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改革對于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科學教育在幼兒園課程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其是實現幼兒綜合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與教學內容。幼兒園科學教育不管是對于社會發展,亦或是對于幼兒個體的健康發展來說都是重要的基礎。文章主要針對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改革進行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 科學教育改革 教學實踐
一.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開展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幼兒的好奇心與創造力被忽略。幼兒總是對所有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為什么地球是圓的?為什么太陽只在白天出來?為什么花兒有不同的顏色?為什么星星會一閃一閃?幼兒所提出的問題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天文學、地理學、社會學等等。幼兒產生好奇心的源頭大都是來自于周圍接觸的環境,因此幼兒擁有異于成年人的創造力,因此在幼兒關鍵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家長正確的參與,試行科學教育改革,避免幼兒好奇心與創造力被扼殺;2)學科教學分裂。幼兒園一般都是開展分科教學,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其存在的弊端也十分明顯。以幼兒園中班為例,如果教師每周進行兩次科學活動,那么每學期僅僅只有20小時時間進行科學教育。并且在分科教學的模式下教師需要在多個領域來關注幼兒對科學的理解,這樣對幼兒的科學教育十分不利,因此實行科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二.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改革方式
1.改革的思路
幼兒追求科學只是對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好奇,因此在進行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學習現狀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來進行改革。幼兒科學教育使用跨領域教學模式相對更為合理。跨領域教學模式即為在一日的教學活動中前后貫穿科學教育,將幼兒的科學教學目標融合在各個領域的教學中。
2.改革的實踐
A.選擇合適教材。在進行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教材。在選擇教材過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適當的空間,盡可能的做到預設與生成的內容能夠自然融合,并且實現相對的平衡。在教材與教學內容選擇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到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學習狀況,從幼兒的實際需求出發。注重培養幼兒的多元化發展,不僅要有基礎性接受學習,同時還要安排探究性學習,從而提升幼兒提煉信息、分析信息、總結信息的能力。
B.開展問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幼兒積極大膽提出問題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多多給予幼兒提問的機會,讓幼兒養成有問題就問的習慣。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有計劃的安排提問環節以及解決問題的環節,海爾可以在班級的成長檔案天地上記錄有關于幼兒有意義的問題與解答。例如,在學習動物的時候,有的幼兒會提出問題,為什么大象的鼻子那么長?每個大象的鼻子都是一樣長的嗎?教師根據幼兒提出的不同問題可以進行分類歸納,然后組織幼兒與家長一同來尋找問題的答案,然后再在課堂上分享答案。如果在分享過程中又產生的了新的問題,就可以開展更加深入的學習。
C.轉變教師角色。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轉換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如果教師作為監督者來監督幼兒進行科學學習,則會限制幼兒的行為;如果教師是旁觀者的角色,則會對幼兒的行為不聞不問。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在科學教育中的角色,站在觀察者的角度上來關注幼兒的成長,深入分析幼兒的學習需求,給其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給予幼兒足夠的思索時間與提問空間。把幼兒的成長與家長提供分享,判斷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強項與弱項,進而有選擇性的進行鞏固與進步。
三.結束語
幼兒園科學教育改革是讓幼兒健康茁壯成長的關鍵步驟。因此教師要著重關注幼兒科學教育改革。不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教學計劃的安排上以及教學角色的轉變上以幼兒的發需求為準,鼓勵幼兒積極學習,用于提問,進而提升幼兒的科學思維與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王冬蘭.對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選擇的幾點建議[J].教育導刊,2010(1)
[2]杜麗靜,丁平平.適合兒童的需要促進兒童的發展――全國幼兒園課程適宜性與有效性學術研討會綜述[J].幼兒教育,2008(12):14
[3]吳放.美國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與評價標準[J].山東教育,2007(Z3):30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
【淺析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改革】相關文章:
• 如何開展幼兒園小科學實驗活動
• 巧用科學資源 促進幼兒探究
• 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小議
• 科學發現室與幼兒園課程
• 如何在幼兒園正確開展科學活動
• 幼兒園科學活動
• 南京市實驗幼兒園的科學發現室
• 幼兒園科學教育方法探析
• 淺談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嘗試
• 談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指導
• 淺論幼兒園科學活動生活化
• 科學發展幼兒園教師實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