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效益淺議
一、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鋼琴技能基礎評估缺失
通過研究,筆者發現有些地區高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授課伊始并沒有做一些有效的專業測試,即沒對學生鋼琴技能基礎做有效評估。這樣的做法是極不利于學生學習鋼琴技能的,因為很多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沒有特別扎實的器樂基礎,而部分學生可能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如此一來,在日常教學中無論教師按照哪類學生的基礎水平,作為教學設計的初始標準都會使另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感到不適,更有甚者會喪失對鋼琴技能學習的興趣,這無疑降低了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效益。
2.教學目標制訂上的失誤
鋼琴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工具,是音樂教學必備的教學工具。除此之外,音樂從藝術的角度上講是人類靈魂間的交流,也是各個文化的融合。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雖然有些學生具備一定的鋼琴彈奏能力,對鋼琴教學有一定的認識及理解,但是進入教學崗位后,依舊力不從心。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師在鋼琴教學中缺乏對教學目標的了解,在授課中要么照本宣科、不加篩選地一味灌輸,要么就是天馬行空、漫無邊際地隨意教學,這樣的教學顯然無法培養學生必要的技能及素養,無法使學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地運用自己的技能。由此觀之,保證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效益的必要前提之一即是要求教師制訂完善及科學的教學目標。
3.鋼琴教學缺乏民族特色
我國文明源遠流長,但是當下音樂發展史似乎將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遺忘了,這使得我們民族音樂成了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我國學前教育教學應該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擯棄民族血脈而進行的從本質上講就是失敗的。但現如今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往往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并傾向于西方音樂教學,鮮有融合西方音樂與我國民族音樂的教學案例。針對上述問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要促進鋼琴教學目標及其策略的協調,促進地區適用性人才的培養。高校必須以務實的態度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培養目標的重視,不能將鋼琴教學要求標準降低,可以結合生源及其地區幼兒教育情況,對鋼琴教學目標做出調整,強化學生鋼琴學習基礎,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完成教學目標。
二、優化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教學效益的具體策略
1.合理評估學生基礎,實現層次化教學
為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效益,要對相關的教學對象的基礎做評估與分析,并且將分析結果作為實施層次化教學的一個重要標準。所謂層次化教學就是按照學生的基礎具體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等級,并且在教學中要適當地照顧基礎較差的學生,保證學生的鋼琴學習能力,從而為今后的鋼琴教學奠定基礎。對于有些基礎較好的學生,通過一定的強化訓練就可以達到較高水平的層級,從而滿足高水平幼兒的鋼琴教學。因此,層次化教學既可以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學到必要的鋼琴技能,又能保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2.確定教學目標,完善教學體系
學前教育專業是師范專業的分支,該專業的學生具有較大的就業壓力。正因如此,各個院校必須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素質,以此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力,且順應新時代的就業趨勢。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是提高學生基礎素質的一個有效且必要的途徑。因此,為適應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需要,各個院校首先應該根據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對學生技能的要求,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構建完善的學生師范技能培養體系。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學前教育也隨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粗到精的過程,在學前教育行業發展的進程中,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水漲船高。以往的學前教育教師只需具備一定的監管幼兒的技能即可,但是如今,教師不但要管理好幼兒日常的學習生活,還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才藝,如鋼琴彈奏,并且這樣的要求也正逐步提高。一言以蔽之,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目前的就業形勢,跟進時代的腳步,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既要保證學生擁有就業需要的技能,又不能過分要求學生進行嚴苛的鋼琴訓練。這樣一來,就很好地保證鋼琴教學的效益。
3.加強學生基礎技能的訓練
在學前鋼琴教學中,除了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習之外,最為重要的教學工作就是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與訓練。目前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要求比較低,因此教學的重點主要還是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識譜能力和彈奏技能,因此,加強基礎技能的訓練尤為重要。
(1)加強識譜訓練和指法訓練
在鋼琴教學中,存在最為關鍵的兩個環節:一是識譜,二是指法練習。這兩個環節的訓練成效直接影響學生彈奏鋼琴水平的高低。當然,在訓練過程中,有的學生很快就具備了良好的指法,從客觀意義上來說,好的指法比較依賴于自然生理條件,但是先天不足的學生經過后天的訓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缺陷,因此,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著力于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以及指法的訓練。
(2)訓練內容個性化
在整個基礎技能訓練過程中,實踐內容的個性化是必要的。這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練習水平以及對曲目的理解能力出發,根據區別對待的原則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練習的曲目與教學重點允許存在一定的區別。因為牽強的按章辦事會致使部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能有效進行視譜練習,不能針對樂譜的音頻高低記載信息內容并準確傳達,從而導致樂曲彈奏速度較慢,完成作品的能力低。因此,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分析并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由此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工作,讓學生學會譜號的閱讀,學會各種節奏、音符、表現符號等的分析。也有學生在觸鍵過程中存在問題,教師要對傳統鋼琴觸鍵模式進行改進,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規律及其原則。
4.全面優化個性化教學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保證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效益,就要優化學前專業教育的教學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針對學生的個體學習特點及其問題進行不同的教學,選擇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式,促進多種教學模式、手段的協調。具體策略如下:
(1)教學模式個性化
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那些具備同類問題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進行小組教學,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并迅速改進學習方法,通過學生間爭論、切磋,保證其拿出探索過程中的最佳方案,這就是個性化教學的一種模式。除此之外,在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避免以自身為核心的教學方式,應該運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疑惑單獨教學并給學生做范奏講解,語言的表達要確切,對有的學生要進行溫暖教學,對有些學生則需要進行嚴厲教學。
(2)練習時間個性化
眾所周知,技能是鍛煉出來的。因此,在鋼琴彈奏技能練習中,必然會消耗學生大量的時間。當然,練琴時間的具體規劃因人而異,這就需要教師及學生做好相關的協調工作,促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提升,提高學生鋼琴應用的素質。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水平,定好曲目練習計劃后,合理地安排練琴時間,保證本學期鋼琴曲目的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積少成多的模式,也就是利用一些零散時間練琴,每一次練琴的時間可能比較少,但是如果能夠長期地堅持下去,掌握好重難點,把困難各個擊破,就能夠積少成多,達到其最優化的練琴效果。教師要給予學生樂觀的學琴理念,積極地鼓勵學生,合理安排日常的時間,從而促進其綜合練琴效益的提升。
(3)考核個性化
所謂的考核就是針對學生已學的教學內容做的匯課檢測,檢驗其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演奏能力的運用。教師及其相關教學管理部門通過定期檢查教學效果,促進教學工作的改進,提升教學的整體應用質量。當然,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考核方式的多樣性,要積極避免單一性評定標準的應用導致對學生鋼琴學習過程中的情況進行評估的片面性。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多元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提升技術水平,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保證學生鋼琴彈奏能力的真正提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做好鋼琴學習效果的評價工作,要協調不同教學模式,應用有效的考核方式,根據評分工作的開展,針對學生的鋼琴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做好評分工作。針對不同教學曲目的難易程度,確定鋼琴演奏難度系數,分析學生現階段鋼琴學習的成績,做好鋼琴課程測試及其演奏水平的評定工作,不斷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程度,把每位學生的成績進行比較整理,讓學生對自己鋼琴演奏水平的進步有正確的評價。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避免傳統式鋼琴考核及其成績評定的應用,避免統一性標準的衡量,避免挫傷一些鋼琴學習后進生的自尊心。通過分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鋼琴素質,滿足當下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標準。同時也要保證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從而有效降低學生的厭學情況,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鋼琴教學效益。
三、結語
總之,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個性化教學建立在學生的學習基礎上、教師的教學基礎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鍵盤演奏學習上,并尊重與理解學生的差異所開展的學習活動。在現階段學前教育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使學生打好素質基礎,提升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效益,滿足現階段教學工作的要求。
作者:張宏 單位:濰坊學院
第二篇:學前教育鋼琴講授問題及對策探討
一、學前教育鋼琴講授中存在的問題
(一)鋼琴基礎差,學習力薄弱
學前教育屬于師范類院校中的專業,大多數生源都未經過專業的面試,因此,在音樂課上鋼琴基礎比較薄弱。而這種薄弱基本上是由于兩點造成的:一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包含的內容較多,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了課業上,而鋼琴相對來說安排的課程較少,這在學生的思想上已經造成了一定的不重視性;二是大多數學生將精力集中到專業課程上,從而忽視了音樂課,與此同時,學校的一些硬件設施和教師的自身影響,給學生造成了一種音樂課屬于可有可無的課程感覺,因此,對于鋼琴的熱愛程度也相對減弱。
(二)內容單調,形式單一
學前教育的專業示范性主要的突出地方就是鋼琴教學,目前在鋼琴教學中的“即興伴奏”“自彈自唱”方面的教材是極度匱乏的,教材方面也沒有創新與改革,依舊沿用陳舊的教材。有的學校還在使用教師講授和示范為主的傳統鋼琴教學模式。學生沒有實踐的機會,教師只是自己對自己技能的一種練習而已,毫無教學革新理念,課堂上也根本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效率也不高。
(三)忽視基礎,缺少實踐
一些學校在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中,不切實際的增加學生的曲目練習難度,完全不考慮學生的應用能力。像彈奏的基本姿勢、常識性的樂理知識等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都沒有掌握。選擇的曲目超過自己的能力范疇,其結果就是彈奏出來的準確度降低,甚至是不忍直視。其實,學前鋼琴教授的教學實踐與教學技術也不能相互匹配,如果脫離了教師的轄區,學生就不能彈奏曲目,從而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學前教育鋼琴講授的對策
(一)提高生源質量,因材施教
良好的生源,能從根本上控制學前專業教學效率,學前教育專業在招生時要注意對其基本理論、技能的考核,可以利用“考前宣傳”“特長考試”等各種方式進行。要針對學生學前鋼琴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狀況,以及全體學生基礎不同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選擇性的進行特別教學。要想達到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目的,第一,摸清全班學生鋼琴基礎水平,通過調查,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和難度;第二,要對學生的演奏技能重點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加強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也可以對于能力較高的學生,進行特別訓練。
(二)豐富教學內容,靈活教學方式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鋼琴課程是一門必修課,所以,鋼琴課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有趣的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和效率,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和主動。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教學:一是集體上課。教師在全班學生面前,一邊講授理論知識,一邊進行鋼琴實踐行為,這樣不但有利于教師節省時間,還有利于授課效率的提高;二是鋼琴即興伴奏。鋼琴即興伴奏是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對歌曲、幼兒律動曲、幼兒舞曲、音樂游戲、打擊樂等都適用。即興伴奏不是隨意的,它在判斷歌曲的調式和風格的基礎上,要正確選用和聲,最終確定半終止或終止式。如:《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要抓住它節奏堅定向上、莊嚴有力的特點,表現黃河水的咆哮聲,可采用立柱式伴奏音型。而《搖籃曲》可采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來體現母親的溫柔與小寶寶即將睡著的情景。故即興伴奏是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訓練,它能使我們在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順利開展。
(三)加強硬件設施,培養綜合能力
要想提高學前教學的效率,硬件和軟件設施都是必不可少的,隨著學前教育專業人數的逐年擴招,一些院校的硬件設施建設已不能完全滿足所招學生,所以,一是要增加學校鋼琴教室的數量,讓更多的學生增加練琴的機會,以此提高教學效果。學前教育專業硬件設施要健全,鋼琴、電鋼琴、聲樂教室等設施一定要足夠,不能因為設施的不全而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實踐的機會;二是鋼琴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提升,高校可以引進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同時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加。要想加強教師的職業技能,就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如設立教師考評小組,小組對考核制度進行相應制定,在平日的教學中,教師的政治思想、專業技能、教學態度、學生成績等都可以被歸納入考核評價中。
(四)評價體系要多元化
不管教學條件、內容、方式多創新、有效,這些都要在教學評價中得到認可,學生成績的好壞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力和心態。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采用成績比例的方式進行評價,如,平日的學習成績占50%,期中成績占20%,期末的成績占30%,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對學生的練琴積極性提升。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學習的進度和質量要成正比,也就是說質和量要和諧,鋼琴理論和伴奏實踐能相互融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不定期的在全班開展學生演奏活動,用課外實踐的活動提高學生對鋼琴的熱情度。
三、結束語
教師對學生鋼琴理論基礎知識比較重視,并能把握住鋼琴課程的大方向,同時,注重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并對其方法有深入鉆研,那么這樣的鋼琴課教學效率肯定會大大提高。因此,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改革必須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與學的道路中不斷探索經驗,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學前教育新道路,為幼兒音樂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師資力量。
作者:楊若芳 袁青 吳巖 單位:蘭州城市學院
第三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創新探索
1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目前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來說,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理論,基本上是模仿音樂專業的教學理論。對于教學方式,還是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講授再加上示范為主,因為這種方式屬于個別授課,所以在授課的時間、效果以及師資力量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學生多,教師少,但是授課內容沒有變,所以只能增加授課的課時,每節課少講一些內容,或者對于一些內容只是一帶而過,并不深入分析,這樣,會影響學生的接受情況,也使學生缺乏自由練習的時間,因此使學生的鋼琴技巧不能得到提高。關于教學對象,通常情況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是普通的高中畢業生,沒有較高的文化課分數,與專業的藝術生相比,基礎知識比較差,對鋼琴基本沒有什么概念。雖然有一些學生在小的時候可能學過鋼琴,但是,那只是一些皮毛。所以,大多數的學生基礎比較弱,再加上人數比較多,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能會比較困難。一些學生由于記憶能力以及對樂譜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再加上鋼琴的難度比較高,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習鋼琴失去興趣,對以后的學習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2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創新探索
2.1按照學生的個人情況,因材施教:
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基本上都沒有鋼琴的基礎,即便是有,但是水平也不能夠滿足以后的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按照學生的個人情況將學生分開來,在學生的基礎上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充分的了解,可以在學生剛剛入學時,對學生進行一次測驗,從而對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整體的認識,對學生之間的差異要牢記在心,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基礎。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鋼琴水平來安排教學的速度和難易程度,防止學生出現吃不飽和吃不到的情況。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并且做好心理準備,要想盡辦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樹立他們的信心。首先,要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基礎差沒關系,只要認真學習,勤練習,一定會有所收獲;其次,關于學生的技巧方面,教師一定要重點關注,并且經常的加以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技巧。鋼琴是一門技術性非常強的學科,要想掌握鋼琴的技巧,課上的時間是不夠的,一定要在課余的時間自己勤練習、多揣摩。除此之外,鋼琴的教學內容一定要按照學前教育的特點進行安排,比如講一些兒童歌曲進行改編,使其變成一個鋼琴曲,這樣,不僅降低了鋼琴學習的難度,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2.2轉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如果學生對于學習鋼琴沒有足夠的興趣,只是一味的練習指法,對鋼琴沒有投入感情,根本不可能學好鋼琴,而且,他們會認為學習鋼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所以,要想使學生學好鋼琴,一定要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的去學習鋼琴。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鼓勵的方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克服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且對于學生的進步一定要給予肯定,不管進步大小,教師的肯定能夠使學生的信心瞬間倍增,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更加努力。其次,要改變教學形式,將教學形式多樣化。不單單只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之后再進行示范,可以在課余的時間或者是課后,組建一個小型的演奏會以及演奏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給學生設置場景,讓學生模擬教學情景,并且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還可以運用小組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對鋼琴的技巧、基礎知識等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對鋼琴的知識掌握的更加深刻。
2.3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
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是為了培養幼兒鋼琴教師,所以更多的是以兒歌的伴奏為主,因此,對于鋼琴的即興伴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鋼琴即興伴奏的要求非常高,這是一項技巧性比較強的訓練,訓練學生即興伴奏的能力,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鋼琴技巧,還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學生學好鋼琴就是為了以后能夠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不能只是以講授為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可以在課后的時候,組織學生進行即興伴奏的訓練,對學生的不足及時幫助改進,使學生的鋼琴技巧越來越好。有許多學生因為即興伴奏的能力不足,所以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自彈自唱的能力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只有加強訓練,才能將即興伴奏做到最好。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
3結束語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對于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的教學方法也要不斷改進。要想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習方法,找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輕松的學好鋼琴課,并且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學生的鋼琴水平得到提升,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鋼琴基礎課要從基礎做起,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需要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創新,培養出音樂素養以及綜合素質極高的學前工作者。
作者:孫爽 單位: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探討(3篇)】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探究
下一篇:學前教育簡筆畫教學方法研究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