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中專教學旨在培養專業化人才,學前專業教育是為了培養幼兒教師,而舞蹈教育是其中的重點,教師只有在其中適當地融入情感教育要素,才能穩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群體不斷發展。本文從職業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角度出發,對職業中專學前舞蹈教學中的情感培養要素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情感;培養;分析
幼兒教師舞蹈教學與其他類型的教學等同,教學效果方面,受到教師能力水平因素和學生自身條件因素的影響。從實際角度而言,教學其實就是一種認知活動,教學期間離不開情感的融入。教師情感不僅要影響教師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還要影響到學生的智力開發,對學生起到一定的促進效能。教學系統內,涵蓋了教師和學生,以雙向活動形式出現,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交流是必須的。
1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
職業教育中的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就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化、科學化地掌握當前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具備說、唱、彈、跳、畫等等基本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科學研究能力,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學前教育是當前學前教育學中的核心點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科學結構體系的重點內容。因為兒童階段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初級階段,與此同時,也是幼兒成長顯速的一個重要時期,良好的學前教育對幼兒發展具有很大作用。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結構中的重要一環,是終身教育的核心奠基階段,大腦科學中顯示,早期經驗對大腦結構造成影響,學前教育是從頭出發為后續學習奠定根基的階段,能為國民素質提升起到推動作用,所以做好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顯得意義重大。先導性是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學前教育是兒童教育的開始,優質且高效的學前教育會給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幫助,另外一大特點則是公益性,學前教育要滿足新生代教育訴求和社會發展需求,具備社會公益事業本體性質,幼兒父母便可以將孩子放心安排在幼兒園內,促進社會和諧的穩定與家庭和睦。教育是大眾群體特有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之一,人類社會生產過程中衍生了教育,教育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前行。經過不斷調查研究發現,教育發展歷史特征各不相同,但是學前教育是教育實踐發展階段所形成的基礎類型學科模式,學前教育研究對象本體獨有,學科特色十分明顯。經過萌芽期之后,獨立形態形成,進入發展階段。學前教育不僅是培養學生技能,更重要的是有目的性、有計劃性、有組織性地進行知識教育,影響學生品德活動,提升其綜合素養和能力。學前教育課程特點為學習偏重于分析和理解,課程內容豐富多樣且貼合實際,部分問題需要深度考究才能得到答案,真知灼見要通過反復推敲和實踐才能獲取結果,因此知識容量大的學前教育課程不能簡單地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學前教育內容集中性特點和廣泛性特點明顯。課堂之中,當堂消化要求高,并且要求學生課后對課堂知識進行強化和拓展。所以,職業中專學前教育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鍛煉學生自主能力。與中學教育有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一般均由教師執行,課程量大,因此需要記錄筆記來支持。由于課程講授為前沿知識,包括舞蹈教學,都應該全面及時地進行知識涵蓋。所謂學就是研究規律科學,是當前教育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教育從出生階段就開始,幼兒教育十分關鍵,教學任務旨在總結學前教育經驗,研究教育理論,還要融入情感培養要素,技術和能力固然重要,情感也要合理培養,綜合素質才能日漸提升。舞蹈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類基礎課程和必修課程,學前專業中的舞蹈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舞蹈技能和教學能力,形成舞蹈教學基礎。其與藝校的舞蹈教學存在差別,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是為了對幼兒進行舞蹈知識和技能傳授,更加富有針對性和嚴格性,之后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日后從事教師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2職業中專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情感培養策略分析
2.1了解學生,情感引導
幼師舞蹈教學對象年齡區間為15-16歲,此年齡段內的學生處在青春期,一般情況下均是情感來支配理智。情緒上容易出現敏感和激動,看待問題不夠主觀和全面,學生群體均以教師面部表情變化和身體姿勢等去體會教師情感,教師起到引導作用,應該延續身心教育,傳遞情感,師生之間形成良好互動,促進學生樂于學習舞蹈知識。學生舞蹈功底差,問題明顯,加之學習科目較多,學習壓力很大,自信心不足等等問題,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耐心、信心教育,使得學生能夠逐步地去發現學習規律。
2.2嚴格要求,情感融入
基本功訓練是提升舞蹈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各民族民間舞蹈是幼師舞蹈教學提高的訓練關鍵,兒童舞蹈是中專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實踐和彰顯。需知,舞蹈基本功訓練分為形體訓練和外開性訓練,教師要訓練學生身體協調性,同時鍛煉腰腿肌肉和韌帶能力,強化訓練技巧,增強學生本體身體素質。基本功訓練是最為困難的訓練,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才能完成,所以身為舞蹈教師,要在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嚴格把控教學節奏,教師教學中的嚴格訓練可以培養學優生,也會促使學困生形成意志力,增強學生整體學好舞蹈的堅定信念,而若是不進行嚴厲教學,取而代之的放松管教和要求,那么后續教學目標就難以達成,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會下滑,學習自信心也會不斷降低,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也大。教師不能忽略教學情感內融入,忽略此點而只顧嚴厲式教學,不能從學生方位和角度去理解學生和鼓勵學生,對學生失望和諷刺,那么學生就會產生壓抑心情,甚至還會對教師產生恐懼心理。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教學意愿,促進雙方關系和感情的融洽,思想上務必達成統一頻率,相互感染對方,這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身為舞蹈教師,應該在舞蹈訓練教學開始之前分析學生現狀,最為常見的就是要了解學生身體實際狀況和情緒狀況以及意愿狀況等。舞蹈實踐訓練中,教師需要嚴格要求學生,掌握訓練尺度同時給予學生信任,借助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等給予學生相應精神鼓勵,這樣的教學情感融入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言而有情”,即為情感教育。
2.3情感把控,由淺入深
第一,在課堂上保持良好情緒,演員上舞臺之前要醞釀角色、分析角色、融入角色,教師進入課堂之前也是如此,雖然做不到演員那么精細,但是應該在最大限度上達成心平氣和教學和思想集中式教學,就算是出現舞蹈動作差錯,也不應該訓斥學生。假設教師教學情緒高漲,教學態度和藹,那么就會認真、自信地引導學生,幫助其提升舞蹈能力。第二,注重幫助學困生提升舞蹈能力和水平,彌補與學優生之間的差距。只要學困生表現比之前強就應該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贊揚,使得學生群體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增強學生們的上進心和自豪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學困生潛力在沒有特定機會情況下難以釋放,在看到她們進步的同時,就要抓住機會讓她們展示出來,可以提高學困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成就感。因材施教、針對性的教學才是職業中專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根本,是情感教育的重點。第三,講道理和重視情感,不能將個別化問題放在課堂之上,務必留在課后合理解決。部分學生先天身體素質差,作為教師不能對其放任自流,也不能大力地去批評,需用真情打動學生,使得她們形成是非辨別能力和自我修養提升能力。由于人本身就是充滿感情的動物,單純的批評很生硬無情,若加入情感教育就不一樣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教好學生。個別問題處理階段,舞蹈時不能出現不良情緒的大幅度波動,不能因為個別問題的出現而耽誤整體教學進程,要在課后進行個別教育,不能使教學陷于被動境地。第四,教師自身素養的提升。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鏡子,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才最關鍵。舞蹈教師應該在提升專業技術水準情況下強化自身道德修養和個人素質,言傳身教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學生從教師身上所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怎樣做人,所以教師首先要修身,接著教學生做人,不僅舞蹈要跳得好,未來幼兒舞蹈要教得好,自己做人也要到位,未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對幼兒的教育也要到位。正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2.4貼近崗位,全面發展
職業中專學期教育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舞蹈技能是她們從事教學工作的重要能力。會跳并不等于會教,教學應該注重提升學生舞蹈教學能力,老舊式舞蹈教學均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習的模式,但是教育事業深化改革的今天,幼兒舞蹈教學呈多樣化發展趨勢,所以在中專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共同進步,使得學生可以更加地貼近幼師崗位,更好地去為未來幼兒們服務。
3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和大眾群體逐漸對職業中專學前教育事業越發重視起來了。職業中專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融入情感要素,進行情感培養,才能提升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出優秀的幼兒教師,為祖國培養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王婧.淺析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7,(24).
[2]黃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路徑初探[J].戲劇之家,2017,(20).
[3]朱麗娜,朱柳.淺析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J].北方音樂,2017,(23).
[4]鞏丹丹.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研究[J].好家長,2017,(58).
[5]杜琳琳.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
[6]黃夏梅.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7,(18).
[7]湯燕.淺析中等專業學校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戲劇之家,2017,(23).
[8]宜興市和橋中等專業學校[J].職教通訊,2015,(24).
作者:鄭秀琳 單位:福建省福州文教職業中專學校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情感培養分析】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專業聲樂信息化教學應用
下一篇:高職學前教育思考(3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