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除恐懼感。我們可以嘗試從親子班入手,讓寶貝在父母陪同下,對幼兒園進行探索考察,慢慢熟悉幼兒園,這樣能夠消除寶貝對幼兒園這個陌生環境的恐懼感。
2.提高適應能力。寶貝對幼兒園沒有恐懼感之后,是不是就一定愛上幼兒園了呢?也不一定。還會有一些寶貝存在著對幼兒園或多或少的不適應。一般那些在家里比較嬌慣的寶貝表現得更為強烈一些。
有的大人對寶貝的培養不夠理性,以為愛就是替寶貝做事,就是立刻滿足寶貝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否合理,結果造成寶貝自理能力弱,過度以自我為中心。從家里的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寶貝轉,到幼兒園里兩個老師帶二十幾個小朋友,寶貝得到的關注銳減,這對寶貝是個考驗。在幼兒園里寶貝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又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每天有一定的活動安排,想玩的東西也不一定馬上能拿到手,這又是一種考驗。寶貝每天遇到的小挫折增多,自然變得不開心,一些從未出現過的問題,比如打人也開始出現。
要幫助寶貝減輕對集體生活的不適應,這需要家長早早做好準備。兒童需要通過做事發展自身,替代寶貝做事,是剝奪寶貝的發展機會。家長應該在寶貝很小的時候,就不怕麻煩,為寶貝創造自己做事的機會,培養寶貝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媽咪對寶貝的關注應該是“潤物細無聲”式的,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寶貝逐漸走出自我,了解他人也有需要,了解與他人相處的規則,以減少寶貝今后的挫折感。
尤為重要的是,家長要意識到,寶貝從家庭走進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家長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在耐心地幫助寶貝消除恐懼感的同時,堅定地幫助寶貝戰勝不適應。
3.媽咪要調整心態。不要把寶貝的哭鬧看得太嚴重。作為媽咪,當別人告訴你,分離時哭得淚人一樣的孩子在你離開他的視野之后,很快就又開心地玩了起來時,是不是很不能理解?
但幼兒園里確實存在很多種這樣的情況。我們過去聽幼兒園里有經驗的老師“趕”媽咪走,說“別磨蹭了,越磨蹭越哭得厲害”時,心里有些反感。可是事實真的就是這樣。那些面露不忍,一步三回頭,甚至抱了寶貝離開的媽咪,她們的寶貝往往哭鬧的時間更長一些。
為什么會這樣呢?要知道,寶貝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直接看到的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他們發現,哦,我一哭,媽咪就能和我多呆一會兒。結果,媽咪的猶豫變相地獎勵了寶貝的哭鬧,他當然越哭越起勁了。
【如何讓寶貝愛上幼兒園】相關文章:
• 談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反思
• 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創新研究
• 試述幼兒園角色游戲環境的創設
• 論珠心算在幼教的實踐
• 論農村幼兒園發展布局問題
• 淺析幼兒園管理的有效途徑
•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 淺議幼兒園數學教學之維度
•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表演意識培養
• 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幸福地成長
• 淺析幼兒園家園合作的變遷
• 家校聯動提升幼兒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