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游戲對幼兒進行教育,有利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在幼兒游戲設計中必須考慮到整體效果,變化與統一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本規律。具體設計時,除了要注意色彩、空間造型要素外,還要從整體的效果出發,做到和諧與協調。
關鍵詞:幼兒 游戲 設計
一、要符合幼兒的生理特點進行設計
1.根據年齡特征
幼兒園各年齡班的孩子,其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不相同的。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盡量再現他們熟悉的、經歷過的事,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玩起來感到充實、投入。如小班可設計些“娃娃家”“公共汽車”等游戲,中、大班的游戲可多些,內容豐富些。并隨時代發展不斷更新、擴展。如“超市”“花店”等。游戲物品的設計應隨幼兒年齡的增長,由逼真物向替代物過渡。
2.根據體格特征
現在幼兒的身高較以往普遍增加,游戲區域設計時比例、尺寸要有所改變。如“娃娃家”游戲區域中,桌椅大小、輕重應考慮到身高與力氣,尺寸依據幼兒實際身高配置。隔欄高度以不阻礙教師視線為原則。矮柜的高度不超過幼兒的身高,這樣孩子玩起來才舒適、自如。
3.根據運動特征
幼兒天生好動愛玩,因此區域內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以便幼兒走動。隔區域之間也要有暢通的通道,以方便幼兒從一個游戲區到另一個游戲角。設計時要考慮安全因素,游戲場地盡可能軟化,可鋪上地毯、塑膠拼板等。游戲材料盡量以塑料、木質為主。隔欄、矮柜、桌椅的轉角設計成圓弧形避免尖銳棱角。
二、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進行設計
1.符合求知的需求進行增加活動
幼兒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設計時應滿足幼兒這一特點,盡可能在細節增加活動,如設置一個電話亭、小郵筒、小報亭、售票處、修車行、鹵菜店等,這些活動點占地不大,卻往往能推進游戲的進程,啟發幼兒的想象力。
2.符合娛樂的需求進行增添事物
幼兒喜歡新奇、有趣、富于變化的事物。游戲區域內要經常增添、更換材料、變化、調整空間,增加游戲興趣。物品設計要考慮到多功能性。如設計一些幾何圖形的輕巧小柜,在下面安上輪子。這樣既便于挪移,又可通過不同的組合營造出不同的游戲物景。
3.符合獨立的需求進行隔欄設計
幼兒在游戲中需要獨立,隔欄設計具有重大的作用。半封閉式的隔欄易于教師觀察區域內的情況,又劃出清楚的范圍,既不能影響相鄰游戲區幼兒的活動,又不讓幼兒隱蔽及獨立的感覺。
三、要符合幼兒的審美需求來進行設計
1.色彩上要鮮艷明亮
游戲的色彩要鮮艷明亮,而且搭配時對比效果要明快和諧,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同時也要注意不同游戲區域色調的區別,比如“圖書館”以藍色為主,給人一種安靜的感覺:“娃娃家”里的色彩以粉色為主,讓幼兒感受到家的溫馨,而“醫院”游戲區域以白色為主。
2.造型上要富有童趣
幼兒喜歡活動可愛、富有童趣的東西。因此,造型設計應簡單概括,帶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如火車型城堡的柜子、蘑菇式的桌子、草莓式的凳子都會使幼兒產生豐富的遐想。
3.空間上要有一定的層次感
例如“快餐店”游戲區域,可設計成頂上懸掛一塊醒目而有特色的標志,下面兩個隔欄上歪歪斜斜的貼著各種食品,里面側放著一張桌子,作為收款臺,再里面放些小貨架。整個布局清楚、有序、視覺效果很好。這樣從整體的統一效果出發,做到和諧與協調。
四、游戲在幼兒時期的重要意義
1.游戲有益于增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幼年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游戲中,有大量的運動性游戲,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增強體質,使他們的動作變得協調、身體變得結實。
2.游戲能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
幼兒的游戲,能促進幼兒在面對壓力時情感的健康發展,幫助幼兒解決沖突,減少情感創傷。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相互學習,通過與同伴之間的互動,逐漸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謙讓等良好道德品質。
3.游戲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因素,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很多知識,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思維發展。幼兒通過游戲探索環境,接觸事物獲得知識,自由地進行各種模仿、操作與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過程中體會空間和高低,在玩水的過程中感覺干與濕,玩積木的過程中體會并認識大小、形狀、顏色等,在玩推小汽車的過程中觀察到汽車的速度和力度的關系等。因此,游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動力,是兒童獲取社會經驗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五、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1.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
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常常利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來達到使幼兒主動學、喜歡學的目的。游戲環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是通過建立立體設計增強系統性,以保證游戲環境平衡狀態。
2.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導演幼兒的游戲,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將外部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空間與時間,允許幼兒嘗試錯誤;要善于發現孩子思維的火花,保護幼兒可貴的創造精神,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識 “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并融于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我國早期教育專家馮德全先生說,對幼兒來說“任何學習內容都可以游戲化,因為兒童本來就處在心理發展的‘游戲世界’之中”。 ?S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要將幼兒園教學活動完全游戲化,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淺談幼兒園游戲設計】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的“好心”
• 如何將幼兒園數學教育融入生活
• 發展幼兒核心素養的途徑初探
• 幼兒園數學教育變革的分析
• 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及實施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環境教育
• 呼喚幼兒園教師的課程理論覺醒
• 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 植物園林幼兒園論文
• 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
• 幼兒園規則教育的價值探尋
• 幼兒園數學教育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