孩子形成一定的安全、健康意識、自我保護的意識。在一日活動中讓孩子知道怎樣做很危險,怎樣保護自己。如交通、食品、安全用電、防水、防火、防毒等等教育,既能讓保育教育有更好的結果,也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起來。
三、體育為首
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把“體育”放在首位。《綱要》中指出,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和年齡特征,不進行不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項目訓練。教師選擇活動教材時,不僅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估計幼兒活動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設計活動內容,活動場地、體育器材;而且還要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老師都要根據活動內容,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另幼兒著裝也是體育活動中一個很關鍵而教師最容忽視的問題。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教師都應該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如鞋帶系好沒有,有沒有鞋子穿反的現象,衣服是否穿得過厚過緊,鈕扣是否扣上等,別看這都是些很小的問題,卻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著散開的鞋帶就可能摔倒;衣服過厚會使孩子在運動中感到笨重、不靈活,活動過后因出汗太多而導致感冒;衣服太緊會放不開活動乃至拉傷肌肉等。因此,在體育活動前,教師要不怕麻煩,認真的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而且不僅是孩子著裝要便于運動,老師也要帶好頭,穿便于運動的服裝,這樣,在示范時才能正確的展示動作要領,或免去高跟鞋給孩子帶來的危險。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孩子強則未來的中國強。這不是說體育最為重要,而是強調體育在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幼兒園和老師并沒有足夠重視體育教育,甚至很少上體育課和到戶外活動。我們在平日活動中要保證孩子每天兩個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早上的早操內容豐富,
音樂動聽,動作優美,孩子樂此不疲;下午的體育活動、游戲活動豐富多彩,孩子的參與很積極,我們經常到塑膠操場去活動,看到孩子們在上面跑啊,跳啊,打滾,覺得很有成就感。
四、教師資源
從事我們農村幼兒園教育的工作者很少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多是年齡較大體弱多病的及不愿意教小學的轉崗教師,邊遠地區的很多則是代課教師,這些老師以前沒有或者很少接觸過學前教育的專業知識、沒有真正了解學齡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不知道《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何物。她們不知道幼兒園的孩子是必須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活動、每天戶外活動不少于兩小時、保教并重、體育為“四育”之首。更不知道要以兒童為本,尊重孩子自愿,發展孩子自主意識,讓孩子在愉快的游戲中獲得粗淺知識。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可想而知,我們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面臨的是怎樣一種尷尬境地和嚴峻形勢。但近幾年國家教育部非常重視我們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的春天來了!國家斥巨資新辦幼兒園、開展各類學前教育國家培訓、市級培訓等等,從線上到線下,種子工作坊、農村幼兒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學習、轉崗培訓、影子研修等等,以各種形式提升學前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這讓我們學前教育一線的老師感到了希望!
五、以愛為名
如果一個人不熱愛他的事業或者工作,他即使再有能力和天賦,那對孩子來說也不是最好的。因農村幼兒園的孩子多數都屬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沒有完整的親情,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這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故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更要用心去愛每一位幼兒。愛,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說親子之愛是血緣關系的本能的愛,那么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作為一個教師應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孩子。用心去呵護他們,與他們成為好朋友,真正的走進孩子內心世界,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大的快樂和進步。并把這樣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如果一個不是那么優秀的教師,但熱愛他的事業或者工作,愛他的孩子。那他的事業或工作也會越來越好。我寧愿做為后者。我自身有很多不足,這并不影響我熱愛我的工作,認真去工作,永遠保持愛孩子們的一顆心。記得有人說過:想讓一個人造船,最好的方法是激發他對大海的向往和熱愛。熱愛的力量足夠強大,能將我們的幼兒教育事業越做越好。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信我們能做得更好。
【淺談我們農村幼兒園的教育現狀】相關文章:
• 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的應用
• 淺談幼兒園禮儀教育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
• PCK視角下的幼兒園社會教育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 幼兒園德育過程中實踐活動案例研究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家長資源開發策略
• 幼兒園校園的童趣設計
• 芻議幼兒園教育的成本核算
• 幼兒園乒乓啟蒙教育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