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多元化智能教育中,教師要樂于對幼兒抱以積極、熱切的期待望,采用多元化的標準,善于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幼兒,尋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幼兒的潛能。多元智能理論,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尊重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的價值。在
音樂教學中,教師也一樣要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注重評價對幼兒
音樂活動中幼兒個體發展的構建作用。我的做法是把相關引進課堂,形成一種多元化的教學主題,以輔助教學,優化教學,延伸教學。下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是怎樣實施音樂領域教育實驗課的。
一、表演進課堂
幼兒天生愛表演,也善于表演。當幼兒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時,我總試著讓幼兒在自由放松的氣氛中,用身段、手勢、表情、眼神自我表演,邊唱邊舞。幼兒自由發揮,教師擇優鼓勵。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時,讓幼兒擔當相應的角色,可以是童話角色,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角色。這種即興表演不但能使幼兒更快、更獨立地記住歌詞,而且對音樂的情緒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因此,只要有助于幼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只要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引入課堂。
二、創編進課堂
“鼓勵音樂創造”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理念,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幼兒的形象思維,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中,我注重教學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幼兒根據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剛學到的知識進行大膽遷移。讓幼兒進行自編歌詞,自編動作表演等,這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他們個個興趣盎然,連平時怕羞、膽小的幼兒也變得積極了。如《粉刷匠》這一活動,教師讓幼兒創編歌詞,有的幼兒創編的不符合歌曲節奏,那么這個時候就有幼兒給他提出了這一點,不但使他注意到了,同時也讓其它幼兒注意到了這一點。盡管活動在幼兒的喜悅中劃上了句號,但幼兒的創作欲望還會在活動結束后得到延伸,我也在組織和參與中分享幼兒的成功和快樂。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了發展。
三、圖畫進課堂
音樂和繪畫是相輔相成的,正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當我作曲時,心里總是描繪著一幅圖畫,順著那個輪廓前行。”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有許多難以用文字表達清楚的意思,可以用圖畫表達;許多讓幼兒難以想象的事物,可以靠圖畫再現。如此教學,既拓寬了幼兒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幼兒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四、簡筆畫進課堂
教師用生動的、形象的簡筆畫能將幼兒的思想感情帶入歌曲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引起幼兒內心世界的強烈共鳴。我也經常鼓勵幼兒用簡筆畫把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形象描繪出來。幼兒非常喜歡這個活動,積極地展開想象,把美妙的音樂變成了流動的線條和絢麗的色彩。我鼓勵他們說:”你們要大膽些,哪怕只是一條曲線,一種顏色,都可以表示我們喜歡的音樂”,孩子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用綠色表現了廣闊田野的勃勃生機,用紅色表現熱烈歡快的喜慶場面……藝術是相通的,一幅幅五彩繽紛、顯得有些稚氣又不失大膽創造力的畫從他們手中隨著歌聲與音樂流淌出來,音樂與色彩相映成趣,圖畫與音樂融為一體。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了美、表達了美、創造了美。
五、器樂進課堂
美國著名的音樂學家詹姆士·墨塞爾講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的體驗音樂的橋梁,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領域。”在教學中,我根據實際和幼兒興趣愛好,由簡單到復雜。此外,我還鼓勵幼兒自制”樂器”,比如,一個空易拉罐,幾只碗碟或者幾塊竹片都能用來演奏打擊樂。當然器樂進課堂應該注意不可脫離教材,不可在課堂上自由練習,不可重輕實踐,不可用同一種要求對待所有幼兒。
同時,音樂也可以容入其他學科的課堂,還可以采取到室外上音樂活動,在班級不定期召開小小音樂會,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等多種形式,創新和搞活課堂,多元化的課堂可以讓我們找到音樂教學的新視角。
【幼兒園音樂教育方式之我見】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四步法
• 淺談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有效性
• 幼兒園保育工作應從何做起
• 嘎瑪鄉的新幼兒園
• 連鎖幼兒園內部控制問題
• 幼兒教師美術素養培養途徑
• 幼兒園教學活動多媒體應用優勢和弊端
• 幼兒園多種媒體組合的教學
• 探求幼兒教育中的民謠繼承舉措
• 淺談幼兒園童話劇表演的指導策略
•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舉隅
• 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