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的一生中,掌握語言最關鍵,最迅速的階段就是人的嬰幼兒時期。在這一階段,嬰幼兒的聽覺器官與發音器官正在慢慢完善,具備了正確發音的基本條件,而在幼兒三四歲時,他們的發音器官就已經開始定型,會影響他們以后的發音。所以,要想講好普通話,就必須從幼兒階段就開始學習。開始學習的年齡越小,效果就越好。因此,普通話教育就必須從幼兒園開始教起。這就要求幼兒園有目的、系統的對幼兒的普通話進行教學,促進幼兒說好普通話,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水平。
【關鍵詞】幼兒;普通話教育;方法
0前言
幼兒階段的教育在一個人的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一階段是為以后的生活與學習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通話教育要從幼兒開始,從幼兒園開始。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普通話教育時,要注意方法的運用,幼兒園的教師不僅要在平時的課堂上教導他們普通話,還要注重情感交流方式的運用對幼兒普通話教育的意義,另外,還要學習外國的幼兒的語言教育方面的成功的成果并結合本國幼兒的實際情況科學運用。
1幼兒園的普通話教育方法
1.1教師的普通話教學方法
1.1.1幼兒園的教師首先要了解本地區的方言對普通話教學的影響,分析幼兒在學習中易發生錯誤的發音,明確語音教育的重點與難點。幼兒發音不準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還有本地方言對幼兒發音的影響。各地的方言與普通話在許多的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語法以及詞匯等等方面。這是進行幼兒普通話教育的難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就要求教師對本地區的方言進行分析與研究,了解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教師要熟練的掌握普通話的聲母與韻母與本地的方言有何種不同,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從幼兒自身的發音特點出發,讓幼兒掌握正確的聲母與韻母的發音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糾正幼兒的錯誤發音,保證幼兒發音的正確性。
1.1.2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幼兒聽力的準確性。聽是說的前提,要說好話,就必須先能聽得準確。因此,要讓幼兒能夠正確的發音,就必須培養幼兒的聽力水平,保證幼兒能夠聽得準確,能夠區分開某些近似的發音,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幼兒發音的準確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幼兒進行視聽說的訓練,讓他們一邊看書,一邊聽語音故事,教師還可以邀請幼兒交流,或讓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提高幼兒對普通話的感知能力。
1.1.3教師要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通過示范與講解,引導幼兒正確的發音。在幼兒進行語音練習時,教師要向幼兒示范講解正確的發音方法,讓他們看清發音的部位,并向他們講清楚發音的方法,最好能夠把相關的發音原理具體化、形象化。只用通過教師的講解與示范,才能保證幼兒的正確發音。
1.1.4教師要注意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培養幼兒普通話水平。能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思維并進行交際,是幼兒是否掌握好普通話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幼兒園中,教師要注意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說普通話的環境,鼓勵幼兒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愿與要求,潛移默化的提高幼兒的普通話水平。另外,在幼兒的集體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開展一些專題活動,一游戲、討論、表演等方式加深幼兒對發音的記憶,鞏固普通話交際能力。
1.1.5教師還要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配合工作,讓幼兒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進行普通話聯系。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或者家訪的方式,與幼兒的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解釋普通話的重要性,并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給幼兒營造一個練習普通話的良好氛圍。
1.2在普通話教育中運用情感交流的方式
1.2.1教師要對幼兒進行表揚與鼓勵。第一、由于生長環境與文化背景不同,幼兒在于其他人進行交流時所模仿與運用的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也有所不同,從而他們獲得的語言經驗與語言技能就有所不同,這些情況導致了幼兒在發音上就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對普通話水平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幼兒進行鼓勵。第二、由于年齡特點的原因,幼兒喜歡一些活潑、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和動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生動的形象與豐富的情感。這樣,幼兒才會更加主動的接受與模仿教師的發音。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主動邀請幼兒參加課堂游戲,鼓勵并表揚幼兒在課堂上的表現,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2.2與幼兒進行積極地情感互動,理解并關注幼兒。幼兒往往會通過他們的行為舉止表達出他們的情感需求,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師要及時仔細的觀察幼兒的行為舉止,分析他們所表達的情感,了解他們的情感狀態。要做到這些,就需要與幼兒進行積極地情感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自然的引導幼兒運用普通話,鼓勵他們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幼兒是十分敏感的,他們喜歡老師的親近,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與關注。當老師對他們的行為給予回應后,幼兒就會更加信任、依賴老師,就會與老師建立情感互動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對幼兒的各種言行既是給予回應,鼓勵他們,激勵他們。
1.2.3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幼兒愉快的聽說普通話。愉快的情感氛圍即使幼兒愿意學習普通話,學的快,也激發了他們做事的積極性。在愉快。溫馨的情感氛圍中,教師還要給幼兒創造規范的語言環境,具體實施上,可以給幼兒安排合理的文學欣賞活動,這些文學作品要是和幼兒,要具有趣味性與互動性,易于理解,培養他們良好的視聽說習慣。游戲的環境和氛圍是十分輕松與愉快的,幼兒在游戲中會表現的自由和輕松,。另外,在操作課上,幼兒有了更加輕松的活動空間,他們可以更加輕松的互動,幼兒十分喜愛。所以,教師要多組織幼兒參加一些環境寬松、互動頻繁的游戲與操作課,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尊重幼兒,了解談們的興趣與愛好,觀察他們的情感需求,在輕松的環境中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1.2.4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加強情感交流。教師只有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才能與他們建立彼此信任的聯系,因此,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幼兒進行溝通,與幼兒在心靈上達到共鳴,這樣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位置,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孩子們的朋友,注意與他們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們真正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想要什么,想要表達什么。
1.3學習西方的幼兒教育方法。
美國的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是杜威的實用主義的教育方法。這種觀點強調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反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倡給幼兒更多的懸著和自由,要求幼兒自己盡心探索與實踐,在游戲與實際交流中進行幼兒的教育。在開放的幼兒園中,教師由若干個游戲區組成,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序言的玩具,在相應的游戲區進行游戲,當然,幼兒可以隨自己的意愿改變自己的游戲內容,可以隨意的在各個游戲區玩游戲。教師要隨時關注幼兒的活動,并適時適當的參與幼兒的游戲,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在幼兒與幼兒的交流中,幼兒與教師的交流中,引導幼兒的語言教育,寓教于樂,讓幼兒在歡樂中體會到學醫的快樂。
對于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示就是,教師在平時要強調與尊重幼兒的個性和差異,注重從他們的興趣與需要出發,讓幼兒通過自己學習和自由的活動,與自己的同伴,與自己的老師,進行積極主動地交流。這是,教師并不是與幼兒對應的一方。而是幼兒學習、游戲與活動的參與者,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教師在輕松地氛圍中對幼兒進行普通話教育。
【參考文獻】
[1] 陳秀玲.淺談幼兒的普通話教學[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11(5):34-35.
[2] 常曉芳.幼兒普通話教育中方言的作用與影響[J].成才之路,2011,3(32):77-78.
[3] 黃秋霞.培養農村幼兒的普通話表達能力[J].小學時代:教師,2012,6(10):18-19.
【普通話教育應從幼兒園開始】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
• 幼兒園體驗式教育的實踐
• 幼兒園語言活動的教學策略
• 推陳出新,引爆幼兒園機器人課程新時代
•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與兒童發展
• 農村地域資源與幼兒園美術教育研究
• 《弟子規》在幼兒園中的教學
• 對學前教育中的鋼琴教學探討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生活化的研究
• 談談幼兒園的班級常規管理工作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案例:我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