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親子活動是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的良好溝通的重要手段,隨著現代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父母大都忙于工作和學習,親子活動少之又少,親子間的接觸不如以前頻繁,家長與幼兒共同游戲的時間和機會也減少了,而且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也少了。而親子游戲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策劃了兩個親子活動“搭高樓”和“挖地瓜和種菜苗”,旨在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游戲;親子活動
親子活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合作的以游戲為主的活動。親子游戲可以整合語言和藝術內容,它是在游戲的趣味性、教育性和簡易操作性的基礎上實施的。活動過程中家長應發揮支持和參與親子活動的積極性。本文策劃了兩項親子游戲讓幼兒加強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并且增強體質、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一:親子游戲“搭高樓”
1.設計思路
幼兒的身體成長還不完全,四肢的協調能力有待培養,而幼兒在學習思考搭積木的時候,就可以有效地發展四肢的協調性,但這個游戲并不僅僅是傳統的游戲方式,即家長陪同幼兒搭積木,還有幼兒與家長的肢體接觸,這更能讓幼兒體驗與父母合作玩耍的歡快情緒。
2.活動目標
(1)與家長培養游戲的默契度,保證安全的游戲基本動作和技能,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強身體素質。
(2)通過游戲促進家長與幼兒的感情,讓幼兒體驗親子感情,體驗快樂。
3.游戲難點
幼兒在有父母搭成的不穩定的“轎子”上拿好手中的積木,在保證搭建又高又穩固的“樓房”下,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4.游戲準備
各種形狀的積木、用于區別場地的起點線和終點線。
5.活動過程
(1)爸爸媽媽協同幼兒進行游戲前的熱身運動,三人成圓形站立小跑步三分鐘。
(2)老師向家長及幼兒講解該游戲的方法和規則。幼兒與爸爸媽媽共同探討搭“轎子”的最適宜方法,并且爸爸媽媽積極正確地引導幼兒介紹三人的方法,并選擇出一種方法。
(3)游戲開始時,爸爸和媽媽以手挽手交錯相握的方式搭成“轎子”,并且讓幼兒坐在“轎子”上,孩子懷中和手中放著在終點要蓋“樓房”的積木。
(4)老師發出口令后,家長要安全穩定快速地從起點開始抬“轎子”,抬到終點后放下幼兒,讓幼兒將所拿的積木放在“建筑工地”,家長再搭“轎子”三人返回原點運積木,都運走了之后,家長協同孩子將積木搭建成房子,比賽的結果:誰家的房子搭得高而且穩固就是獲勝者。
6.活動注意事項
家長在抬“轎子”時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7.活動評價
這項活動需要家長與幼兒的密切配合,讓幼兒能夠在愉快的環境下體驗合作的精神并增加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樂趣,同時培養了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二:親子活動“挖地瓜和種菜苗”
田野親子活動以家長帶領幼兒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形式。父母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大自然,教孩子辨認一些動植物,體會農作勞動的樂趣,深化親子感情。“挖地瓜和種菜苗”的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1.設計思路
幼兒對自己周圍的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尤其是對自己吃的食物特別感興趣,他們經常會問:蘋果是怎么來的?蔬菜是怎么長出來的?等問題。本文從幼兒對農作物的來源的興趣出發,策劃了一項田野間的親子活動,旨在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大自然萬物生長的魅力。
2.活動目標
讓幼兒在家長和菜農的幫助下學習如何使用必要的農具,體驗收獲和種植的歡樂情緒,增進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培養了幼兒的勞動能力并且增強了體質、體驗了勞動的樂趣,養成從小熱愛勞動的習慣。
3.活動過程
(1)在菜農的指導下認識各類農具以及農具的使用方法。首先,家長可以預先了解一些關于地瓜的知識,然后向幼兒講解地瓜的種植、生長和收獲。這樣可以讓幼兒對農作物從種子到最后開花結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2)家長和幼兒在菜農的帶領下,在田野里用農具挖地瓜,這樣就可以體驗獲得勞動成果的樂趣。
(3)家長和幼兒向菜農取得菜苗,由家長向幼兒具體講述種菜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以及種植過程。然后,爸爸媽媽與幼兒協同合作實施種菜苗過程,挖土、放菜苗、埋一部分土、澆上水再埋土,加上手掌稍加按壓,這樣就可以完成整個種植過程。在這個過程的每個環節,家長應該向幼兒講解這個環節實施的原因。由此,幼兒就可以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4.活動注意事項
整個過程要注意幼兒的人身安全。
5.活動評價
這項幼兒園親子活動不僅解答了幼兒對大自然農作物成長的疑問,而且讓他們近距離接觸了美麗的大自然。家長與幼兒的合作也讓他們之間的親子交流增多,情感加深。幼兒還獲得了一些農作物知識,體驗了農民伯伯的艱辛勞作,在感受了收獲和種植的快樂時也培養了孩子從小呵護幼小生命,保護花草樹木,不隨意踐踏草坪,不浪費糧食,珍惜每一粒食物的良好習慣。
總而言之,親子活動的生動活潑有效的教育形式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條件,在幼兒園親子活動期間,老師的引導和說明是必不可少的,同樣家長的參與意識、參與程度也影響著幼兒感受活動益處的效果,家長要明確自己的位置角色,即支持者、參與者、合作協助者,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家長對孩子的積極作用。幼兒園親子活動的設計要符合孩子的成長特點和個性成長,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引導父母和幼兒進行總結,以方便以后再做親子活動時有成熟的經驗,同時家長和幼兒對整個活動的作用認識得更加清晰。認真策劃與實施親子活動,重視整個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各個方面,讓幼兒深刻體會親子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會為幼兒的一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海東.幼兒教師應當如何設計和撰寫教育活動目標[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4).
[2]朱漫穎.淺論親子教育活動[J].新西部,2010(10).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第七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親子活動實施】相關文章:
• 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
• 幼兒教師教科管理困境與突破路徑
• 對幼兒園實施快樂教育的思考
• 幼兒園高收費離譜 等
• 幼兒園大班畢業典禮活動的思考
• 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分析
• 構建學習型組織與幼兒園教學工作管理
• 新建幼兒園如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
• 如何認識幼兒園的說課
• 幼兒園意外事故的預防及處理對策
• 學前教育專業的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設計
• 遼中縣某幼兒園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