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幼兒園
繪本教學得到了初步發展,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
繪本教學,讓孩子從中真正受益呢?我認為應著手于教學方法,對繪本活動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讓繪本教學更具活力與魅力,讓孩子真正喜歡上繪本,并從中獲得快樂。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31-01
自接觸到“繪本閱讀”以來,發現繪本作品都具有一些共同點,即生動的人物、美麗的畫面、簡單的對話和故事,為孩子們創造了最廣闊的想象與思考的空間。繪本閱讀不但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還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盡量開展好繪本教學,讓孩子們真正從中受益。為此,我進行了如下探索,來和廣大同仁分享。
一、在繪本教學中采用“點菜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組織幼兒閱讀時,應首先激發出幼兒的興趣。一般繪本閱讀作品的書名比較好聽有趣,在活動開展前,教師可將這些書名做成好看的書簽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孩子的興趣,然后像餐館“點菜”一樣對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挑選。這樣就調動起了幼兒的思維,且會迅速思考、比較哪一個繪本會更有趣,最想了解。這樣由孩子自己挑選的繪本內容他們就會特別積極地去參與。接下來就在剩下的書簽中再次挑選,孩子們每次都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比較、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們的主體意識。
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也可用“點菜法”。讓孩子在繪本書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頁與大家分享。因每個孩子的喜好不一定相同,每人分享一頁,基本上就完成了整本書的交流。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還可通過“點菜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字部分來朗讀,這樣在畫面和文字上都由孩子自己做主,孩子真正成為了教學的主體,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沉浸在濃厚的興趣中。
二、在繪本教學中采用“競賽法”
陶行知先生曾說:“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么,怎樣在繪本閱讀中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呢?我認為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通過提問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幼兒主動從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
如在中班繪本《太陽和小魚》的教學中,我并沒有采取以往的提問方式(故事里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而是提問:“如果現在天上沒有了太陽,我們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呢?”并把孩子們分成男女生兩組比賽,回答得多的那一組就勝利!孩子們一下就沸騰了,都積極踴躍的要回答。有人說:“爸爸媽媽不用上班了,可以在家陪我玩”;有的說:“商店全都關門了,買不到吃的了”;還有的說:“花不會開了,汽車都撞架了。”真是五花八門,但非常精彩!將“競賽法”應用到繪本教學中,幼兒就敢說,不怕說錯,就會主動、大膽地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此外,當孩子熟悉了繪本內容后,就可對大班的孩子采用“競賽法”,讓他們去尋找自己最喜歡的詞語、句子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幫助孩子積累豐富的詞匯量,為他們良好的語言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在繪本教學中采用“尋找法”
在繪本世界中,我們會發現圖畫不是插圖,不只是對文字進行的說明及補充,它本身就在“說話”。圖和文相互融匯,共同表現同一個主題,共同創造一個世界,這即是我們常說的“圖文并茂”的本質。既然圖畫如此重要,就應該讓孩子學會欣賞畫面,不能將圖畫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忽略。
每次在進行繪本教學的第四到第五課時時,我經常會采用“尋找法”,讓孩子在書中自己尋找一些小問題來向其他小朋友進行提問,看誰能把大家難倒。在開始的時候孩子們不知道如何找問題,我就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學會尋找問題。孩子們最初尋找的是一些書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問題,如繪本《花格子艾瑪》中:“樹上有幾只小鳥?艾瑪藏在哪里?艾瑪身上都有哪些顏色等。當孩子們發現這些問題大家都太容易回答了,我就引導他們找一些有變化的或前后有區別的問題,這就需要孩子進行一些觀察、思考和比較才會發現,逐漸加深了難度。這種尋找法為繪本閱讀增添了無窮的樂趣!當然,教師還要注意允許幼兒運用與他們思維特點相符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意愿和感受。對大膽想象及不同風格的提問要加以肯定,對孩子積極主動的行為加以保護。
四、在繪本教學中采用“表演法”
1、原版內容表演
原版內容表演是指讓孩子根據術中的內容、對話、角色、情節及結果原封不動的照搬下來,運用一些肢體動作來進行表演。可以采用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故事表演。看哪一組表演的最精彩!每個人都有表演的機會,直到滿足了孩子的興趣為止。
2、創編或續編表演
孩子們完成原版表演后就可進行創編或續編的表演。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與想法對故事里的對話、情節及故事的結尾進行創編。這樣就增添了孩子們的興趣。教師也要適時地提供一些指導與協助。如建議孩子在故事合適的地方加入一些
兒歌、聲效、快板等,讓表演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對于每次的創編,教師都要做好記錄,以便于再次的創編和修改。最后從所有創編表演中推選出孩子們自己認為最滿意的版本表演給家長看或到幼兒園舞臺上演出。另外,對于孩子們部分創編的作品沒有進行表演的,教師或家長可以幫忙貼在班級櫥窗里,采用圖畫、圖片或文字的形式來與大家分享。這樣能使每次的創編作品都受到足夠的重視。
總之,繪本這門學科是絢麗多彩且千變萬化的,它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不僅使孩子們獲得了豐富的知識,還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們的性格進行了培養,讓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了更好地保障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與可持續發展,教師需要在繪本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嘗試和研究,以尋求出更好、更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翠萍.試析繪本閱讀教學教師有效提問策略[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4(2):82.
[2] 李 靜,曹艷.我眼中的繪本閱讀教學[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7):30-31.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有效性策略
•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四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