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愿景及幼兒園愿景的內涵 “愿景”這一概念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彼得?圣吉教授在其著作《第五項修煉》中提出的建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他認為共同愿景就是發自團體成員內心的意愿,具有強大的驅動力和創造力。這一概念應用到學校教育,也就產生了諸如學校愿景這一概念。
綜合相關學校愿景研究方面的文獻,可以將幼兒園愿景定義為:幼兒園的相關成員,在回顧自身的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基礎上,通過分享、溝通等諸多方式將彼此共享的價值觀、信念與目的進行前后一致的陳述,以及描繪出的幼兒園追求的理想藍圖。從該定義可以看出,愿景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未來性和指導性。
按照一些學者的觀點,愿景包含三個要素,分別是價值觀(value)、使命(mis-sion)和目標(goal)。價值觀指的是組織所堅持、共享的,基本的、值得追求和獨到的價值及信念;使命指的是組織目前面臨的挑戰、存在的價值和需要組織成員共同完成的任務;目標指的是短期內組織想要取得的一些具體結果。在這些要素中,價值觀是核心,涉及對一系列問題的基本假定,主要解決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和值得追求的根本,它是制定使命和目標的依據。一般而言,這些價值觀主要涉及幼兒園教育的以下假定:(1)幼兒教育的目的;(2)幼兒應該學習什么;(3)幼兒是如何學習的;(4)幼兒園該如何教學;(5)該為幼兒提供什么樣的學習環境;(6)幼兒園與家庭的關系,等等。
二、幼兒園愿景的來源
明確了愿景的內涵之后,緊接著考慮的問題就是:“愿景”從哪里來?愿景的發展和確定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也導致愿景來源的多樣化。綜合相關研究和實踐,可以發現愿景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來源:
1 繼承歷史。很多歷史悠久的幼兒園,其創立者在開辦之初就為其制訂了清晰和具有發展潛力的愿景,后繼者往往只需要自然繼承即可,必要時可以根據幼兒園發展的實際對其內涵進行新的闡釋和增減。
2 自我發展。這種方式指的是管理者帶領全體幼兒園的員工,在回顧自己機構的歷史的同時,立足當前的發展基礎和現實條件,認真分析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本地區的條件。共同建構自己的共同愿景。
3 借用移植。這種方式指的是幼兒園的管理者或者員工直接從別的機構、一些教育哲學或者思想流派中借用語匯,直接或者稍加改造后作為自己的愿景。
4 外部訂購。指的是幼教機構的管理者向一些教育研究機構或者專業人員“定做”自己幼兒園的愿景,然后將其作為機構的共同愿景。
以上四種發展和建構愿景的方式在實踐中都可以看到。前兩種見諸建園歷史較長,已經形成辦園特色的幼兒園:后兩種多見于新建的,還沒有自己的文化積淀的幼兒園。
三、幼兒園愿景的功能
建構愿景對于幼兒園的發展有諸多積極作用。
1 愿景能夠凝聚共識并指明幼兒園發展的方向。愿景是對幼兒園發展藍圖和未來美好圖景的描繪,經過成員認同的愿景能夠將教師從迷茫或具體繁瑣的實踐事務中解脫出來,共同追求理想的藍圖,這將為幼兒園產生巨大的凝聚力。鼓舞教師的士氣,保證幼兒園教育的實踐始終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
2 愿景能夠化解教學和行政的沖突與內耗。有研究發現,學校中存在兩種系統,即結構松散的教學系統和以權力為核心的行政系統,這兩種系統經常沖突,消耗幼兒園發展的動力和機會。一旦有了共同的愿景,教學系統和行政系統的行為都會圍繞愿景來展開,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兩者的對立和內耗,并加強教學系統內部成員之間的聯系和共同度。
3 愿景暗示著一種特定標準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愿景是對幼兒教育理想追求的一種描述,對什么是高質量的幼兒園教育有著自己的理解和闡釋。這就可以用來建構本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的指標和標準,從而來衡量管理者和教師的行為與產生的效果是否合理和值得追求。
4 愿景本身可以成為評價幼兒園質量的指標。在某種程度上,幼兒園的愿景完全可以作為衡量一所幼兒園管理水平、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其是否清晰和科學,是否準確識別了幼兒和社會的需要,是否在現實的基礎上繪制藍圖,這些都可以有效地區別不同質量的幼兒園和管理者。
四、幼兒園愿景建構的步驟
一般來說,幼兒園發展自己的愿景要經過以下幾個主要步驟:
1 檢核幼兒園的歷史和現實的發展基礎。建構幼兒園的愿景,首先需要做的基礎工作就是盡可能多地收集自身發展的資料,分析自己幼兒園的已有經驗,以及當前擁有的條件、資源和能力。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愿景有堅實的歷史基礎,不割斷幼兒園自身歷史發展的脈絡。
為保證這一步驟的有效性,可以借用SWOT分析法(見表1)。SWOT四個字母分別是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意思分別為:S,強項、優勢;W,弱項、劣勢;O,機會、機遇;T,威脅、對手。從整體上看,SWOT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SW,主要用來分析內部條件;第二部分為OT,主要用來分析外部條件。SWOT分析法(自我診斷方法)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
管理者要與教職工一起(必要時可以借助外力)按照上述方法逐項對于幼兒園的發展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分析的最終結果可以出具一個書面的分析報告,陳述幼兒園在各方面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指出今后需要改進和發展的方向。
2 提出并確定幼兒園愿景。在分析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幼兒園的管理者需要和教師一道充分交換意見,認真領會國家關于幼兒教育的政策與文件,在閱讀相關專業文獻的基礎上理解今后幼兒教育發展的趨勢和價值取向,嘗試用一些簡短、具有概括性的詞語概括自己所憧憬的理想的幼兒教育,提出幼兒園的愿景。
3 闡述價值觀。經過上述兩個步驟,幼兒園就能確定自己的愿景,但是這時的愿景表達往往還是高度概括的意愿或者理想。由于其比較抽象,缺乏具體闡述,因而還不能有效引導幼兒園的發展、課程與教學的設進、教師專業發展等。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具體的闡發,以明確愿景的具體內涵:(1)對愿景中的關鍵詞語進行界定和解釋。愿景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詞語往往集中體現了幼兒園所追求的核心價值觀,需要對其進行詳細的解釋和說明,讓教職員工明確其具體的含義所指。比如有的幼兒園的愿景中有“創造”或者“生活”等字樣,這就需要對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及其概念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闡釋。(2)回答幼兒是如何學習的,學些什么以及在什么情況下學得最好。主要是從愿景所崇尚的教育理論或者愿景的理論基礎出發,假定幼兒學習的本質、最佳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所需要的環境。(3)回答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最有價值的教學。從對幼兒學習本質和特征的假定出發,闡述教師該如何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向著愿景所描述的理想狀態進發。(4)回答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關系。這主要涉及在特定教育觀念下如何定位幼兒園與家長之間關系的性質,以及處理兩者關系的原則等。
在闡釋價值觀的過程中,必須讓所有的教師參與,即每個教師都要從自己的角度來回答上述問題,然后全體教師一起討論,通過頭腦風暴和反思批判,最終確定相對合理、具體和清晰的表述。
4 使命陳述。所謂使命陳述(mission statement),就是回答幼兒園能提供什么樣的教育,以及所追求的理想和發展的重點等。比如,有一所幼兒園在陳述自己的使命中有這樣的表述:“幼兒園將每一位幼兒視為有不同需要和目標的個體。為了支持兒童的差異,我們鼓勵兒童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在教師的支持下做他們想做的。確保幼兒的探究不受任何人的干擾。”
5 制定發展目標。經過上述四個步驟,愿景雖然逐步變得清晰,但是仍然缺乏細化的目標來指引幼兒園的管理和運行。為此,管理者可以帶領教師從不同的來源尋找發展目標,諸如管理者自身、教師、家長和社會團體等。都可以為幼兒園提供大量的目標信息,然后根據幼兒園愿景中的核心價值觀進行篩選,將其按照不同的方面和層次進行整理,逐步形成幼兒園的發展目標。
至此,幼兒園的愿景基本就成形了。但這并不意味著這就是最終的或者說不需要進一步修正和發展的愿景。愿景形成后。管理者和教師還需要面對的問題是愿景的深化和維持問題,即如何完善并用愿景來統帥和指導幼兒園所有方面的工作,使幼兒園的愿景真正成為幼兒園發展的動力和核心。
【幼兒園愿景建構的基本問題】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合作的策略
• 幼兒園如何實施快樂教育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研究
• 幼兒園社會化改革發展趨勢與構想
• 新舊《幼兒園工作規程》內容比較分析
• 試論如何加強幼兒園管理工作
• 淺談幼兒園科技教育
• 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的思考
• 績效考核在幼兒園的有效應用
• 幼兒園教師分層培訓有效模式探究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打擊樂器活動
• 幼兒園班級管理教師角色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