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幼兒園環境的含義與功能,并對新時代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意義與任務進行了淺析。提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目標,并對其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幾點趨勢。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物質環境;精神環境;環境創設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ask of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creation in the new era are analyzed. The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creation goal, and its classification; summarize some trend of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creation.
Keywords: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physical environment; spiritu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 B82-05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園的環境品質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也如幼兒園的課程教育一般進入了科學設置的階段。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
幼兒、教師和環境,已構成現代幼兒教育的三個基本要素。但是傳統的教育觀念僅注重于教師和幼兒兩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忽略了環境這個基本要素的作用。為了優化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必須對幼兒園環境的含義以及環境設計的有關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一、幼兒園環境的含義與功能
在幼兒園環境既包括廣義的環境,也包括狹義的環境。所謂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它是 由幼兒園的全體工作人員、幼兒、各種物質器材、設備條件、人事環境以及各種信息要素,通過一定的文化習俗、教育觀念所組織,綜合的一種動態的、教育的空間范圍與事件。幼兒園是一個小生態系統,他與其他小系統之間密切地相互作用,并根植于更高層次的生態系統之中。從總體上看,幼兒園環境具有兩大功能,即保育和教育的功能。前者形成幼兒園內幼兒的生活環境,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后者形成幼兒園內的學習環境,以滿足全面發展教育的需要。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意義與任務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意義,在于利用環境進行教育,即充分利用環境中各種有價值的信息、要素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傳統的幼兒園教育,借助課堂教育的形式,來設置幼兒園教育大綱和計劃,這種教育不太重視多種環境的作用與影響,幼兒接受信息的來源主要是教師。這種以成人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幼兒學的環境創設。利用環境要素進行的教育,并不排斥對幼兒進行某些學科活動,也不排斥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從總體上說,應該完成四個方面的任務:創設良好環境、改善不利環境、利用現有環境、優化幼兒園環境。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僅要注意幼兒園局部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更要從幼 兒教育的整體目標出發,從幼兒身心發展的整體要求出發創設幼兒園的整體環境。使幼兒在與環境接觸中,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汲取知識,熏陶情感,培養能力,實施早期教育。
三、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目標
國外的學者布羅非·古德和內德勒在1975年曾為幼兒園環境設計提出了 11個目標: 1、能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 2、能經常保持與成人的聯系。 3、有積極的情緒扭轉,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展。 4、能滿足幼兒的需要。 5、教師對幼兒的行為有適當的反應。 6、對幼兒的限制減少到最低程度,以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 7、能幫助幼兒確認和預測事情的結果。 8、能為幼兒提供各種不同的且具有意義的文化經驗。 9、安排豐富的游戲材料和設備,促進幼兒動作技能的發展。 10、應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符合。 11、應由負責計劃和制訂教育目標的管理者規劃和設計環境。
四、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類型
從幼兒身心發展的要求來看,根據幼兒的生活、安全、活動和交往的要求,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當包括生存環境、安全環境、活動環境和交往環境。 從幼兒教育的特點來看,幼兒園環境設置應當包括評議環境、運動環境、勞動環境和游戲環境。上述環境的創設對于幼兒身心發展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對幼兒園環境創設重要性的認識的不斷提高, 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也正在不斷地被克服,并且正顯示出一定的發展趨勢。
(一)重視物質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物質環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指宏觀的物質環境, 具體包括外部的硬件條件, 如建筑設施、場地、器材、設備等。這類物質環境對幼兒的生理發育、身體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用。二是指微觀的物質環境,具體包括內部的軟件條件,如可供幼兒操作的教玩具、學具材料、圖書畫片、資料等。這類物質環境針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教育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用,因此,作為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應包括這兩個方面的內容。過去,人們只重視宏觀物質環境的創設, 而忽視微觀物質環境的創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幼兒園的物質環境的創設受到充分的重視,并且有了較大的改善。 幼兒園重視物質環境的創設, 還表現為努力創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物質環境。有的幼兒園已經設置了閉路電視系統,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電腦化管理系統等等。
(二)重視社會化環境的創設
在當今社會,幼兒一方面處于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之中, 另一方面又處在十分不利的社會環境之中:獨門獨戶的公寓式建筑,使他們減少了與外界接觸交往的機會;核心家庭的增多,又容易養成因自我中心的性格。幼兒園環境社會化的核心,主要是為幼兒提供有利于他們進行社會性交往的豐富環境, 讓幼兒有機會了解社會,熟悉社會,學習社會,適應社會;讓幼兒有機會獲得與周圍環境相 互使用的各種感受,從而加強幼兒世界與成人世界的溝通。 為幼兒提供社會性交往環境,主要是通過活動來實現的。對幼兒來說,交往與活動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通過活動才能實現交往。所以,幼兒園應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提 供生動形象的活動環境, 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社會自下而上所必需的知識、 技能與社會規范, 發展社會性交往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總之, 社會化環境的創設已經引起幼兒園的普遍重視,并成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三)重視參與性環境的創設
這里主要是指幼兒對環境的參與。 幼兒在其社會化過程中, 一方面要受到特定社會與文化環境的影響, 另一方面, 幼兒又總是以其自身的獨特方式對周圍的環境刺激作出種種反應, 表現出其主觀能動性。現今幼兒園已不再滿足于簡單地為幼兒提供環境, 而是注重為幼兒提供有利于他們參與的環境, 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這是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又一種新趨向。 例如設置 “種植場”“飼養園”“實驗室”“制作角”“小廚房”“小餐廳”“結構室”等。
(四)重視不平衡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考慮到對幼兒保護與照顧的基本要求,這是必需的,但過分地、片面地強調對幼兒的保護與照顧, 顯然也是失之偏頗的。缺乏 “矛盾環境”“問題環境” 的刺激與磨煉, 其結果不僅會抑制幼兒智能的發展, 推遲其自主行為的形成,甚至會造成幼兒的心理障礙。不平衡環境是相對平衡環境而言的,它是指幼兒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的現實差距、 不協調性與矛盾性。不平衡環境的創設,并不是單純地要為難孩子,而是指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地創設情景,提出某些“難題” ,讓他們在實踐中動手動腦,克服困難。其目的是讓幼兒鍛煉其與環境保持平衡的能力,從而形成對困難環境的適應能力。目前,有的 幼兒園已進行了一些的嘗試,為幼兒創設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如“負重行走”、 “赤腳游戲”等。
總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從物質層面及精神層面對于幼兒身心發展的深度關懷。其必定會隨著社會發展滲透于幼兒園設計及幼兒教育之中,成為對于幼兒人文關懷的一個重要視角。
參考文獻:
莫源秋.幼兒園環境創設及其發展趨勢 百度文庫
華愛華.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的發展 《學前教育改革啟示錄》
【淺析幼兒園環境創設】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環境創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