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提升了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地位,但幼兒園的教學管理方式卻面臨著新的問題,如何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呢,具體來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人入手,做教師的貼心人
通常幼兒園的管理者大多是狠抓規章制度,各類各項制度詳盡、具體到了極致,搞得人人草木皆兵,規章制度體現在管理中的是“嚴”、“管”、“卡”、“扣”,教職工和領導的關系十分緊張。工作中大家身心疲憊,步履維艱。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能力相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成績,甚至能力差的人可能比能力強的人工作得更好。究其原因就在于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表現出的對人的尊重和激勵的程度的不同。美國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士通過實驗發現:在按時計酬的條件下,一個人要是沒有受到激勵和尊重,僅能發揮其能力的10%~30%;如果受到正確和充分的激勵和尊重,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行為科學認為,一個人的工作成績不僅與其能力成正比,而且與其動機的激發程度成正比。即:工作成績=能力×動機激發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園長一定要做教師的貼心人,放下架子,經常和他們溝通,關注他們的情感,為他們疏導壓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每一個人感受到園長的尊重、信任和關心,產生溫暖如家的感覺。園長還要適時組織一些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讓教師有機會充分的放松和交流,感受到溫暖、和諧、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圍和集體生活的快樂。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一定是穿著美觀大方,舉止優雅,對幼兒和藹可親、一視同仁,對同事豁達大度、積極合作。這樣的教師的培養重點在于園長的管理理念,只要能夠做到以人為本,優秀的幼兒教師就會出現!
二、優化管理制度,讓教師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幼兒園的管理中,目標化的管理是可以體現激勵機制和“以人為本”這一原則的。目標管理,更精確地說是目標崗位職責管理,既有物質的工作成績或有形的目標,又有文化水平、技術級別等精確無形的目標,通過目標的合理設定,使人產生達到該目標的成就需要,因而對人具有強烈的激勵和尊重的作用。在具體的管理中,我們首先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我們積極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吸取一些先進的經驗,在它們已有的經驗上進行理性的、全面的綜合思考,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提出幼兒園設崗位,個人填意愿,競爭擇優上崗,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在這個基礎上,全面制定和推行崗位責任制,明確細化崗位職責,層層分解,責任到人,使各項崗位職責和工作檢查細則上下呼應,初步構成體系。在管理過程中,根據幼兒園的工作特點,制定了考核量化制度,把考核的具體量化與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和抽查相結合,進行動態的量化管理,同時引進了優質優酬的激勵機制。這樣就使管理具有一定的高度,各部門和每個教職工根據園目標制定了各自的目標,使全園工作始終圍繞總目標自覺地、有條不紊地進行。
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尊重人,工作有嚴有理有情。作為一名管理者,應將每一位教職工都視為自己的老師、朋友,尊重他們,注意聆聽他們心底的聲音。讓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建設、管理中來,感受到自己是幼兒園的主人,幼兒園領導制定的每項管理措施都建立在充分尊重和了解教職工的基礎上。在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建立一個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團結友愛的氛圍是幼兒園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我們在用我們的努力力圖使大家懂得,在八幼溫暖、和諧的集體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團結和努力工作,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園內營造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我們管理者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帶動人,用真心、誠心、真言、實語去幫助人,團結人。在暢所欲言、真誠寬松的氣氛中,教育教學改革和幼兒園的辦園水平才能取得跨越式的發展。
三、學會激勵教師,讓教師擁有充足的動力
我們可以采用目標激勵的方法,向教師展示幼教事業蓬勃發展的現在和光輝燦爛的未來,讓教師明確幼兒園發展的遠期、中期和近期目標,鼓勵教師制定自己發展的階段性目標等,引起教師的成就動機,主動完善自己。另外,我們在強調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上,充分用活激勵機制,充分滿足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每一位教職工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但這種需要的滿足不僅僅要靠個體的主觀努力,更需要外界給予一定的動力,為其創設一個實現自我的環境。我們可以給教師一定的自主權,鼓勵每個人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當前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科研的過程中執著的探索和成功的喜悅會讓教師體驗到探索求真的樂趣,體驗到幼兒教育作為一門科學的美和獨特性,從而把幼教事業當做自己發揮所長,實現人生價值的園地。幼兒園在實施管理中,明確地把工作質量與優質優酬相結合,與資金掛鉤,充分用活激勵機制。利用假期組織教職工進行了參觀旅游,教師節、重陽節等節日組織慰問老同志,利用幼兒園有限的條件,想方設法改善教職工的生活,使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感到了“被愛”、“被關懷”。大家會越來越喜愛這個集體,對這個集體充滿了希望,愿意為這個集體的發展獻計獻策,因為在這里可以尋找到歸屬感,體驗到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他人的關愛。
四、為教師創設輕松而富有活力的研究氛圍
我們將幼兒園長期積淀的文化內涵以及所處社區的人文環境整合,從時尚進步的角度營造積極的學習、研討氛圍和寬松的教學環境,鼓勵教師創新,讓教師在幼兒園工作過程中創造并享受自己的教育生活。針對教師對與時俱進的精神文化推崇的心理需求,將引導教師專業的學習與發展融入時尚的文化活動,避免教師的職業倦怠,提供教師工作的挑戰性和創造性。傳統制度的改變滿足了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教研方式的改變使每位教師充分認識自我價值,主動參與研究學習并體現自主發展,同時新的方式也充分顯示了教師各自專業發展的差異及不同的主體需求。教學研究工作的最終成效落實在幼兒的發展上,在教師開展關注兒童需要的幼兒園活動樣式創新的研究實踐中,將自身對體現時代特征的人文關懷的感受,遷移到研究對幼兒的活動需要的滿足方式上,滿足兒童多種發展需要的教育活動延伸到幼兒家庭,使家長融入到活動的開發、設計、組織過程中,和教師真正成為共同的教育者。
“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使幼兒園的廣大教職工為了共同理想和目標而凝聚在一起,幼兒園各項工作所取得的良好佳績,很好地印證了這一切。真情實感的投入必然得到最佳的回報,以情為橋梁、“以人為本”的管理工作必然結出豐碩的果實。
【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相關文章:
• 做一位新型幼兒園教師
• 幼兒園教師職業準入信息技術標準研究
• 師范院校函授教育中學前教育論文
• 幼兒園大門與大廳的設計
• 加拿大幼兒園“深”體驗
•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中師生互動
•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 環境對幼兒教育作用
•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
• 幼兒教師知識管理對策分析
• 原來上的不是幼兒園
•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培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