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班主任是幼兒的組織者,也是幼兒的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班主任要充當好雙重角色。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 幼兒園 幼兒家長 教師 管理工作 班級工作 教學計劃 組織實施 工作安排 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幼兒園班主任是幼兒的組織者,也是幼兒的領導者和教育者。同時,幼兒入園后的吃喝拉撒睡管理也落在了幼兒園班主任肩上。幼兒園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崗位教師的管理,又有對不同個性的幼兒的管理;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等。班主任工作在幼兒園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做好這份工作,不能單靠熱情,她需要真愛的付出,需要心與心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健康發(fā)展。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多種能力:要有凝聚力,使全班人員團結一致;要有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使班級工作不斷完善改進;要有處理各種關系及矛盾的能力,如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系、班級人員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等等,創(chuàng)設一種相互尊重、和諧、民主、團結的育人環(huán)境;要有顧全大局、公正無私的精神,避免各種不良風氣的形成;還要有工作扎實、無私奉獻的品質(zhì),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帶動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等。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通過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建立良好班級常規(guī)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必須有良好的常規(guī)。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熱愛他的學生,而沒有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沒有教育、引導,班級就會像一盤散沙,各類活動就不能順利開展。怎樣建立良好班級常規(guī)呢?
1、常規(guī)教育要日常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guī)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這里提到的常規(guī)其實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規(guī)、學習常規(guī),而生活常規(guī)隱含了幼兒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吃喝拉撒睡的各種習慣)、集體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排隊喝水入廁上下樓、活動時是與大家在一起)等等,學習常規(guī)包括看書、翻書、專心聽講、舉手發(fā)言、認真傾聽。耐心等待等等好習慣,教師要根據(jù)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內(nèi)容、有計劃的開展常規(guī)教育的工作。
2、班級常規(guī)建立的方法
這些好的常規(guī)如何建立呢?首先,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以身作則非常重要。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來說處處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兒坐端正,老師自己就不能翹腿;要求幼兒專心聽講,老師在上課時就必須全力以赴,充分做好準備,決不能漫不經(jīng)心,找東找西的。總之,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二、做一個孩子喜歡且尊敬的好老師,構建和諧的師幼關系。
1、愛:面對純潔無私的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的班主任,也不需要班主任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如果我們深入到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我們會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我們的一顆真愛、寬容、無私的心。當然,這顆愛心里還要有我們的尊重,我們的關愛,我們的責任。“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幼兒園里,孩子需要什么樣的角色,我們就要很投入的做到那種角色。如:孩子病了,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摟抱她,親親她,讓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親情。孩子高興了,就像朋友一樣同她開心大笑,讓他感受分享的快樂。在游戲中扮孩子的伙伴,一同嬉戲游玩……只有做到這些,孩子才會愛我們,想我們,愿意靠近我們,使我們品嘗到幼兒班主任工作的幸然是一名班主任,對瑣碎的幼兒工作就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煩的精神,凡事從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決不能急于求成,因此,班主任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真摯的愛感化每一個孩子,使幼兒在摯愛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
2、耐心:既,耐心詢問,了解幼兒的動機,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教育孩子。尤其是對學習上反應慢的幼兒,更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誘。再者做幼兒工作,不能簡單處理,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行為,個體需求,曉之以理,動之一情,耐心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缺點,不采取粗暴、過激的態(tài)度,憑借自己的耐心與智慧來教育幼兒,就一定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尊重幼兒:提到尊重,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蹲下身子和孩子說話”,同樣是和孩子交流,“蹲”與“站”“彎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公平: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公正對待班內(nèi)每一個孩子,不論他是男孩還是女孩,是丑是美,是窮是富,我們一定要一視同仁,決不能偏寵,否則,我們就會失掉在孩子們中的威信!
三、班主任既要作好教師的組織者、協(xié)調(diào)者,又要作好幼兒的教育者、管理者。
班主任的特殊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班主任要充當好雙重角色。
首先,作好本班教師的領頭人,帶領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項工作,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協(xié)調(diào)解決,使大家一直保持積極的工作熱情、團結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該出手時就出手”。如家長來了,班主任首先要與家長作好交流工作,增進家園之間互相了解;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班主任要首當其沖、身體力行地解決,而非將責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該放手時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師,讓大家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讓每一位老師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看法,誰的意見合理采用誰的;鼓勵每位教師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與家長建立了朋友的關系、合作的關系。
其二,作好幼兒的德育工作、習慣培養(yǎng)工作和所承擔的學科教學工作,盡到對幼兒的教育管理職責,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四、制定有效率的班級計劃的能力
我做班主任工作最深的體會是“計劃于工作之前”。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計劃,比如在學期初認真仔細的制定各類計劃是學期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對將要完成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數(shù),提前將解決問題的措施想好,那么在開展工作時,便能從容不迫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比如,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要首先自己心里有一個大致的方向,然后不斷地收集資料,切忌臨時“抱佛腳”。因為沒有計劃的事情有時就會顯得太隨意。
五、學習的能力
作為班主任,要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要不斷地學習,提高管理水平。我們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多看專業(yè)方面的書籍,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取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以此來了解當前幼兒教育的新動向、新理念和新觀點。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還有,像今天的培訓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我們當初可是很希望得到這樣的培訓的,可惜沒有,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用眼學用心學,平時多觀察同事的做法,虛心像同事請教,自己再去嘗試,以此積累自己的經(jīng)驗,從而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像同行學習、像同事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進步、成長。
六、做一個家長認可滿意的班主任。
1、主動交流溝通:作為班主任,要通過各種途徑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幼兒園的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如通過“家長會”、“六一文藝演出”、“親子游戲”、“家長園地”、“早晚接送交流”、“定期電訪和家訪”等等,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和進步,了解教師對孩子的關愛和付出,從而在感情上接納老師,在行動上真正與老師要求保持一致。建議每一次的活動都要在家長心中樹立老師的形象,如家長會上,老師要對孩子們的發(fā)展做總體評價,提出本學期要求,并對家長反映的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解答,其中引用一些教育觀念,讓家長覺得老師的確很專業(yè)。(中班開學初對彭宇航的冷處理)。班級家教園地雖然看的家長不多,但還是要通過這些平臺展示教師的能力和素質(zhì),滿足層次較高的家長的需要。老師的形象也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得到提高,家長與老師接觸久了會更加尊敬老師。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這個領域中的一些體會,我的工作做得并不好,我還要繼續(xù)努力,最后用這句老話與大家共勉“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你我用心去做,就會有可喜的回報!
參考文獻:
[1] 李定仁,徐繼存主編. 教學論研究二十年[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張華著. 經(jīng)驗課程論[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 霍力巖著. 學前教育評價[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4] 叢立新著. 課程論問題[M].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0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相關文章: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