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幼教改革不斷前進的熱潮中,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認識到開展課題研究可以給幼兒園帶來不斷發展的獨特價值;從而也越來越重視課題研究的管理。在幼兒園課題研究立項開題以后,我們提出:以課題中心大組為核心的互動管理,以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為主體的自主管理,以課題專家適時知道為引領的跟進管理;從而真正實現有效推進幼兒園的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最終獲得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幼兒園;課題研究;管理策略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發展的加快、社會競爭的激烈,幼兒園的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壯觀景象。為了促進園所與時俱進地健康發展,許多園所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實力、辦出自己的特色;許多園所也認識到開展課題研究具有“可以給幼兒園工作不斷注入活力,可以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專業成長,有助于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的獨特價值。但是在課題研究立項開題以后,往往會出現“課題研究目的不明確、“研”不突出,研究過程管理缺乏必要的保障,教師只參不“與”、積極性不高,課題指導專家跟進指導不恰當”等諸多問題。因此,為了避免以上問題的發生,必須要有一套科學有效的幼兒園課題研究管理的策略來推進課題研究的健康發展;我們在相繼開展一個省級立項課題研究、兩個全國立項課題過程中不斷探究課題研究的管理策略,有了一定收獲和感悟。我們提出:
一、以課題中心大組為核心的有效管理
(一)構建以課題研究為核心的“學習共同體”管理機制,保障課題研究在不斷互動中前行
幼兒教師的“學習共同體”是指建立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之上,以幼兒園為基地,以幼兒教育實踐為載體,以共同學習學習、研討為形式,在團隊情境中通過相互溝通與交流,最終實現整體成長的提高性組織。“學習共同體”擁有收集、儲存并轉化知識的能力,通過組織內個人的轉化,能促成團隊組織的成功。
一個好的課題研究能否順利有效地開展,組織機構的建立、人員的安排是關鍵。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沒有相關的教育教學經驗不行,沒有合作意識、奉獻意識不行,沒有積極進取的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也不行。因此,在組織機構的建立上,我們組建一個以“課題中心大組”輻射引領若干個“子課題小組”的研究團隊;讓全體教師都參與課題研究、讓課題研究引領園本教研。在人員的安排上,首先我們注意遵循“行動研究能力強、幼教專業素養扎實、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原則,慎重選擇并吸納經驗豐富、專業過硬的骨干教師和一些盡力充沛、富有潛力的年輕教師組成“課題中心大組”,由課題負責人(園長)為組長;在這一團隊中,有能在課題實驗班扎實開展行動研究的具體實施人員,有善于觀察記錄的人員,有能及時進行反思小結并善于對課題研究進程提出整改意見的人員、還有善于撰寫
論文和案例的人員;這樣的“學習共同體”,能夠承擔開題、課題研究推進、課題實驗班研究、結題等具體任務;具有帶動和推進全園順利開展課題研究的作用。其次,我們吸納所有一線教師按照自主自愿、強弱搭配的原則,自行組建2―3人的“子課題小組”,每個子課題小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若干個這樣的“學習共同體”一起來承擔總的課題下的分項研究任務。
整體來看,“課題中心大組”具有引領和帶動“子課題小組”開展行動研究的作用,而“子課題小組”行動研究的動態發展又能促進“課題中心大組”的前行。整個研究團隊能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前提下,中心大組、各個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會合和互動,互相研究收獲和研究心得,分享在開展行動研究、探索過程中的經驗與喜悅,引起共鳴、達成共識。每個教師的敘述和見解、經驗與收獲,都有助于自身和他人獲得相應的課題研究綜合素養的成長;大家在這樣目標一致、統一認識的前提下,構成一個大的“學習共同體”,共同為完成好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任務做出自己的努力。
。ǘ┰O置階段性管理表格,在互動中分解課題研究的任務,實現課題研究階段成果的有效落實
在幼兒園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園“課題中心大組”充分發揮了引領和示范作用。首先,“課題中心大組”組長(園長)引導各“子課題小組”討論:開展課題研究對園所發展、保教質量提升的是否有利等等;集體的碰撞使教師更加明確和理解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課題研究可以指導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提高保教質量、增強教師的研究能力和綜合素養、推進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然后,在整個研究團隊充分認識了研究目的、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我園“課題中心大組”根據課題研究計劃中的不同時期,設置階段性管理表格,讓研究團隊在互動中分解課題研究任務,力求使課題研究的階段成果得到有效落實。
在開題之初,“課題中心大組”設計了課題表格《前期準備階段:教師個人文獻資料學習研討》,讓教師帶著任務學習后填寫并在規定時間內上交。其中設置的問題,能讓教師明確“開展本次課題研究的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有哪些,需要如何去思考的將要研究子課題研究方向,存在的困惑和需要專家答疑有什么”等等;這樣的表格,在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開始階段,起到“熱身”的作用,能引領教師自覺自主地應用文獻資料研究法,學習理解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相關理論,收集摘錄相關理
論文獻,積累素材、拓寬思路,增強教師理論應用的意識和能力,引發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創造性應用理論的靈感。
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中心大組”設計了課題表格《各子課題階段小結及案例收集分析》,以2―3個月為一個周期發放3―4次,并請教師按照表格中的要求收集整理課題階段研究資料。表格中有“對案例收集的具體要求”(包括案例教學設計、相片影像資料、觀察記錄、評價指標等)、有“子課題階段研究的反思和困惑”,還有“下階段子課題研究的推進設想”等等;這樣的表格,能提醒和督促各子課題研究人員及時、完整地收集整理課題研究階段成果,及時發現課題研究中餐在的問題并作出適當調整,為客觀科學地安排下一階段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依據和支持。
在課題結題時,“課題中心大組”設計了課題表格《子課題成果匯總和論文摘要》,表格中有“子課題經典案例”、“子課題相關互動表”、“子課題論文摘要”等任務;這樣的表格,能讓各子課題精心歸納和整理小組各階段的研究成果,可以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成果;匯總到“課題中心大組”以后,能使整個研究課題的結題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二、以參與課題研究教師為主體的自主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青年校長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快樂,使每天上課不致成為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導每個教師走上教育科研這條路。教師成為教研工作的自主管理者,對幼兒園的教育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ㄒ唬┳尳處煷竽憽斑x”,成為子課題研究自主管理的主人
首先,在開題之初階段管理表格的引領下,各子課題教師們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入手、切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的原則,并通過“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搜尋、在于同行中的交流中領悟、與幼兒的交流中捕捉、在閱讀文獻資料中發現”等途徑大膽地自主選題、提出研究方式。接著,子課題小組內各位教師商議、討論,并和其他子課題小組教師分享、交流,然后報送課題指導專家審閱、批改,專家對其提出建議,最終返回到教師手中來確定研究子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方式。
這樣,一方面,保證了子課題選題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又能充分調動教師行動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子課題研究內容本身就體現了教師自己的需求,那么子課題研究整個過程的推進就能成為受教師內部動機支配的活動,從而激發教師參與研究的內驅力,使教師真正成為子課題研究自主管理的主人,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保持研究熱情、充分發揮主體性的作用。
。ǘ┳尳處熣故尽澳堋保嵘诱n題自主管理的實效性
“能”既課題的成果,是課題實施中的激勵因素,也是確保教師實施課題積極性的中介,它包括課題實施者的個人成就感、價值歸屬感、集體榮譽感等。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努力為教師創設充分展示“能”的機會與條件,讓教師能尋找到強有力的“內援”支撐、始終保持激昂奮進的研究狀態,不斷推進和調整自己的子課題研究。如我園在開展的十二五課題研究中,各子課題在確定研究內容和制定研究計劃環節,園長(課題負責人)就及時地組織大家來分享交流,并和專家共同點評,肯定亮點、提出建議,在展示交流之后大家能補充和完善自己的子課題計劃;在子課題研究過程中,讓每個子課題小組輪流派代表上實驗課時,園長(課題負責人)就組織帶領全體教師共同研討,大家共同為該子課題的推進提出建設性的調整意見,而該子課題小組在大家的幫助下視野更開闊、收獲更全面。這樣,全體課題研究人員都能在積極的鼓勵和認可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從而尋找新的動力和“內援”支撐,激發研究者自身以更加自信、自主的狀態管理推進子課題,在實實在在開展行動研究中提升子課題自主管理的實效性。
三、以專家適時指導為引領的跟進管理
很多幼兒園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通常有這樣的感觸:“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名研究者,首先要有一定的引領!贝_實,如果沒有專家的引領,沒有專家的點撥,而只是一味地讓一線教師獨自去摸索、效果往往不大;同時,專家的何時介入知道、怎樣跟進指導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幼兒園開展課題研究需要與專家恰當地開展合作研究,需要以專家適時指導為引領的跟進管理。那么,怎樣實現專家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適時指導為引領,專家怎樣在恰當地時機跟進課題管理呢?我們認為,三個具體環節十分重要。
。ㄒ唬┲贫ㄑ芯坑媱濍A段
研究計劃是對整個研究過程的全面規劃,是指導研究全過程的藍圖,通過制定研究計劃,可以使研究目標、研究范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人員分配等更加明晰;研究計劃的制定過程也是課題組成員統一認識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在教師的主動參與的前提下,先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初步計劃,反饋于專家;然后專家再從不同的角度對課題內容和計劃提出可行性的指導建議和意見;最終使課題研究內容和計劃更加完善。
。ǘ┭芯康膶嵤┻^程
幼兒園開展的課題行動研究過程中,是教師探索具體的方法、途徑、措施及實施效果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設計者、探究者的身份,充分發揮在實踐經驗方面的優勢大膽實施研究案例;而專家的適時指導可以表現為參與研討和診斷的顧問,主要任務是針對實踐過程中的實際案例出現的問題與教師共同研討,對教師進行現場觀察,并從理論的高度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例如:在開展我園開展十二五課題《體驗式教學與幼兒學習品質培養》之研究過程中,為了讓研究團隊更加直觀地理解“何為體驗式教學的具體環節設計”,指導專家先是在觀摩了“實驗班老師”自主設計的環節后馬上組織大家研討、點評、提出修改建議,接著就讓業務園長按照建議進行現場對比執教。這樣的適時跟進指導能激發教師的反思、生動而高效;同時,課題研究在教師和專家的互動中,不斷經歷“思考、實踐、反思、在思考、再實踐、再反思”的動態發展過程中得到有效推進。
。ㄈ┭芯康慕Y題階段
研究的結題階段是對研究行為進行反思、對研究效果進行理性思考、對研究成果進行總結的過程。由于幼兒園教師的分析概括能力、理論水平、寫作能力能方面相對擅長理論研究工作的專家而言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在結題環節中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的撰寫就特別需要專家的適時跟進指導。例如:在我園十一五課題的結題環節,每個子課題組先整理好研究案例的相關資料,提出初步的研究成果要點,并跟專家面對面地交流;專家在傾聽講述、查看資料的基礎上,幫助該子課題從理論的高度提煉成果要點、提出行文建議;從而幫助教師梳理文章脈絡,更加自信、圓滿地完成各項結題工作。
當然,在課題研究進程中應該善于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慢慢淡化專家的角色,讓參與研究教師逐漸走出專家的“控制”,不斷成長為越來越合格的研究者;同時應該避免過分依賴專家而削弱參與研究教師的獨立思考、正確判斷、大膽實踐的做法。
【參考文獻】
[1]陳寧.我們需要怎樣的教研[J].早期教育,2009,(01).
[2]王曉芬.小課題研究中應該避免的若干問題[J].福建教育,2011,(7,8).
[3]白愛寶.幼兒園如何與專家合作開展教育研究[J].幼兒教育導讀,2002,(05).
[4]陳德芳.科研課題管理策略初探[J].學校管理,2005,(05).
[5]伍依玲.以科研為先導構建管理新機制[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0,(05).
【淺談幼兒園課題研究的管理策略】相關文章:
• 論幼兒園教師的語言素養培養
• 幼兒園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分析
• 談幼兒園情境教學
• 幼兒園管理如何實現以人為本
• 淺析幼兒園管理教育與幼兒關系
• 淺論幼兒園學習型組織建設的“五項修煉”
• 小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 如何培養幼兒園小導游
• 讓民族文化走進幼兒園
• 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多元性的探索
•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意向調研
•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