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禮儀教育是指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的禮儀教育。本文先對幼兒禮儀教育加以概述,進而分析綏化市幼兒園禮儀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幼兒園對禮儀教育重視不夠、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禮儀行為缺失嚴重、幼兒園禮儀教育缺乏系統性、忽略了同家長教育的合作等,最后提出創造良好的幼兒禮儀學習環境、將幼兒禮儀教育生活化、構建完善的幼兒園禮儀教育體系、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合作等改進策略,以期為學前教育發展盡些微薄之力。
關鍵詞:幼兒園 禮儀教育 家園合作
一、幼兒園禮儀教育概述
幼兒園禮儀教育是指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的禮儀教育。首先,關于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界定,很多學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蘭晟在《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一文中指出,“幼兒的禮儀指的是幼兒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和交往準則,也就是幼兒在幼兒園及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1]再如李永珍在《如何開展幼兒禮儀教育》一文中指出,“所謂幼兒園禮儀教育,是指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所必須遵守的簡單的行為規范,也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和品質習慣的培養。”[2]幼兒園禮儀教育是指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的禮儀教育,應該把幼兒園禮儀教育分為兩個維度來看,首先是禮儀教育,是為了培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秀的品質。其次,在場所上加以界定,是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幼兒園禮儀教育,就是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訓練方法和手段,來對幼兒進行良好文明禮儀行為規范的培養。
二、綏化市幼兒園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對禮儀教育重視不夠
我通過連日來對綏化市幼兒園進行走訪調查,發現很多幼兒園對幼兒禮儀教育都不夠重視,園長與教師對禮儀知識的掌握相對欠缺。由于現在的幼兒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溺愛,對于一些幼兒不講禮貌的行為也聽之任之,不能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此外,在幼兒園教育的活動中,教師也沒有給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禮儀的環境。看到幼兒在同伴交往中,不懂得謙讓和不講禮貌時,只對幼兒進行嚴加呵斥,沒有從幼兒的內部因素進行探索與反思,導致幼兒不能全面地認識禮儀知識,這樣都不能有效地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禮儀行為缺失嚴重
由于幼兒對禮儀知識認識的不夠,這樣直接導致幼兒禮儀的行為在生活中缺失嚴重[3]。我通過對北林區幼兒園的調查研究,發現幼兒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很少用禮貌用語,就連大班的幼兒在排隊的時候依然不能秩序井然,還得讓教師維持。在用餐時,也不能做到良好的“吃相”,沒能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個別幼兒連一些最基本的禮儀行為都做不到,見到教師不主動打招呼,甚至和教師頂嘴,這樣應該引起學前教育者的集體反思。
(三)幼兒園禮儀教育缺乏系統性
我發現,有的幼兒教師已經察覺到幼兒對禮儀知識的認識不足以及其禮儀行為的缺失,對幼兒禮儀教育也開始加以重視。比如,開展一系列普及禮儀知識的教育活動等,但是由于針對幼兒禮儀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使得幼兒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比較隨意,缺乏預見性、系統性和及時性。其進行的禮儀教育沒有同幼兒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也沒有制定出符合幼兒個性的教育手段和方案,這都限制了禮儀教育的有效開展。
(四)忽略了同家長的合作教育
我通過近兩周的時間對綏化市幼兒園進行調查發現,很多幼兒園的教師都意識到了幼兒禮儀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以身示范,做到了言傳身教,給幼兒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有的幼兒在幼兒園非常懂禮貌,但到了家就完全另一個樣,依然“我行我素”,就會使在幼兒園的所開展禮儀教育收效甚微。雖然個別幼兒園已經認識到了“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幼兒園都沒有與家長共同配合進行禮儀教育。
三、綏化市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改進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幼兒禮儀學習環境
環境因素是影響幼兒禮儀學習質量和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4]。首先,幼兒園要加大對禮儀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要把幼兒園建設成禮儀教育的先鋒陣地。其次,在幼兒園禮儀教育工作中,幼兒的同伴關系、活動空間、教師態度、班級氛圍等都會影響幼兒的禮儀行為。因此,教師在進行禮儀教育時,要充分重視幼兒學習禮儀的環境,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充分利用和挖掘幼兒園環境的禮儀教育要素,定期開展宣傳文明禮儀的教育活動。教師可以在班級的活動區域開設“禮儀小講堂”,每天早晨在由教師講一個禮儀小故事,通過與幼兒進行互動提問等方式,加深幼兒對禮儀知識的印象。總之,適當的宣傳與良好的環境可以提高幼兒學習禮儀、養成良好禮儀習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
(二)將幼兒禮儀教育生活化
幼兒的禮儀行為與習慣要慢慢培養,所以幼兒園在開展禮儀教育時,應從幼兒個體出發,要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對幼兒要有耐心,不能揠苗助長。教師把禮儀教育逐步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幼兒交往發生矛盾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干預,引導過錯方賠禮道歉,說“對不起”“非常抱歉”等關于道歉的用語,爭得同伴的原諒,同時也要引導另一個幼兒大度地原諒對方并說出“沒關系”等禮貌用語。當然,教師也要根據幼兒的個體情況進行科學的引導,有的幼兒自尊心比較強,不愿意當面進行賠禮道歉,教師可以先讓幼兒通過寫紙條、畫畫等行為間接地進行道歉。教師應該在上課、用餐、游戲時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指導,盡可能地從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禮儀行為和良好的品質。
(三)構建完善的幼兒園禮儀教育體系
加強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禮儀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點,需要長期、穩定、系統的發展過程。因此,幼兒園就要從上到下的對禮儀教育加以重視,加大禮儀教育研究的投入,加強禮儀教育的有序開展,并結合幼兒園自身的特點制定出符合本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方案,建立完善的幼兒禮儀教育資料與資源庫。此外,還要重視教材的選擇,不要選擇說教意味太濃的教材,要選取不枯燥、寓教于樂的教材。這樣就從制度、方法、教材多位一體地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逐步構建完善的幼兒園禮儀教育體系。
(四)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合作
除了幼兒園外,家庭是幼兒活動最重要的場所,因此幼兒的禮儀教育應該由幼兒園與家長兩方面共同承擔。“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幼兒的禮儀行為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幼兒園應當有意識地加強同家長的合作,建立幼兒禮儀檔案,教師通過家訪等方式及時向家長匯報幼兒近期的禮儀行為,要充分挖掘家長在幼兒禮儀教育中的榜樣和示范作用。當然,針對一些本身就不太注意禮儀的家長,幼兒園還可以定期舉辦“親子禮儀教育”講座, 向家長和社會宣傳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教師要加強家園合作,和家長及時溝通,共同促進幼兒禮儀教育的發展。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行為習慣,甚至會對幼兒的一生有重要影響。幼兒從知禮、懂禮到習禮、用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教師和家長一定要發揮自身的榜樣模范作用,制定科學的禮儀教育策略,在生活和學習中對幼兒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這樣才能使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蘭晟.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J].生活與教育,2007(5):28.
[2]李永珍.如何開展幼兒禮儀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0(8).
[3]龐麗娟.幼兒社會性發展與幼兒教育[J].幼兒教育,1994(9):6.
[4]盧樂珍.幼兒道德啟蒙的理論與實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79.
[5]王敏.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原則和途徑[J].山東教育,2007(3):60-62.
(責編 張亞欣)
【綏化市幼兒園禮儀教育問題探析】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析
• 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規矩困惑”
• 幼兒園繪本教學指導策略研究
• 幼兒園的“對不對”
• 夏季,幼兒園遭遇“手足口病”
• 德國的森林幼兒園
• 構建學習型組織與幼兒園教學工作管理
• 如何構建幼兒園小班化教學
• 幼兒園學到的東西
• 將農村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有效組織
• 幼兒園教學中的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