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語言發展同時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要素。抓住這一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找到適合幼兒語言教育的方法至關重要。本文結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和幼兒教學實踐,淺談了利用
兒歌、故事、游戲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方法,以期對幼兒語言教育有所助。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22-02
幼兒園語言教育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主要是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培養幼兒語言交往的習慣,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能力,同時引導與提高幼兒傾聽和欣賞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為入學后的繼續學習做好準備。這些優勢比如固定的環境、專業性是家庭無法提供的。本文通過研究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從而為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對策。
一、深入教材,注重提問藝術
要明確教材僅僅起一個橋梁作用,主要是決定于教學方式和方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為教材的內容服務,要注重對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聽懂作品,并善于把握整體信息。提問不能過于模式化,教師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體現在提問上,你給孩子多大的展示空間?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因此在提問的設計上能大則大,能變則變。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有問題可以提,這樣不但能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還能使教師的教育針對性更強。
作為教師要有找到孩子原有“點”的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提問要注重個體差異,要符合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幼兒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營造環境,培養幼兒表達能力
教師應該多給幼兒提供說的機會,并讓其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多注重幼兒,多為他們提供說的機會。如語言活動《睡吧,寶貝》中我引導幼兒觀察圖中人物的表情,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暢所欲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小熊為什么睡不著呢,它是怎樣想的呢?”孩子的回答好多,有的說:“它想出去玩會再回來睡吧”。“它想如果大灰狼來吃我怎么辦?”有的說:“它現在有點餓了,所以睡不著”,無論是哪種回應,這時我看到了他們的臉上自豪的笑容。語言活動中如果只有教師說無幼兒的回應那么這節活動課無疑是失敗的,所以在進行語言活動時教師要用多種方法讓幼兒多說。在活動中我有時會采用“開火車”的方式讓幼兒輪流說,這樣會給了每位幼兒表現的機會。還要多鼓勵他們,我記得牛牛剛開始參加活動時只要回答問題就會把頭低下去,更別提讓他來講故事了。對于這樣的缺乏自信的孩子,我的做法是鼓勵他,又要他說出一句話回答了一個問題,每次都積極、及時地表揚他們。慢慢地開始自信了,回答問題的次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主動。
三、選擇合適內容,使幼兒有能力去說
老師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喜歡的內容,采取游戲等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讓他們快樂地游戲、快樂地說。在幼兒的語言學習中,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應從幼兒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廣而淺”地選擇教育內容。比如:小班可選擇“我的家”、“扮演爸爸、媽媽”、“玩具展覽”;中班可選擇“能干的手”、“有趣的書”、大班可選擇“生活中的數字現象”、“錢幣”等。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而幼兒語言的運用又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實現的。因此,在幼兒園里,在選擇內容方面一定要適合幼兒各年齡段的特點,這樣才能讓幼兒有能力去嘗試“說”,從而讓說話不斷進步,讓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
幼兒的語言學習教材多種多樣,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
兒歌簡單的語法結構、淺顯的詞匯和口語化的語言,很容易激發兒童對語言的模仿興趣,在兒歌營造的歡樂有趣的氛圍里,兒童的想象力、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提升。例如,《小熊過橋》的兒歌:“小竹橋搖啊搖,有個小熊來過橋。立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頭上烏鴉哇哇叫,橋下流水嘩嘩笑......”這樣的兒歌在激發兒童對事物想象力的同時,也鍛煉了記憶力,最重要的是兒歌“ao”的押韻,讓兒童在不知不?X間對音調和元音因素有了感性認識,在積累大量簡單詞匯和感性認知以后,對后期語言學習將有很大幫助。基于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特點,科學的選擇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能力的材料,對幼兒語言學習有重要作用,只有兒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材料才有助于語言教學。幼兒階段,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兒童認知能力有很大不同,對兒歌的感知能力也不一。所以教師應有所選擇。
四、走向生活,尋找語言學習的源泉
語言,源于生活,源于實踐。很顯然,語言教學的瞄準點應該是教學實踐。語言是人們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工具。人們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積累各種精神財富都主要利用語言來完成。為了引領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廣地闊的生活空間里,尋找學習的活水源頭,就需要教師適時引導孩子的個性化語言的發展,撩開語言學習的新天空,讓每位孩子頭頂燦爛,心境爽朗地、饒有興趣地去學習語言,熱愛語言。如每周可舉行一次活動,活動形式應豐富多樣,有:新聞角、口述稿、繪畫日記等,人人參與、個個發言。這是孩子們“亮相”的大舞臺,也是語言訓練的極好機會,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把自己在一周的所“得”,全心全意地捧到同伴和老師的面前,這樣,每一次活動,就顯得特別生動有趣,因為,這一天是孩子捕捉“語言”的好日子。
目前的幼兒語言教育過多的重視教師的講解,忽視了語言在不同情境中的運用,致使有些兒童雖然掌握了一些詞語,但在日常生活中仍找不到合適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通過課堂內外的游戲設置,通過與小伙伴的交流和溝通,為兒童正確運用已學的語言找到了用武之地,這極大地促進了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毛丹艷.試論幼兒語言教育方法的新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6):144-145.
[2]苗芳芳,李珊澤.兒歌與幼兒語言教育[J].語文建設,2013,(4):64-65.
[3]羅媚.幼兒語言教學策略[J].教法研究,2013,28(3):46-47.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方法
•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策略
•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提升策略
• 小議幼兒園區域游戲指導
• 淺談幼兒園中的“第一”教育
• 幼兒園小班數學的趣味教學
• 芻議幼兒園學前創造教育課程目標
• 對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
• 教具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 迷宮――上幼兒園
• 談幼兒園生態課堂有效構建思考
• 幼兒園與社區教育資源共享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