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師如能上好一節科學課,那么這個教師一定是個科技素養較高的教師。為什么這么說呢?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科學活動課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課程。當過幼兒教師的都知道,上好一節科學課,是很難的,要比其他學科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教師自身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比較缺乏,另一方面,在教學中不知道選擇怎樣的方式方法來幫助幼兒認知自然界。
對幼兒來說,科學課是一個認知的活動,也是發展幼兒觀察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同時在觀察活動中間,只要是科學活動,都存在用語言來表述、概括的過程。科學活動對于語言來說,提供了語言表達和可供觀察描述的對象,從觀察表述出來,必須給孩子觀察的時間,而我們很多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間,往往會缺少讓孩子觀察的時間。
記得聽過一節科學課《認識石榴》,執教教師準備了一個新鮮的石榴。在上這節課前,教師讓幼兒仔細地觀察了石榴的外形特征,大概有七八分鐘的時間,第一部分自由觀察的時間差不多兩三分鐘,一共加起來應該有10分鐘的觀察時間。應該說,教師還是充分地給予了幼兒一定的觀察的時間,有了這個觀察的時間,他就可以幫幼兒去發展觀察的能力和技能。那么怎樣去幫助幼兒完成呢?這就要通過有效的提問來解決。教師可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提問幼兒,在幼兒充分感覺的基礎上讓他們進行小結。課中小結對幼兒來講是一個對事物完整認識的描述。我們都知道認識一樣東西,如果不進行仔細地觀察,那么這個經驗就會比較零碎,是表面的、貧乏的,教師要做的就是把貧乏的東西變成豐富的,并對零碎的東西進行整理,讓它比較完整。教師及時地小結,能讓幼兒對石榴這個物體的認識更加全面,這就是從一個點上升到全面的認識,也為幼兒的經驗的遷移作了鋪墊。在遷移的過程中,為了發展幼兒的精細的觀察能力,教師可讓幼兒把石榴剝開來看,有殼、有肉、有核,再進行比較,就是比較精細的觀察了。對幼兒來說,太科學的東西他們未必能理解,教師可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多種方式來感知這個物體,比如讓他們畫一畫、做做記錄等,并給予適當的提示。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專注能力都很好,幾乎所有幼兒都在操作,這就培養了幼兒專注觀察操作能力,這就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另外,科學活動上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交流的目的是讓幼兒展示他們的觀察結果或是操作結果,這時教師應讓幼兒從觀察的對象中脫離出來,來到自己身邊充分地進行交流。有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會發現,如果不讓幼兒從觀察的對象中脫離出來的話,有的幼兒還會在那邊觀察,做著自己的事,根本不理會老師在干什么,講什么。實踐證明,這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最后,教師組織幼兒在一起交流,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滿足感。整個活動下來,教師的各個環節都把握得非常好,可以說這是一節非常成功的科學課。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積累、總結,才能使我們在科學教學活動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昆山市曹安幼兒園)
【幼兒園如何上好科學課】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整合式科學教育活動類型
• 小議幼兒園科學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現狀探析
• 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研究
• 淺談如何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工作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玩聲音
•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有效策略
• 幼兒園科學游戲教師適時指導策略
•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初探
• 淺談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設計
• 關于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一點思考
• 談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的創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