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vigilia°寶瓜
內容摘要:華德福幼兒園越來越受到各國人民的接納和推崇,其自然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時教育也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來展開,環境教育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環境與自然環境教育對幼兒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示:環境的設置要適當地自然;環境教育應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華德福 教育環境 環境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傳統的教育思想與方式受到質疑和挑戰,一種新的教育思潮開始在德國興起,即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其指出,傳統的教育方式無法解決當時的文化困境及適應社會巨變,教育需要照顧孩子身、心、靈的整體發展,以擴展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內在潛能,才能為一個更美好的人類未來奠基。[1]從1919年世界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建立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706所獨立幼兒園。以人為本的華德福教育,其宗旨是幫助兒童成長為有人文精神、獨立思想的自由人,幫助他們熱愛自然和生活,創造一個和諧的充滿愛的社會。
一.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環境
華德福幼兒園一般都建立在城市遠郊區,遠離中心城市的環境污染。“在華德福的幼兒園里,孩子們好像生活在19世紀。但當他走進華德福高中,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科學實驗室、電腦室、學生制作的精美圖書。”[2]華德福教育環境是根據其獨特的教育理念而設置的,“萬物應有時”是其準則。一進到華德福幼兒園,就可以感受到身在其中的滋養。視覺所觸及都是雅致美麗的布置,所用材料也幾乎都是天然的。在教室里的自由玩樂空間提供了許多玩教具,諸如:大小玻璃石頭、積木用木塊、橡樹種子、貝殼、布偶、金屬或瓷器扮家家道具(碗盤杯子、叉子湯匙)、毯子或絲布、小背包或袋子,大的道具有架子(方便搬動、可以兩個架子蓋一塊布變成一個小屋)、木馬、搖船(翻過來又成小拱梯)等等。戶外一般都有木制沙箱、秋千等,也鼓勵爬樹、跑跳,任何簡單的天然物,幾截木干就可以讓小朋友發揮他們潛藏的創造力。[3]無論是教室里面還是教室外面,隨處可見來自大自然的當季花草植物,五彩繽紛的石頭、玻璃珠、貝殼和孩子們親自盆栽的植物,這一切都與孩子們天真、活潑、無邪的天性融為一體。孩子們可以合作揉面團,做面包,并且把真實的面包蒸出來成為大家餐桌上的美味。華德福幼兒園的教育環境設置的自然、和諧、溫馨,給幼兒溫暖、安全和愛,最重要的是能夠充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由發揮想象與創造力,認識、了解和改造他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生命體。
二.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環境教育
華德福幼兒園讓孩子們的“心靈”喜悅地在生活中自由地發展,他們的教育內容強調孩子們的活動與游戲,他們的“課程”設置主要有做游戲、講故事、藝術課、“文化”課、手工課等等。在手工課中,沙和水是孩子天然的、最好玩的玩具,教師不但不會批評孩子因為玩沙子把自己弄臟,反而會鼓勵并且和孩子們一起玩沙子、建城堡,這是一個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自然環境教育的良好案例。
華德福教育非常重視教學內容的生命意義,摒棄高結構化的教學材料,崇尚自然,鼓勵幼兒向自然學習,正如華德福學校的一首歌中所述:“我站在大地上,向石頭學習……”教育應該要使兒童能夠觀察和感受自身與大自然的變化節奏,引導他們體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人、人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之間要和諧相處。環境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關心所處的環境,學習自然知識,形成保護和改變環境的堅強意志,習得簡單的解決環境問題所必需的技能,參與環境創設與改造的過程。跟自然融為一體,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探索、思考形成對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的認知,在情感方面對其產生喜愛之情,在技能方面初步懂得如何為動植物的健康生長提供條件和解決它們在生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探索自然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一種生活方式。華德福教育認為,農業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于是特別重視農業和園藝業的教學,把它視為人類生活的基礎課。同時,教育孩子善待樹木、河流、蝴蝶等自然之物,應該如同對待朋友一樣用心呵護。還讓學生照顧動物,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華德福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認為,跟自然融為一體,人類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4]華德福幼兒園里,孩子們每天都要做家務勞動、烹飪、玩家家、看偶戲、捏蜂蠟造型、繪畫、唱歌、朗誦、跳韻律舞、聽故事、戶外活動和園藝勞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很少會用到塑料玩具,除了戶外的自然環境外,室內的那些玩教具都是用自然材料做成的,在玩耍、手工、烹飪等活動中使用大自然的物品會使孩子觸摸和感受到真實的世界,同時也培養了其感覺器官的敏銳與協調。
三.華德福幼兒園自然教育的啟示
華德福幼兒園提倡幼兒在自然環境中成長,給予他們盡可能天然的學習材料和“未完成的玩具”,設法去滋養幼兒正在興起及發展中的特殊潛能。選擇華德福教育的家長不僅僅是為孩子選擇了一種教育方法,而且是為自己和孩子共同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華德福幼兒園自然教育環境的設置和自然環境的教育給予了啟示,即教育不能遠離自然環境。現在的孩子每天奔走于書本與課堂、教室與
舞蹈房等等之間,卻忽略了到大自然中放飛心情,缺乏對大自然的觀察和觸摸,沒有觀察就沒有了解,沒有了解就沒有熱愛,所以當今的孩子普遍缺乏同情心和某些情愫。具體來看,至少有以下兩點值得借鑒:1.環境的設置要適當地自然。如果幼兒處在一個完全是成品的、復雜的學習與游戲環境中,他們的能動性發揮的非常有限,他們的興趣也會漸漸降低,因為每一次玩的都是同一個游戲,每一次的操作得到的都是同一個結果。2.環境教育應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當今世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多數環境問題都是人類的惡劣行為所導致的,讓幼兒從小學會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一項很重要的教育內容。為了使這種意識和行為發自內心,就必須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引導幼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中國農村幼兒教育是亟待重點發展的,而開發和利用當地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課題。尤其是在中國農村,沒錢不應該是農村幼兒園手工課砍掉的理由,實際上隨處可見的黃泥就能捏出任何東西。城市幼兒園可能還要花錢去創設自然的環境,而農村幼兒園完全就可以就地取材,華德福的自然教育環境和自然環境教育的理念應該得到積極的推廣。
參考文獻:
[1]高嵐.邁向“靈性”的教育―華德福教育透視[J].教育導刊,2002(1).
[2]吳蓓.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N].讀寫月報?新教育,2008(8).
[3]曉荻.“玩”過童年―美國華德福幼兒園“玩”教育的啟示[J].家庭與家教,2006(11).
[4]黃曉星.邁向個性的教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徐慧艷,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淺析華德福幼兒園的自然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青年教師參與教研活動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中智能化應用
• 學前教育資源共享的調研
• 淺談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園音樂教學策略
• 利用廢舊材料開展幼兒園特色活動
• 幼兒園禮儀教育有效方法初探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實現途徑研究
•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
• 探究幼兒園語言活動的基點
• 幼兒園幫扶工作中的教育課題研究
• 幼兒園傳統節日體驗式拓展活動
• 幼兒園社會實踐活動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