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搞好幼兒園環境創設,就必須充分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并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充分認識環境材料可能蘊涵的教育價值,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使幼兒園環境創設在幼兒教育活動中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換而言之,幼兒是在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發展的,幼兒園的室內環境創設,是幼兒教育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環境。幼兒教師應全面思考,在創設幼兒園環境的同時注重與幼兒合作,注重幼兒各方面的均衡發展,為幼兒提供最有力的物質保障與精神支持。
關鍵詞:環境創設;物質環境;教育價值;隱性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7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5-0142-02
幼兒園環境對幼兒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優美整潔,充滿童趣的環境能讓幼兒感到愉悅、自信。幼兒園環境,作為一種隱性的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瑞吉歐學校的工作者對環境的詮釋和實踐更讓我們嘆服,他們認為:“環境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應具有教育內涵,學校沒有一處無用的環境。”當然,我們不可能復制瑞吉歐學校,但我們可以接受和嘗試他們“墻壁會說話、環境是第三位老師、環境是最佳的記錄方式”等教育取向,并根據本土情況創設一個屬于我們的校園,園本化特點的環境才會不斷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感悟。
一、目前幼兒園環境設計存在的誤區
(一)把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等同于幼兒作品展示
有的老師認為,既然環境創設要求孩子參與性強,那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孩子的畫,孩子的手工作品貼到墻上。這樣省時省力,孩子也一定喜歡。但是這樣的“作品展示”類環境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實際意義很少。它實際上造成了幼兒園環境資源的浪費。
(二)過于追求精美,手段單調,孩子無法參與進來
這是目前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即老師從教育目的出發,單方面創設環境,在環境創設中沒有幼兒的參與,老師則加班加點,而做出來的墻飾吸引不了孩子,既剝奪了孩子的參與性,同時又浪費了老師的時間。真正成功的環境應該是師幼互動的環境。
(三)將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要理解為物質環境的創設
這種做法忽視或分割了精神與物質環境創設的關系。物質環境的創設固然重要,并且由于它具備其直觀性、生動性、形象性的特點,因此對教師來講,很容易誤解為物質環境很容易被接受和掌握;符合幼兒需要的物質環境應該是豐富多彩,能激發孩子愉悅的情感的環境。如果幼兒園及活動室里四壁空空,缺乏幼兒活動材料,孩子無所事事,感覺冰冷生硬,無安全感,就會產生厭園的情感,并導致幼兒的被動活動(無環境、材料,更多的時候由教師按自己的意愿組織)。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即環境、材料豐富,但教師不能營造對幼兒具有激勵作用的良好的人際環境和精神氛圍,孩子同樣沒有歸屬感,產生厭園情緒。
二、理性創設
(一)環境是幼兒園隱形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幼兒園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為培養幼兒提供教育契機。教室布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化環境與幼兒美術活動相結合的一種設計活動,對于自己參與布置的“杰作”,幼兒會倍加愛護與珍惜。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知識與技能之間,教師與幼兒是合作者,他們之間是交流的合作,每個設計都是師生共同參與的結果。真正讓“環境布置兒童化”這一教育原則落到實處,并且鼓勵幼兒發揮了自己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美化了自己的生活、學習環境。例如:用球形玩具串起的鏈子,用樂百氏瓶、玻璃瓶制作的瓶娃娃,用各種珠子、扣子串起的項鏈,用多種廢舊材料裝飾的鏡框等,在參與布置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體驗到參與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這些出自幼兒靈巧雙手的作品,都體現著幼兒的勞動。幼兒在閑暇時既能欣賞、交流,又共同進步。
(二)設置良好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
首先,環境具有教育的功能。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會讓兒童潛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同時在幼兒參與布置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獲得認知的發展,激發了其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其次,環境能把引起幼兒相互經驗的各種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構筑新知識。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角色游戲或建構游戲,或開展屬于自己的美工區、繪畫區、表演區、不僅起到了美化幼兒園環境的作用,同時也讓幼兒在交流互動中學習知識提升想象力與建構能力,并增加了濃厚的學習的熱情。再次,環境還具有彈性。幼兒園中的環境設置與材料選擇大多數來源于生活,并根據幼兒的需要不斷變化,幼兒可以在此過程中更好的認知生活,與環境“對話”。
(三)創設豐富多彩的環境,滿足幼兒需要
教育實踐表明:年齡越小的兒童,越是喜歡具有自然色彩的環境,比如森林、花園、草地、動物園等。因此環境創設中特別注意挖掘空間的潛力,充分利用空間的角落,設立玩沙玩水池、飼養角、植物角,充分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沙、石、水、動植物等自然材料進行活動,以滿足幼兒需要。夏天,幼兒赤腳在地墊上活動,使皮膚有更多機會接觸地面,幼兒會顯得異常興奮;幼兒用量杯量水、量沙,在玩耍過程中,發現物體沉浮和守恒關系,從而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現象和數概念。可見,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利用自然材料進行活動,他們的學習態度往往十分認真,洋溢出滿意的笑容,其學習效果也往往能進入最佳狀態。
三、啟發、鼓勵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
要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標來設置環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實現還必須有教師的啟發、鼓勵和引導,為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將收集材料和創設環境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
在發動幼兒集體討論決定了區角布置或墻飾的內容后,我們應和幼兒一起準備材料并進行設計制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他們能做得到的讓他們自己去做,他們能想得到的讓他們自己去想,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等途徑獲取信息和材料,發展他們獲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二)要給幼兒自主選擇和使用材料的權利
實踐證明:幼兒是否有自主選擇和使用材料的權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參與區角設置和墻飾制作的積極性,影響著幼兒與環境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我們應盡可能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自己決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兒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便于幼兒不斷地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
(三)給幼兒出錯的權利,找出錯誤背后的真正原因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會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在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學習探究活動中,幼兒的做法和得出的結論并非都是正確的,難免會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地方。這時我們不應簡單化地批評指責幼兒,而應設法搞清楚幼兒的真實意圖和認識水平,避免誤解或傷害幼兒。如某班一幼兒用開水給植物角里的花澆水時,教師不是簡單地批評指責他,而是設法了解他“破壞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通過詢問了解到幼兒不是想搞“破壞”,而是出于想讓花和小朋友一樣“講衛生喝開水”的善良動機。教師這樣做不僅保護了幼兒善良的愿望,而且也了解到幼兒的現有經驗和知識水平,為進一步的指導提供了依據。
(四)培養幼兒尊重客觀事實,依據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長期以來,有些教師很少注重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不給幼兒嘗試的機會,習慣于由自己來判斷幼兒的對錯,使幼兒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師的頭腦中,他們關注的是教師的態度,而不是客觀事實本身,這就造成了幼兒對教師的一種依賴和迎合心理。要改變這種現象,我們就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從“教師講,幼兒聽”轉變為“讓幼兒主動探究,自己找答案”,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參與教育活動,逐步培養幼兒形成尊重客觀事實,依據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五)支持、啟發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
無論是師生共同準備和創設的環境材料,還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內容提供的環境材料,我們都應積極支持和鼓勵幼兒進行探究和操作活動。在指導幼兒進行探究操作活動時,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檢查者”的角色,把精力從“檢查玩具是否掉了,東西是否亂了,幼兒是否發生矛盾了”等問題轉移到幼兒的探究和操作活動上來,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正確判斷他們的發展水平,引導幼兒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如我們可引導幼兒討論問題“汽車在什么樣的路面上跑得更快?”并鼓勵幼兒說出各自的答案。為了讓幼兒驗證自己的猜想,我們可以發動幼兒找來各種高低、形狀不同的積木、紙板、易拉罐等,啟發幼兒運用這些材料搭出不同角度的斜坡,并提供橡膠、木板、玻璃等不同質地的斜坡面。我們可讓幼兒在搭好的斜坡上進行賽車,并啟發幼兒注意觀察汽車速度和路面的傾斜度以及光滑程度有什么關系。通過多次操作,幼兒可發現汽車滑下斜坡的速度不僅與路面的傾斜度有關,還與路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初步體驗到速度與傾斜度、速度與摩擦力之間的關系。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搞好幼兒園環境創設,就必須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充分認識環境材料可能蘊含的教育價值,并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1]單中慧.外國幼兒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5).
[2]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朱家雄.幼兒園課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孫汀蘭.幼兒園整體優化課程設計教學法[M].南海:南海出版公司,1997,(12).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經驗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正能量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新思路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策略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多元互動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與課程融合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