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綱要》提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因此,日;顒又形覀兞粜氖占m宜、安全、衛生、耐用、不易碎的廢舊材料,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創新意識,美化環境,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廢舊材料 幼兒園 一日活動 作用
陳鶴琴先生認為好的玩具和材料會引起幼兒的多種動作,環境中的一根木棒、一支竹片、一塊木板都成為玩具的材料。對于幼兒來說,沒有材料就沒有真正的學習,更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因此,材料的使用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有效整合資源,廢舊利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廢舊材料使區域活動精彩紛呈
廢舊材料和幼兒教育看似是兩個不相關的概念和范疇,但它們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首先,廢舊材料在區域活動中的投放與操作,激發和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是影響幼兒活動、激發幼兒興趣的關鍵。如果區域活動材料全用現成的可操作的學具玩具,其弊端就在于:一是成本高,浪費大;二是不宜保管,缺乏變通,幼兒玩過一段時間后,幼兒對此類玩具的目標、玩法已經很熟悉,就會失去興趣,不愿玩也不喜歡進入活動區。因此,尋找和投放低成本、易收集,活動功能靈活的材料是活動區必不可缺少一部分。
其次,廢舊材料在區域活動中的投放與操作,培養了幼兒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幼兒可在活動區中將收集的樹葉、蛋殼、各類盒子、毛線、紐扣、碎布、麥稈、植物種子、飲料瓶、干果殼等等,通過折、剪、畫、粘貼、搭建、涂色等等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或通過拼、疊、鑲嵌、搭建等設計新穎別致、獨具一格的藝術作品,而這些廢舊材料,都是從幼兒生活中來的,把這些材料投放到活動區里,真正體現了教育生活化,培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力、思維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開發了幼兒的創新潛能。同時,在玩的過程中,他們在一起互相商量、共同探討、合作搭建,養成了合作意識,自覺體驗到了合作的需要,體會到了合作的愉悅,更提高了合作技能,初步掌握了合作過程中的潛規則。
二.廢舊材料使戶外游戲活動趣味橫生
《綱要》指出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戶外游戲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教師既思考游戲情節的合理性、豐富性,也思考該年齡段幼兒的健康目標,還思考教具玩具制作的巧妙、耐用、美觀,更要挖掘材料的利用價值,發揮材料的不同功用。如:同一種材料有不同的玩法,玩法不同,教育價值也不同。將廢舊輪胎中間部分用繩子編成網狀,做成小型蹦蹦床,練習原地縱跳;或用廢舊輪胎做花園圍欄,并涂上油漆,幼兒可當“小橋”,練習平衡、增強膽識;還可讓幼兒點數輪胎、或按顏色分類、觀察輪胎的排列規律;將許多舊輪胎釘在墻上可做攀巖,練習幼兒攀爬能力;還可以在輪胎下面安裝滑輪,讓幼兒嘗試玩自制賽車的游戲等等。使幼兒在積極快樂的心情下游戲,健康成長。
三.廢舊材料使環境創設栩栩如生
環境是幼兒園的重要資源,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發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利用廢舊材料布置環境呢?多年來,我們不斷探索,推陳出新,充分利用墻面和空間,根據課程教學、主題活動、季節時令、傳統文化、家鄉特色等內容,整體規劃,分層布置,做到層層有主題,班班有特色,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又富有藝術的感染熏陶,同時,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在這種氛圍中受到啟發、教育,使環境正真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如:二樓樓道墻裙部分用各類廢舊紙盒、紙盤、吸管、柳條、泡沫塊等布置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特色,渲染節日氛圍。用廢紙卷炮竹、用廢光盤做龍燈、用乒乓球做湯圓、用泡沫塊做月餅、用碎布縫香包、用蛋托做掛件等等,這些環境的布置,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美德,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發展孩子的社會性行為。三樓樓道將生活中的各種日用收集整理、造型,做成藝術作品,讓孩子觀察、觸摸、感知,體驗材料的有用、有趣,更好的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意識。
總之,廢舊材料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不可缺失的東西,教師應多引導孩子觀察、收集、運用,最大限度發揮材料的潛在教育價值,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ㄗ髡邌挝唬焊拭C會寧縣幼兒園)
【幼兒園活動課芻議】相關文章:
• 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探索
• 關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優化模式探討
• 對幼兒園高收費坐視不管就是懈怠
• 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的探索
• 淺談幼兒園的師生關系
• 淺談幼兒園藝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 幼兒園活動區創設策略
• 淺議幼兒園公開課的診斷
• 結合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生物課外活動
• 淺談幼兒園的籃球教學
• 幼兒園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