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的簡單教學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vigilia°寶瓜
幼兒園的簡單教學是指幼兒園的日常教學設計和實踐過程,它不僅表現為形式上的簡潔明了,還體現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思維訓練上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通過簡單教學策略的實施,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將簡單的知識教的有內涵,讓所有孩子都主動、好奇、快樂學習。
一、教學目標簡單
幼兒園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它包含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動作技能的掌握、興趣態度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等。教學目標的制定與表達要具體明確、可操作,這樣才能便于教師把握、觀察、評定幼兒的學習活動情況。如中班體育活動《貓捉老鼠》目標:(1)能熟練進行鉆、爬、翻等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與協調性;(2)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友好合作能力,想象力以及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內容簡單
教學內容式教學目標達成的載體。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決定著活動設計者所持有的價值取向能否實現,因而教學內容的選擇決定著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反思當前幼兒園的教學內容選擇還存在著一些不足:(1)脫離學情,照搬教材。有些教師對教材內容缺乏思考,對學情缺乏了解,不會選擇孩子易于感知和理解的內容,明知有些內容不適合也不加調整。如南浦大橋,上海的孩子很熟悉,不生活在上海的孩子有的都沒見過,完全可調整為本地的運河大橋。(2)超越教材,無限拓展、挖深。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有些教師將超越幼兒年齡的知識提前教學。如學拼音、做難題等等,顯然是不適合的。(3)憑經驗教師即教材。教師選什么幼兒就學什么,有些內容孩子并不感興趣,因而對幼兒的發展價值不大。要實現教學內容簡要,我們時刻關注幼兒的生活,利用孩子的眼睛尋找他們的興趣所在,不斷捕捉生活中教育教學契機,讓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情境、學習的方式貼近生活,聯系生活,表現生活,使孩子們真正樂在其中,學在其中。首先,在神奇的自然環境中選擇教學內容。以大自然為教學資源庫,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引導他們在與自然環境的互動中建構豐富的知識,形成真摯的情感。其次,在廣闊的社區生活中選擇教學內容。幼兒生活在社會中,每天都會目睹許多社會新聞,耳聽無數感人故事,體驗一些重大活動,并對社會生活中選擇生成了《為汶川小朋友加油》《HINI流感來了我不怕》《我們關愛殘疾人》等主題,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喚醒孩子的生命力,引導幼兒學會與人交往、互助合作、分享交流的方法。第三,在溫馨的家庭生活中選擇教學內容。家庭是孩子最熟悉和喜愛的地方,是他生活的第一環境,充滿著無限的樂趣。我們注重從孩子真實而快樂的家庭生活入手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關注孩子的生活體驗,使教育活動呈現出濃濃的生活氣息。第四,在豐富的幼兒園生活中選擇教學內容。有趣的、豐富的、多彩的幼兒生活是最適合幼兒學習的場所,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是幼兒生活的片段,都具有教育價值,因此,我留心觀察幼兒一日生活的每個細節,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的一言一行,通過捕捉到的信息,給孩子提供幫助和引導,有選擇地從孩子的經驗,興趣中隱身和提煉教育主題。
三、教學過程簡單
一次教學活動是讓孩子圍繞一個話題經歷一次探索、學習、思考、交流,從而獲得提升的過程,所以教師在設計和實施活動過程時,要有目標意識,始終思考“兒童在活動中要獲得什么”“我應該如何來促成幼兒的發展和目標的達成”。反思當前幼兒園教學,還存在著活動環節過多、想達成的目標過多等現象,實際往往是欲速則不達,熱熱鬧鬧走過場的“豐富”環節,不能成為孩子踏踏實實的學習過程。因此,要提高教學過程有效性,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簡捷。首先要遵循教育規律,體現層次清晰;教師設計的環節,要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調動幼兒積極性,保證幼兒參與性,步步深化、層層深入、環環相扣,保證教師、幼兒、材料等多方面的互動交流,通過簡捷而清晰的教學過程給幼兒自主練習的機會,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其次,要彰顯重、難點的突破;一次教學活動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學過程應該圍繞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圍繞重點線索展開,努力保證幼兒在主題活動中有顯著的收益,是教學目標在循序漸進的環節中自然達成。第三,要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開放的過程,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終身受益。
四、教學指導簡單
教學指導是教師教學的核心技能之一。教師指導對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努力錘煉自己的指導技能。首先,把握指導時機,可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加以指導,可在突破重難點處加以指導,還可在總結提升處加以指導。其次,要關注指導方法。要靈活采用講授、提問、傾聽、操作、反饋等多種方式給幼兒以恰當的指導。第三,提高知道效果。指導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要有利于幼兒的發展。要處理好一下關系:一是增與減。要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合理梳理,化難為易,刪繁就簡,拉近教學與幼兒的距離。二是有趣與無趣。教師要運用教學智慧,賦予教學以靈氣和趣味,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組織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選擇直觀想象的教學媒體,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愿望,提升學習的主動性。三是預設與生成。教師在與兒童一起活動時,及時發現兒童的興趣和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性的工作激發每個孩子的潛力。四是教師既要精心做好每一個活動的預設,更要關注孩子活動中有價值的生成,師生共同建構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五是在不斷變化的教學中自覺尊重、理解、接納并充分利用這些生成資源,演繹精彩的教學指導。
總之,幼兒園教學應該通過教師最簡單的教學行為拉動幼兒最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幼兒用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獲。
【淺談幼兒園的簡單教學】相關文章:
• 被幼兒園統一的家長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
• 幼兒園創意美勞探索研究
• 幼兒園教學評價的知識論基礎
• “互聯網+”時代的幼兒園管理
• 淺談幼兒園新教師的問題意識
•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策略研究
• 保育員―-幼兒園的先行者
• 對幼兒園走廊環境建設的思考
• 走進疏勒農村 “雙語”幼兒園
• 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壓力及對策
• 淺談農村幼兒園幼兒午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