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環境教育是幼教研究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生態體驗就是讓孩子在體驗的過程中真正理解生態環境的意義,達到生態環境教育的目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我們要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要“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初步培養環保意識”。由此可見,教育和環境密不可分,生活經驗是幼兒環境教育的基礎。
生態體驗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它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的生態道德觀點出發,引導受教育者樹立嶄新的人生觀和生存發展觀,從而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生態體驗的教育理念可以幫助幼兒去親近、欣賞、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與和諧,讓幼兒學會感激、敬畏與尊重,學會與環境和諧相處,養成善待環境的良好習慣。這不僅能使幼兒受益終生,還能起到“教育孩子、帶動家庭、推動社區、影響社會”的作用,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
我園在研究生態體驗的過程中,注意抓住要點、把握關鍵,把“體驗”作為一個重點研究方向,通過各種生態體驗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環境保護有真正的理解并去真正地保護環境,充分利用各種環境教育資源與各學科有機結合,從身邊的小事入手,讓幼兒關注生態、重視體驗,培養幼兒的健康人格。
我們利用地球日、世界日、無煙日、植樹節、愛鳥日等契機,帶領幼兒去親近、享受大自然;通過生動有趣的探究活動,讓幼兒在家庭、幼兒園及周圍的社區中去關注、體驗、探索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環境,學會與環境和諧相處,養成善待環境的行為習慣;引導幼兒關愛自然、尊重生命,意識到人在環境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關注環境,做有責任感的環保小衛士。
一、關注孩子的未來,優化育人環境
許昌實驗幼兒園創建于1959年,位于許昌市文峰塔下、育才路西端,與博物館、實驗小學、實驗中學相毗鄰,處于許昌市文化教育中心地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資源優勢。在此基礎上,為營造一個更加安全舒適、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重要作用,我們按照“人在園中走,如在畫中行”的標準,重塑園風園貌。如今的許昌實驗幼兒園,環境幽雅安靜、果木繁茂,春夏百花爭艷、綠樹成蔭,秋冬果實累累、冬青常綠。活動場地鋪設塑膠地面,舒適安全,大、中型活動器械擺放合理適宜,沙坑、水系、果園、種植園、動物園、墻飾壁畫相得益彰。
同時,“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是我園環境創設工作的亮點。各班老師圍繞主題活動及時更換主題墻以及活動室內的布置,讓每一處環境都與幼兒心靈“對話”。另外,我們利用連廊空間建造了“書吧”“心靈氧吧”“體驗室”以及“編織區”“木工房”等9個張揚幼兒個性的活動區,所有的用具都是生活中的真實物品,幼兒通過親自操作、親身體驗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如今的許昌實驗幼兒園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使幼兒在與環境的充分互動中陶冶情操、探究新知、體驗環保,處處體現著“自然化、人文化、童趣化”的建園理念,營造了“綠色和諧”的育人環境,為生態體驗下的環境教育課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聯手專家學者,大膽承接課題
為有效地開展幼兒環境教育工作,我們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積極聯手著名專家學者,大膽引進和開發各級各類實驗研究課題,不間斷地跟隨著國家教育科學重點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幼兒環境教育及其師資培訓》《幼兒科技教育及其師資建設》《生態體驗:培養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等研究工作,特別是中央教科所課題組博士生導師劉京鐸教授、國家總課題組組長姚亞萍教授等人多次親臨幼兒園講學,手把手直接指導,使教師從事幼教改革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有了迅速發展,為課題研究的高水平、快發展、出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豐富主題活動,深入生態體驗
1.開展生態體驗式的動物福利教育
動物是孩子們的最愛,為將動物福利理念融入到現代幼兒教育之中,十多年前,幼兒園就建造了漂亮的小動物房,喂養了鴿子、鸚鵡、白鵝、兔子、山羊等,讓孩子們親自喂養小動物、與小動物零距離接觸、觀察小動物的成長、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引導孩子知道動物與人都享有生命的權利,教育孩子從小就以理性、有責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生命,讓幼兒懂得關愛動物也就是關愛自然界,最終也是關愛了我們人類自己。
2.開展與五大領域教育內容有機融合的生態體驗教育主題
我們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在大中小班采取了不同的教育內容和形式,并在五大領域課程和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機滲透,逐步形成了各年齡段不同的主題教育特色,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3.利用節日進行生態體驗實踐活動
環保節日是重要的生態體驗環境教育資源。各個節日都是依據環境保護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確立的,內容基本涵蓋了環境教育的大部分內容,在時間的安排上符合季節變化、動植物生長的特點。例如每年的植樹節,我們都會組織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領棵小樹做朋友”的主題體驗活動。在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中,我們舉辦了以“捐獻閑置物品,過綠色生活,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題的六一慶祝會,為環保模范家庭頒獎。世界水日主題活動中,我們舉行了“小手拉大手,節水一起走”簽名活動。愛鳥周里,我們組織了“掛鳥巢”“送食餌臺”“觀鳥”等愛鳥主題體驗活動。另外,我們還經常利用節假日帶幼兒走上街頭,維護環境衛生,宣傳環保知識,有效擴大了幼兒園的社會影響力。
4.融入大自然的生態體驗教育主題
我們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每學期都要安排“環境教育月”“環保活動周”等工作計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鼓勵大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如帶領幼兒走出課堂去遠足、春游,到農村幫助農民收花生、挖土豆,到大自然中去體驗。在體驗活動中,大家一起領略大自然的魅力,樹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意識,養成自覺的環保行為習慣,學會愛生命、愛自然,形成文明高尚的自然情懷。
5.家園互動合作,共享生態體驗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對孩子進行生態體驗環保教育的同時,我們利用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家長參與體驗、共謀發展。我園成立了體驗式家長學校,以“走進孩子的世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為辦學理念,以“激發家長感悟生命,促進每一個家庭和諧幸福,促進家園合作,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為辦學目標,在進行“怎樣用水最環保”“怎樣出行最環保”“怎樣過節最環保”等一系列環保活動的同時,開展了“生命之旅”“被迫與選擇”“生命感動”“讓愛住我家”等一系列體驗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家長體驗到了“生態體驗下幼兒園環境教育主題活動”課題實驗的喜人成果,積極給幼兒園和教師以理解、支持與配合,從而使幼兒最終形成極為豐富和深刻的經驗認識,順利建構起自己的環保思維體系,保障了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有效性、高效性和長效性,為幼兒打下了健康成長的“綠色基礎”。
為充分發揮家庭、幼兒園、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功能,我園于2011年11月創建國際生態學校。同時,創建了“閑置物品置換吧”。2012年2月以來,陸續開展了“閑置物品捐獻”活動和“閑置物品置換”活動,幼兒園兩千多名幼兒及家長參與了活動,把環境教育主題活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我園在2007年摘取了“全國綠色學校”桂冠。副園長張新峰榮獲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地球獎”,還被河南省環保局評為“中原十佳綠色人物”。近幾年,我們還先后榮獲河南省示范幼兒園、國家課題研究優秀實驗基地、河南省文明標兵學校、河南省文明單位等100多項集體榮譽。尤其是今年,我國被國家環保部授予國際生態學校綠旗榮譽,成為河南省首獲此殊榮的幼兒園,也使許昌的學前教育與國際接軌。同時,許昌實驗幼兒園創設組織的生態體驗主題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多次被中央、省、市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教師們參與設計、編寫、繪圖出版了全國課題實驗教材、教學參考30余冊,撰寫的
論文200余篇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或發表。
【生態體驗下的幼兒園環境教育】相關文章:
• 養成教育從幼兒園抓起
• 淺談幼兒園班級墻面創設
• 學前教育活動設計素養研討
• 農村幼兒園自制教玩具的思考
• 西部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新思路解析
•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策略
• 口語模塊式教學下幼兒教師論文
• 談幼兒園一日活動游戲化
• 幼兒園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
• 幼兒園科技活動“玩”中學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流程探析
• 幼兒園開發本土趣味游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