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我們就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智能機器能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它形象新穎可愛、使用便利,能優化教學資源、教學效果,在數學活動中起到積極的評價作用,能靈活、科學、有效的賦能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
關鍵詞:智能機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我們就必須在幼兒思維的形象性和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智能機器就能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能靈活、科學、有效賦能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
一、智能機器新穎、便利
智能機器投入到幼兒園數學教學中,其形象可多變為機器人、加菲貓、柯南、機器貓……這些都是幼兒們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形象,拉近了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其形象可愛、新穎,能吸引幼兒的興趣。現在幼兒園多使用一體機、多媒體,不便于搬動,價格也不菲。而多變智能機器體積小、占領空間小,攜帶也更方便,可以從教室移動到操場、功能廳等任何地方開展教學,使用起來更加便捷。
二、智能機器在數學活動中的教學優勢
(一)優化教學資源,利于教學創新
網絡里面有全國學前教育很多名師的優秀教案、教學視頻、精美的教學課件。但是,這些教學資源都不系統、歸放零散,不便于老師查找、使用。智能機器可以有效統整這些教學資源,將它們歸類、系統定點存,這樣就便于老師隨意學習、自由調用。智能機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資料少、更新不及時、教師花過多時間準備課件等問題。利用智能機器網絡平臺,教師還可以和其他名師相互交流,參考其數學教學模式,探討新的數學教學方式和方法,利于教學創新,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優化教學效果
傳統的幼兒園數學教學模式中,老師在講解數學這門抽象的學科時,更多的都是老師利用操作卡片“講”,幼兒坐著“學”,教學方式枯燥乏味,具有小學化教學傾向,不能有效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綱要》解讀中提到:兒童應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并且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為數學認識發生與發展的基礎。而多變智能機器,能夠像我們觀看3D電影一樣,利用立體空間將生活場景以豐富的表現力帶到活動中,使幼兒在直觀、真實的環境下接觸數學、學習數學,對數學產生直觀的感悟。比如,大班數學活動“分房子”,教師為了讓幼兒初步理解序數,可以讓幼兒按要求給小動物分合適的房子,將序數運用到生活中。智能機器課件可以通過3D動畫效果,投放出一幢樓房,可愛的小動物們在新房前討論,都想住進自己喜歡的房間。小貓想住3樓第2間房,小松鼠想住5樓第4間房……在這樣真實的生活問題情境教學中,教師激發幼兒去思考、探討,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新家。幼兒們通過觀察,分組討論、比較,親自動手操作3D課件,完成教學活動。整個活動都是在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需要大量的思維活動。但是,教師通過運用智能機器信息技術巧妙再現了真實的情景,幼兒不僅能主動探索操作,完成教學目標,而且在這樣愉快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智能機器在數學活動中的積極評價作用
傳統的數學評價方式弊端是采集數據不及時、不全面,連續性不夠,表述多,占時長,直觀形象性不夠,準確性不夠,以評價作業的方式居多。事實上,在日常數學教育實踐中,教師的評價應更能體現幼兒學習的過程性、發展性。智能機器中可以安裝多個世界一流的、比較成熟的評價體系,比如美國學前教育的一種全新的評價體系“GOLD”[2]。智能機器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的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根據“GOLD”評價體系要求,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觀察,采集幼兒活動圖片、數據,然后進行數據分析、文字圖像處理、歸類,執行數字任務,最后生成評估報告。報告會以不同色塊標識兒童發展的進度,不同標簽備注的觀察記錄也會匯總到一起。教師可以基于這些觀察記錄做出評估判斷。教師可以在任何時候快速地按照需要得到定制的兒童發展數據,并和家長討論幼兒發展的方向,制定可行的發展計劃。這樣不但規避了傳統的評價弊端,還讓教師從繁忙的數據采集中解放出來,擁有更多的時間與兒童互動,提高課堂質量。在集體評價、個別評價中,智能機器可以及時采集、傳輸、展示、評價幼兒操作練習情況。直觀的圖片、新型的評價方式會大大激發幼兒評價的參與意識,有效地提升評價效果。我相信,智能機器教育會以其趣味性、現實性、全面性、創造性和多樣性等特點賦能到學前教育中。并且,智能機器教育會在未來得到飛速發展。
作者:向征 單位:重慶市璧山區太陽堡幼兒園
【智能機器賦能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初探】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