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課程回歸幼兒的生活,是當前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十分倡導教育要回歸生活,要特別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環境創設與其生活相關的重要地位,幼兒年齡越小教育與生活的關系也就越密切,如何把“生活教育”理論運用到環境創設中,創設生活化的教育環境,讓生活化的教育環境說話?如何通過生活化教育環境的創設充實幼兒的生活,豐富幼兒的經驗?
一、明確幼兒是環境活動中的主體,我的地盤我做主
環境是為幼兒服務的,那么他們就應該是主角,就必須讓環境與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由他們自己選擇、參與操作,使其水平得到發展。例如,在“娃娃家”的創設中,為投放什么操作材料,我和孩子們商量:家里面都要有些什么?孩子們七嘴八舌說開了,有娃娃,有小床、衣柜、桌椅,有冰箱彩電,小床上還要有床單被子,衣柜里要有衣服,冰箱里要有奶、水果、蔬菜,娃娃要吃飯要有廚房,廚房要有餐具,娃娃還要有玩具……內容是他們自己制定的。很快,這些材料大部分由幼兒從家里收集帶來了。豐富的材料又是自己熟悉的,所以幼兒特別喜歡去“娃娃家”玩。
二、創設溫馨的環境,讓幼兒感受到家的溫暖
對剛入園的孩子來說,營造溫馨充滿愛意的環境最為重要。小班幼兒,剛入學時又哭又鬧,情緒很不穩定,“家”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是最熟悉的話題,因此在創設本班環境中,我以“家”為主線,創設了親情區“我愛我家”,貼上幼兒和爸爸媽媽的全家福,再寫上溫馨的話“爸爸媽媽愛我,我愛爸爸媽媽!”“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孩子們想爸爸媽媽了就去那里看看、摸摸相片,讓幼兒感覺到爸爸媽媽時刻都在自己的身邊。又如,為了讓幼兒感到來自集體生活的關愛,我創設了“生日樹”這個板塊,樹上有十二片葉子,每片葉子表示一個月份,每片葉子上都有一些青蘋果,然后把每個幼兒的相片貼在相應的生日月份葉子上的果子里。每到幼兒的生日,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將他相片上的青蘋果換成紅蘋果,以表示屬于自己的果子已經成熟。一起唱生日歌,贈送生日禮物,讓幼兒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小朋友們的祝福和關愛,每次大家都特別開心,特別期待。
三、創設生活場景,展示生活感悟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
小班幼兒具有形象思維具體的特點,認知水平有限,喜愛模仿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因此,應從小班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出發,創設幼兒最熟悉、最直觀的生活化環境,小班幼兒最喜歡“娃娃家”這個活動區,因為“娃娃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滿足幼兒對家庭生活的依戀,也是自己生活經驗的展現。例如小朋友在“喂寶寶吃飯”,一會兒后他自言自語:“寶寶不吃飯,生病了” “寶寶生病了,怎么辦?”“去醫院”!這時我及時引導,然后,我們的“醫院”由此誕生了。我們還經常與家長交流,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和愛好,把他們的興趣和需求引導到班級環境創設中來,讓幼兒在活動中模擬生活情景,體驗生活樂趣,積累生活經驗。創設了“衣寶寶的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由取放,并在相應的地方貼上幼兒折疊擺放衣服的相片,提示和引導幼兒怎樣掛衣服和折衣服,小朋友通過看和實踐,在扣扣、拉拉、疊疊、掛掛中提高扣紐扣、拉拉鏈、疊衣服和分類擺放衣服的能力。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生活技能,有效地加強了自理能力。我們設置了“玩具展示”區,還開展了“玩具總動員”活動,鼓勵幼兒把自己家里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分享,同時給玩具進行簡單的分類,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訓練生活能力。
四、創設會說話的環境,匯集生活信息進行活動常規教育
一日活動即課程,我們抓住幼兒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讓幼兒和環境進行對話。例如,巧用小腳印 ,小班幼兒規則意識較差,在拿口杯接水喝時, 往往會出現擁擠現象。于是,我們就在杯子柜和保溫桶前的地面上貼了一串小腳丫,告訴幼兒說:“大家在取杯子時和接水時,一定要踩著小腳印排隊,一步一步向前走。”在小腳印的提示下,飲水排隊的規則逐步形成。還有,我根據需要在活動區入口處的地板上,貼上幾對腳印,表示兩種意思,一是進入這個區域活動要脫鞋,二是鞋子脫下來要擺放在腳印上,如果腳印都擺滿了鞋子,就表示該區域人數已滿,不可以進區活動。相同的腳印,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思,利用腳印和幼兒對話,讓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學習遵守活動常規。
貫徹“以幼兒為本”的理念是環境創設的實質。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將生活、游戲、學習等內容融入環境創設,讓小班幼兒在家一般溫馨的環境中自主、快樂地學習成長。
【“幼兒園像我家”】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創新
• 幼兒園課程民俗文化研究
• 學前教育類國畫教學策略
•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管理者
• 讓“皮影”和“陶藝”走進幼兒園
• 論幼兒園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 淺談幼兒園教學問課
• 幼兒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 關于幼兒園美術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小班培養寶寶三計劃
• 重塑幼兒園教師形象
• 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