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的邏輯思維處在萌芽及初步發展時期,也是數學概念初步形成的時期。幼兒由于年齡小,缺乏感性知識,因此抽象的概括能力比較弱。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為了遵循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我們教師應運用多種數學教學方法讓幼兒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教學 方法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是在老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幼兒主動的學習活動。那么,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教學時有哪些方法能使幼兒既獲得新的數學知識,又能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同時幼兒的智力又能很好地得到發展呢?
一、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運用演示法,讓幼兒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
演示法是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最直觀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直接演示實物或教具,進行示范性操作演示,把數或形等數學知識以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幼兒通過直觀的手法而獲得抽象的數學知識。演示法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演示法適合各年齡段的幼兒。平時我們在使用演示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說明,同時還可以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起幼兒的思考、探索,從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判斷能力等等。
例如:在數學教學活動“有趣的二等分”中,我們引導幼兒理解二等分的含義時,拿一張正方形的紙進行演示,先把紙對邊折,等分成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我們可以邊等分邊引導幼兒觀察我們是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個相等的長方形。另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比較分成的兩個長方形是不是完全相等。然后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向幼兒演示長方形、圓形以及其他線圖形等分的過程,最后使幼兒在直接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及思考,知道二等分的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相等的兩個部分,就是二等分。
演示法能通過教師的一些生動的語言和一些直觀教具的演示,講清楚一些數學的概念及含義,引導幼兒分析、概括,對于幼兒在學習一些不能很好地理解的難點內容時,教師的適當講解演示可以幫助幼兒克服眼前的一些困難,從而使幼兒獲得一些比較科學的、系統的數學知識。所以演示法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是可行的。我們可以通過演示法讓幼兒學習到一些初淺的數學知識。另外,我們在使用演示法時,要突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讓幼兒觀察什么,比較什么,以及思考什么,都要提得很明確才行。在演示時,使用的教具要大一些,是每個幼兒都要看清楚每一個動作,充分的發揮演示的作用,從而使幼兒學到抽象的數學知識。
二、在數學活動中運用引導發現法,讓幼兒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
引導發現法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把數學初步知識直接講給幼兒,而是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去發現和探索初步數學知識。引導發現法既能充分地激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及欲望,又能引導幼兒通過積極地去思考和探索一些新的數學知識。
數學活動“5以內的加法”中,我們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操作后知道兩個數字交換位置,答案是一樣的。如2+3=5,3+2=5。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幼兒自己發現算式題的規律,凡是兩個數字交換位置,答案是一樣的。同樣我們可以運用引導發現法讓幼兒學習一些數的組成及其他加減法的學習。
在剛才數學活動“有趣的二等分”中,我們可以先引導幼兒通過邊對邊對折,讓幼兒學習正方形的二等分,再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知道一些圖形可以邊對邊對折就可以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叫做二等分。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幼兒發現規律,知道其他圖形二等分的分法。
就這樣,我們可以不通過示范講解向幼兒傳授數學的初步知識及概念,而是運用引導發現法去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一些數學知識及已有的經驗去發現和認識一些新的數學知識。我們在運用引導法時可以創設發現的情景,或向幼兒提供一定的材料,使幼兒在直接操作感知的基礎上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
三、在數學活動中運用操作法,讓幼兒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
操作法是供給幼兒足夠合適的食物材料、教具,創設一定的環境,讓幼兒在自己的擺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進行學習,獲得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的一種方法。
操作法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因為研究表明,幼兒數學概念的獲得是從外部形式的活動,是幼兒對一些物體的動手操作開始的。
例如:在數學活動“認識大和小”,我們可以提供一些大小不同的球類,讓幼兒動手操作給大小球排排隊。這樣,幼兒可以在動手操作中運用對比的方法認識大小球。
以上的例子足以證明操作法在數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因為數學本身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只有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才能借助一些實物去學習一些初淺的數學知識,因此,操作法在數學活動中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數學教學方法。
四、在數學活動中運用游戲法,讓幼兒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
游戲法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幼兒最感興趣的游戲中,讓幼兒自由在無拘無束的各種游戲中學習數學的一種方法。幼兒的生活與學習都離不開游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是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一種活動。而且《新綱要》提出: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可見我們的游戲法是多么重要。而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游戲化,讓幼兒擺脫那種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從而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初步的數學知識。
就這樣,我們在平時數學教學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也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總之,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實數學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如討論法、比較法、尋找法等等。教師在開展活動時,既要遵循幼兒的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又要考慮到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淺談幼兒園數學計算》】相關文章:
• 幼兒園藝術教育初探
• 淺談如何轉變幼兒園傳統教育方式,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
• 鄉村幼兒園互動式教學的思考
• 上幼兒園,早些?晚些?
• 農村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研究
• 幼兒教育模式創新研究
• 美國幼兒園的創意日
• 農村幼兒園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初探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凸顯魅力
• 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
• 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 幼兒園教育環境的創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