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探索快樂的原因 Parent:寶貝今天在幼兒園最快樂的事兒是什么? Child:我吃了好多好多的糖糖呢!
Parent:為什么有糖果吃你就會開心呢?
Child:因為這是洋洋給我的,本來我是沒有的。
Parent:為什么呢?
Child:洋洋幫老師派作業本,老師獎給他一包糖果,分給我吃了。
Parent:也就是如果洋洋不幫老師忙就不會受到獎勵,對吧?
Child:是呀。
Parent:如果洋洋不分糖糖給你吃,你就得不到這份快樂了,對吧?
Child:好像是的。
Parent:所以,“幫助”和“分享”能帶給人快樂是嗎?
分析:
孩子天生就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然而如何引導這雙眼睛發現美便是家長們的責任了。與其過分關注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學習,倒不如關心他的情感。早教的意義并非要讓孩子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不妨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品格發展上頭,不要給予他過多在學習上的壓力,讓孩子收獲一個純真美好的童年。
Part II 了解寶寶的社交圈
Parent:今天在幼兒園交到新的朋友嗎?
Child:有啊。
Parent:寶貝好厲害!那么快就認識了新朋友,來,告訴媽媽,他們叫什么名字。
分析:
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小朋友們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型社交圈子。孩子們之間相處的故事往往是孩子記憶最深的,父母這樣的提問可以打開孩子的話匣子,也能起到鼓勵孩子多認識新的朋友的暗示。
Parent:今天在幼兒園有被欺負嗎?
ChOd:有啊,小明搶了我的玩具還把我推倒呢?
Parent:他有跟你說“對不起”嗎?
Child:有。
Parent:也許他只是不小心的把你推倒了,但他懂得說“對不起”表明他很有禮貌,你應該大方地原諒他。
Child:但是他搶了我的玩具。
Parent:他事先有和你說他想玩這個玩具嗎?
Child:有。
Parent:那如果剛開始你愿意大方一點和他一起玩,那么玩具就不會被搶了,是不是?
分析:
正常情況下,家長不應該隨便問這個問題。“欺負”這個詞容易讓孩子之間形成對立面,也許這種“欺負”更多的時候只是孩子間的玩耍而己。但有些家長很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情急之下就問了這個問題,這時候干萬不要只站在孩子這邊來數落對方,這只會讓孩子學會錙銖必報的陋習,而應該引導他大方地原諒別人。當然了,還是盡量回避這個問題,倘若孩子真的受委屈了,他自己或者幼兒園的老師也會主動告訴你的。
【幼兒園回來的路上……】相關文章:
• 回歸生活的幼兒園課程
• 堅持送女兒去幼兒園,做錯了嗎
• 遼寧省農村幼兒園課程改革芻議
• 淺析幼兒園“鼓趣”親子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數學生活化教育方法之綜述
• 幼兒園自然材料的有效利用
• 現在創業吸金幼兒園
• 幼兒園教學的新活力
• 試論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的兒歌教學
• 淺議幼兒園語言教學
• 小議“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理念
•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點滴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