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泥工活動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游戲,不僅受到兒童的喜愛,還能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注重幼兒園泥工教學,能充分培養兒童的想象力,使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泥工活動 創作熱情 創作技能
泥工活動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屬于靜態視覺造型藝術,能夠自由地塑造出不同的藝術造型。幼兒通過表現物體的形態表達自己的想法,能達到手動與思維相結合的目的。
一、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確立適宜教育目標
小班動手能力較弱,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弱,因此在活動中應以玩泥為主,教師可以讓幼兒感受泥的柔軟,讓他們懂得通過玩泥可以捏造出各種形狀的物品,并做示范,但不必要求兒童就地捏出造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體驗泥工的快樂,培養泥工興趣。在小班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不同圖案模具,例如:汽車、小魚、水果、房子等,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壓出不同的泥土造型。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兒童較容易地表達自己喜愛的物品,增強兒童的注意力和觀察力,從而促進兒童動手能力的發展及手眼協調能力的提高。
中班由于接受過一定的思維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手腦結合能力也隨之增強。因此,教師要激發幼兒自愿表達自我的欲望。在泥工教學活動中可以使用簡單的輔助材料,學習用泥連接,如捏出蛇的形狀,可以用泥捏邊,如捏出包子邊、餃子邊等,慢慢地在整體上捏出小部分,例如小勺、大象的鼻子、長頸鹿等。也可以塑造組合物體,例如用泥捏出家里面的各個物品,塑造“我的家”等活動。根據教學用具中提供的模型,利用工具拍打制作物品,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大班幼兒已經處于成熟期,他們對學習中遇到的新型事物也有自己的判斷與理解。因此在大班泥工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創作物體的能力,學會熟練使用工具和輔助材料。在大班訓練中,教師可以做出動作示范,但不能對他們的作品進行統一的要求,不能用“像老師的一樣”要求兒童,而是以一種輔導性的語氣,依照兒童自身的特點因人施教。
二、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創作熱情
1.創造豐富的物質環境。
在泥工活動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中,為幼兒創造豐富的物質環境是一項重要責任。豐富的物質環境能給兒童提供必要的活動空間,使之更愉悅地進行游戲活動。在創設泥工作品前,教師可以先帶兒童到大自然中感受和體驗生活,讓他們認識更多形象的物品,同時提供各種不同的輔助材料,例如現成的泥塑作品,讓兒童感受泥工作品的還原性,對泥工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又如各種果殼、貝殼、吸管、牙簽等廢舊物品,讓兒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物品,在室內進行泥工活動的時候,首先教師要引導兒童學習一些本年齡段能夠掌握的幾種基本節能,例如團、搓、壓、擰等手法,讓兒童先隨意塑造一些基本形狀。其次讓兒童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形狀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物體。再根據所選的飾品和主要材料:泥土,進行加工、裝飾,最后通過自我動手,制作出各自的泥工作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滿足兒童的動手興趣和表現需要,還有利于他們在不斷的探索中提高自身創造力,獲得獨立學習的經驗。
2.創造輕松和諧的精神環境。
兒童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活動、學習,不僅身心得到釋放,還有利于兒童個性的發展。因為兒童只有在放松的狀態下,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制作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做物品。在活動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個性和興趣,重視每一個孩子的表現和創作。當兒童無法很好地完成任務的時候,教師要給予耐心的鼓勵和指導,讓兒童從緊張的心情中走出來。在兒童很好地完成手動制作后,教師要給予評價和鼓勵,盡量創造一種寬松、愉快、和諧的精神環境,讓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中更自由地展現自我。
三、運用豐富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創作技能
幼兒正處于對新鮮事物有濃厚興趣的階段,并且很有創新精神。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法的時候,要以培養幼兒的創作技能為主,運用豐富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兒童適應不同的教學模式。
1.利用游戲,激發活動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兒童愛玩的天性,在泥工教學中制定游戲,讓兒童隨意想象,大膽、積極地參與。例如,教師可以用紅色的泥捏造出一個圓球,告訴學生是體育方面的器材,并讓學生猜想是什么。學生很快地聯想到籃球。教師把“籃球”拉長一下,就變成一根紅蘿卜,接著讓學生猜測。然后用小刀把一方塊兒切去幾刀,又變成一輛小汽車,學生在這種循環的猜測中逐漸提升興趣,并想嘗試這樣就能自然而然地引發兒童學習泥工制作的興趣。
2.開展親子活動,深化泥工教育。
泥工教育不僅可以在學校里實行,家庭也是兒童泥工活動的重要場所。教師在一天活動結束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他們與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相應的泥工作業,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作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夸獎后,兒童會更愛上這項活動。另外,幼兒園可以在重大節日中開展親子活動,組織親子塑泥技巧比賽,通過比賽強化幼兒泥工制作技能,增進兒童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同時能促進兒童的合作交往意識。
總之,泥工是一項綜合創作藝術,是一種能提高幼兒手腦發展的活動,是幼兒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泥工活動既能豐富幼兒的生活,又能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學習中增強樂趣。開展泥工活動不僅鍛煉了兒童手眼腦的協調能力,促進了兒童形成細致耐心、認真做事的良好品行,更能提高兒童的觀察、合作、審美意識和口頭表達能力,為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盧萌.大班幼兒泥工活動過程及其特點分析[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
[2]鄭于嵐.融
繪本元素于泥工活動的嘗試[J].才智,2011(6):312.
【幼兒園泥工活動的探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課程中的性別文化
• 農村幼兒園歌唱教學的初探
• 探微幼兒教育專業生實習前準備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之我見
• 創建農村幼兒園特色活動
• 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要抓好三個方面
• 華熙國際雙語幼兒園招聘啟事
• 中職幼兒教育專業音樂演唱曲目選擇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法
• 小議語言文學教育在幼兒園的開展
• 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創設之淺議
• 初探幼兒園禮儀啟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