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活動是幼兒在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創新性的培養也是當代幼兒教育的關鍵。將兩者進行完美的結合是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游戲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改變游戲活動就是“幼兒自己玩”這種傳統觀念,結合游戲的環境、游戲的材料以及游戲的形式這幾個方面,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游戲;幼兒教學;創新思維
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均以游戲為載體,游戲活動對幼兒各項技能的培養有很大的影響。幼兒喜歡游戲,想象力豐富,想要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從游戲活動入手是一個既快又好的途徑。游戲活動分為很多的模塊,幼兒在游戲活動時的動作,不僅僅是玩,還是對生活的寫照,游戲中幼兒的行為也是他們認知能力的反應。在游戲活動中投入易于幼兒創意,便于幼兒操作的游戲資源,必定對幼兒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一、創設多元化的游戲環境,培養幼兒的創新理念
環境泛指個體生活于其中的并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對人們的影響是廣泛的、潛移默化的。對于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具有明顯的直觀性,他們對環境的感知依賴于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事物,游戲環境直接關系到幼兒游戲的質量。因此,創設舒適、美觀的游戲環境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想要幼兒在游戲中有創新的想法,首先就必須給予他們便于激發創新的環境。
整潔游戲環境會讓幼兒產生安定的情緒,讓幼兒樂于參與游戲;光鮮亮麗的游戲環境色彩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游戲環境中增添亮麗的顏色也能讓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聽嗎可以想象出各種各樣的游戲情境,各種平時不常用的詞句也會經常會從幼兒口中說出,大大提高了幼兒活動的創意性。
除了外部環境的整潔優美,對幼兒游戲心理內環境也要做一定的熏陶。平時生活中多以游戲的形式與幼兒對話,模仿游戲中的角色與孩子對話。在游戲前最好游戲的引導,教師可以扮演成游戲中的角色對幼兒進行指引,讓幼兒在游戲一開始就能進入狀態。教師要進行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就一下子被激起了,就會對游戲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在幼兒游戲時,教師也可以適時參與,與幼兒共同參與到游戲中,并制造更多的游戲情境,讓幼兒的游戲更有挑戰,更具樂趣。教師在游戲結束時對幼兒的游戲活動進行正確評價,表演幼兒在游戲中的創新想法,鼓勵幼兒向更多元化的游戲想法發展。
二、提供多種類的游戲材料,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
游戲材料是游戲活動中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游戲材料豐富,幼兒就越新鮮,對于新鮮的事物,幼兒就會產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只要幼兒產生了探索這些游戲材料的想法,他們就會在游戲中動手操作這些材料,逐步從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想法,激發幼兒游戲時的構思及內容,主動去增添游戲的情節性,從而使幼兒的游戲行動富有創意。相反,如果游戲材料種類少,幼兒參與游戲時就沒有可操作的用品,游戲活動就會顯得單調、枯燥,幼兒就會慢慢疏遠游戲,游戲的內容也會變得模式化,也沒有創新性可言了。
幼兒游戲活動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成品材料,豐富的成品材料能讓幼兒更具參與游戲的興趣。在游戲區域中的這些成品玩具讓幼兒對游戲活動更加的投入,由于幼兒的對玩具的喜愛,他們就會和同伴一起更好地參與游戲,能夠學習玩這些玩具,探索這些玩具的新玩法,與同伴合作游戲,幼兒的這些行為不但是對游戲材料的充分利用,同時還增加了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最重要的是幼兒在一次次對游戲材料的操作中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從探索中提高了自身的創新能力。
游戲材料不僅僅局限于成品材料,更重要的是豐富半成品材料。漂亮的成品材料固然可以引起幼兒的注意,讓幼兒產生學習的想法,但成品材料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讓幼兒參與加工,幼兒的發展也就停留在模仿的階段。而半成品材料則不同,它不是一件完整的物品,幼兒需要動腦、動手將半成品材料進行完善,讓幼兒充分發揮主觀的能動作用,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在自己的活動中。正如在幼兒美工區的游戲中,如果教師只提供范畫、成品供幼兒模仿,那么幼兒的美工活動就會停滯在描摹狀態,而如果教師在活動中提供的是豐富的半成品材料,如廢舊瓶罐、彩泥、膠水等材料,那么幼兒就會跟積極地開動腦筋,想象出這些材料更豐富的用途,將這些材料更好地利用起來,從而使幼兒參與游戲時能夠開動腦筋,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
三、開展多類型的游戲形式,開拓幼兒的創新途徑
在各項游戲準備都比較完善的前提下,豐富開展游戲的形式則是對培養幼兒創新能力有更進一步的推動作用。?我壞撓蝸沸問交峋窒抻錐?的思維,讓幼兒形成一張固有的模式,久而久之,幼兒就習慣按部就班,這樣的行為對幼兒創新性思維的培養是很不利的。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幼兒在參與這個游戲時能和其它游戲進行結合與交流,那么游戲就會更加的豐富,幼兒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們就會開動腦筋想到更多的游戲形式,游戲的內容也就更充實了。也只有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形式,幼兒的積極性才會被激發出來,才有可能將同一個游戲玩出不同的方法,玩出自己的風格。
游戲的形式也分為很多種,有比賽形式的游戲,有合作形式的游戲,有安靜的游戲,有活躍型的游戲等。同一個游戲,通過不同形式的呈現,幼兒會回饋出不同的經過和結果,也只有將游戲的形式豐富了,幼兒才會去動腦筋,才會將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當游戲的形式多樣了,幼兒參與的熱情也高漲了。同樣的,還有很多我們的傳統游戲都能夠進行形式的豐富,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就會發現很多游戲都能通過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幼兒在長期進行多種形式的游戲后,也會慢慢地進行創新,對自己熟悉的游戲進行改編,創新出屬于自己的特別的游戲。
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我們要對幼兒游戲更重視,充分關注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各種行為,做好收集與反饋。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琢磨,不斷積累,尋找更適合幼兒參與的游戲活動,還要加強對幼兒創新性心理及創新性行為的研究,力求將幼兒的行為特點與游戲活動結合起來,找出更多將兩者融合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化敏.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陳桂生.教育實話[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孫明霞.怎樣當個好老師[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4]李菲.感悟教育[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吳佳鴻,女,漢族,籍貫:江蘇昆山,生于:1986年5月18日,江南大學 教育學(學前教育方向),職稱:二級教師,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幼兒園中的頭腦風暴】相關文章:
• 幼兒園全域性教育課程構建與實施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 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策略
• 幼兒園教學的幾點策略
• 幼兒園早操活動各環節編排策略
• 淺談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
• 如何構建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模式
• 建節約型幼兒園 促師生共同發展
• 幼兒園區域工作紙投放的策略
• 意大利Guastalla幼兒園
• 實習場與幼兒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