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有效的語言活動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幼兒首先要學會的就是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與他人進行簡單的交流,這對幼兒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了基礎。幼兒園的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分析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進而全面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快速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當下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活動;現狀
幼兒園的語言活動,是指在老師的組織下,引導幼兒進行各種形式的談話活動或者聽說游戲等等,目的在于全面培養幼兒對語言的聽、說能力,對于促進幼兒掌握基本的語言運用方法進而進行自由表達和交流具有重要意義。三歲以下的幼兒記憶力強,此時對他們進行科學的語言活動,可以有效開發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掌握基本的語言運用方法。此外在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活動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發展幼兒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領悟能力,發展幼兒健康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斷充實幼兒的精神世界,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現狀
1.1 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可知,目前很多幼兒園的教師依然受到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的影響,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對所有的幼兒開展統一教學,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幼兒的性格一定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有的幼兒比較活潑好動,有的則比較內向安靜,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很多幼兒園中老師對最新的教育理念沒有進行積極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依然以老師為主導,忽視了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在組織語言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采取單元枯燥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沒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創設活潑生動的語言環境,導致幼兒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夠,影響到幼兒的語言發展,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1.2 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進行簡單的談話以及講故事,或者組織幼兒進行看圖說話,這些方式對于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引導幼兒進行看圖說話,圖畫是靜止的,幼兒只能看到單一不變的內容,幼兒的熱情難以被充分激發,語言活動的效果難以達到最好。幼兒的心理具有自身特點,他們喜歡具有生命力的東西,喜歡活動的東西,但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幼兒的心理特點,一味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而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產生一定的打擊作用。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為語言活動帶來了全新的教學內容,可以把圖片、文字、
音樂多種內容融合在一起,這種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激情,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老師往往過分注重圖片對幼兒的吸引力,忽視了相關的語言訓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1.3 教學過程簡單粗糙
在具體的語言活動中,很多老師的教學活動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當幼兒遇到難以準確發音的字詞時,老師急于糾正幼兒的錯誤,沒有意識到這是引導幼兒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的有效方法。此外老師過分注重對讀音的教學,要求幼兒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漢字的讀音,如果幼兒沒有做到,往往對幼兒進行嚴厲的批評,長此以往對幼兒的信心和積極性都有不小的打擊,如此一來,幼兒在課堂上的活躍性降低,對老師的問題也不愿意回答,減少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
2.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優化措施
2.1 促進老師教學理念的更新
必須要求幼兒園的老師及時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促進老師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幼兒園的老師在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根據語言活?擁慕萄?目標和教學內容,?對幼兒的心理特點,組織幼兒進行科學的系統的語言學習活動。在選擇具體的活動內容時,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狀態,保證活動內容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以及語言理解能力,進而促使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充分掌握老師傳授的教學內容,同時要保證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良好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保證每一個幼兒都加入到語言活動中來。還要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教學活動對幼兒的引導作用,促使幼兒不斷形成健康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2 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進豐富
老師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要不斷進行創造性的發展和改進,可以把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引入到教學中來,除了傳統的談話活動以及聽說游戲以外,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簡單的閱讀分享或者漢字比賽等等,進而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環境,引導幼兒在不同教學環境下進行多種語言文字鍛煉。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老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成熟的語言綜合活動,綜合性活動可以挖掘幼兒自身潛力,刺激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表達欲望,進而引導幼兒進行多種講話活動,還可以促進幼兒進行交流,通過互相促進不斷發展語言能力。綜合活動的內容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保證幼兒在短時間可以完全融入到具體的語言活動中去,此外老師要保證班上每個幼兒都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根據幼兒的個性差異進行科學分組,引導幼兒完全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2.3 科學開展課堂教學
老師對幼兒要有耐心,針對幼兒出現的錯誤,老師不要急于更正,而是要引導幼兒不斷學習,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老師在應對幼兒的錯誤回答時要引導幼兒進行一定的反思,促使幼兒自己發現錯誤所在,為了保證充分理解課堂教學內容,老師可以把相關內容進行多次重復,直到幼兒完全理解把掌握。對于那些不愛回答問題的幼兒,老師要積極引導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并對其進行鼓勵性的指導,促進幼兒不斷發展自信心,進而敢于在課堂上進行發言,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全面發展。當幼兒對某些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回答的情況,老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培養的應用語言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最終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
【幼兒園語言活動現狀分析】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家園共育
• 希望幼兒園課程建設理念初探
• 幼兒園開發本土趣味游戲的意義*
• 淺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互補
• 幼兒園音樂課堂教學研究
• 幼兒園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 幼兒園教材中兒童故事的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
• 淺談幼兒園的人性化管理
• 快樂動手,打造幼兒園特色環境
• 以ppp模式助推幼兒園發展
• 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的設計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