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結果,又是幼兒身心充分發展的前提。離開了健康,幼兒不能盡情嬉戲,不能專心學習,更不能正常生活。一直以來,“健康第一”都是我園教育的重要任務。而幼兒的健康不僅僅指身體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這也就是說,幼兒不僅僅要有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以下是我自己的幾點實踐做法,拋磚引玉。
一、豐富幼兒健康知識
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幼兒促進健康的方法,訓練幼兒保持健康的行為,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體育健康習慣;另一方面,在幼兒生活中,教師應將健康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只有將健康理念、知識和幼兒的日常生活完美結合,幼兒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健康理念。
二、挖掘健康教育資源
幼兒園是幼兒進行學習和游戲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時,教師不要舍近求遠,應積極探索和開發幼兒園的健康教育資源,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根據地。如,我們可以利用幼兒園內的墻壁,黑板等作為傳播媒介,進行健康知識的傳播,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幼兒對于健康教育的認識,做到“潤物細無聲”。
三、設計多種教學方法
單一的“說教式”難免會讓幼兒覺得枯燥乏味,因此在健康教育中,教師精心設計多樣的教學方法,常換常新,既能激發、保持并延續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能充分挖掘健康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如,可以結合日常的生活或其他教學科目,注重幼兒園的健康環境,有效利用環境創設等。此外,幼兒健康教育實施中,除了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外,還應重視幼兒心理環境的健康與否。通過設計一些小型的體育游戲活動,一方面強健幼兒的體格,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幼兒自信,以及與人友善交往的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和個性。
四、提倡注重家園共育
家庭是幼兒出生之后接觸的第一場所,在幼兒園中孩子可能會接觸到衛生、飲食、安全等問題,在家中同樣會存在,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貫徹落實健康素質教育理念的同時,必須要家園合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讓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幼兒園中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或是定期給家長宣傳健康知識等。
編輯 孫玲娟
【淺談實施幼兒園的健康教育途徑】相關文章:
• 上海市幼兒園感恩教育現狀研究
• 安慶市城區幼兒園衛生保健現狀分析
• 加強學前教育專業藝術素養的重要性
• 論葆稚趣童心辦真實的幼兒教育
• 德國兒童在幼兒園學些什么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 淺談幼兒園教學問課
• 鞍山市幼兒園大班主題墻面創設研究
• 幼兒園常規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 幼兒園門前排大隊
• 如何將幼兒園數學教育融入生活
• 談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