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兒園的養成教育目標無處不在,各類良好習慣的培養都能作為養成教育的內容。眾所周知,一個人的習慣包括生活習慣、遵守公德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衛生習慣等,它們缺一不可。
關鍵詞 養成教育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幼兒如同一張沒有涂鴉的白紙,怎樣使這張紙變得色彩斑斕,生機勃勃,那就需要學校的教育,家庭的熏陶,環境的影響,社會的錘煉等方方面面的協作教育。因此筆者認為我們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1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滲透養成教育
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影響人的文明素質水平,中華民族幾千來已經形成了許多公認的生活習慣禮儀要求。幼兒一日生活皆教育,無論是集體游戲、個人游戲、組織教學活動、盥洗、就餐、入廁還是休息,都是教育的內容。
2示范導行
在幼兒園里,老師接觸幼兒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幼兒的影響最大,在孩子面前老師就是一面鏡子。“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重于言傳”,這是好多老師都懂的至理名言。因此,孩子要養成良好品德與習慣,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師德,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還要有培養孩子能力的好方法。
(1)養成教育要做到以人為本。幼兒園的養成教育目標無處不在,各類良好習慣的培養都能作為養成教育的內容。眾所周知,一個人的習慣包括生活習慣、遵守公德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衛生習慣等,它們缺一不可。我們要在培養的過程中發揮兒童的主體性,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初步獨立生活的能力。受幼兒認知水平、尤其是思維能力的局限,幼兒園養成教育的方法應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的特征。
(2)幼兒園養成教育要注意恰當的認知的培養。幼兒園組織的各種活動,特別是游戲活動,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形式。實際上,許多游戲活動都是模擬社會環境、社會角色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失時機地指導幼兒的行為,教他們如何輪流、合作、分享,如何解決同伴之間的糾紛,如何幫助別人。幼兒的道德認識必然得到升華,在不知不覺中也就正確掌握了社會的概念。“玩具應當大家一起玩。”“小朋友應該團結合作。”這些指令和口號的要求,也就成了他們的觀念習慣。
(3)以榜樣的行為激勵幼兒,適時引導。幼兒道德認識水平不高,辨別是非能力較差,給他們提供一個優秀的范例讓他們照著去模仿,容易收到好的成效,有時甚至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老師要按照這些要求做。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他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
(4)家庭的熏陶作用很重要。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離不開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動,在對幼兒實施養成教育時不能忽視家長的作用,幼兒的模仿性強,辨別能力差,家長一些不良的,錯誤的言行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的消極影響。有關資料表明: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和諧的家庭氣氛、嚴而適當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樣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要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真正懂得“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含義。舉止言談要給孩子起一個好的榜樣作用。比如在帶領孩子外出旅游,對公物的愛護、對游人的禮貌、對公則的遵守等,家長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引導孩子在對周圍的事物接觸中,比較丑美和善惡。買東西先叫叔叔或阿姨;路上遇見熟人,主動問聲好;會禮貌作客,進屋先輕輕敲門;不亂翻別人的東西;大人說話不插嘴,別人送東西要得到父母同意才能接受;別人問話時要回答;對人說話態度和氣等。
為達到對幼兒養成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可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進行友好交往,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家長提出必要的要求:我們曾經設計了運用“好習慣養成活動”家庭評價表,指導家長鼓勵孩子養成進餐的好習慣;在家園聯系園地中提出幼兒飲食習慣的目標要求及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要求,在家庭中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的飲食習慣得以鞏固。除此之外,我們還能介紹給家長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經驗,推薦一些教育方面的書籍,這樣不僅溝通信息,還增進了情感的交流,贏得了家長的信任、鼓勵和支持。
3養成教育從“細節”抓起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他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會了無蹤影;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會不期而至。這也就是細節的魅力。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細節”會從很多方面體現出來,這些細節都是幼兒從一上幼兒園開始每天都要培養的常規,我們幼兒教師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做好。
4營造氛圍鞏固養成教育
任何規范和要求都僅僅是促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外因,激發、培養幼兒進行自我教育、集體教育才是根本。幼兒園的孩子最崇拜老師,期望當小老師,小干部,因此,老師要給孩子創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機會。建立值日班長、值日組長制,筆者所在班的小組長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天或每周由幼兒自己評選出各方面都表現很好的幼兒來擔任,擔任小組長的幼兒可以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玩具、發餐具,這樣讓每位小朋友輪流嘗試角色體驗,既培養了責任心,又鍛煉了幼兒的能力。
幼兒園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純潔天真,可塑性強,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只要教師加以合理、正確的引導和訓練,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確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教師必須抓住時機,循循善誘,使孩子們真正做到“好習慣,早養成,益終身。”
參考文獻
[1] 胡榮華,幼兒養成教育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
[2] 胡穎,吳越.幼兒價值觀的負面影響[J].幼兒研究,2008(2).
【養成教育從幼兒園抓起】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大班小記者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快速閱讀的創造性運用
• 論幼兒園開展繪畫教學的策略
• 如何提升幼兒園的課程領導力
• 淺議幼兒園民間游戲
• 淄博高新區實驗幼兒園:信息化促幼兒園發展
• 反思型幼兒教師發展實踐
• 新時期幼兒園優化管理模式探討
• 幼兒園特色觀摩活動的實踐初探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組織策略
• 學前教育音樂課程設置研究
• 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