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是維護健康的必由之路,健康教育系統的滲透在幼兒園教育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幼兒的發展需要,更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涉及到一些有關幼兒健康教育的問題,例如,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要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要培養幼兒的活潑興趣,要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所以幼兒園要切實做好幼兒生活和心理衛生保健工作。
為了更好的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為了幼兒教育最終目標實現建立較為系統、適合我國幼兒年齡特點的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場所,教師的教育行為以及幼兒園內部的環境條件,都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幼兒園健康服務管理、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和幼兒園環境預設安全教育三個方面要有機結合。
一、幼兒園健康服務與管理
我園為幼兒提供的衛生保健措施和服務,例如,建立幼兒健康檢查制度和幼兒健康檔案,對幼兒定期進行健康方面的檢查與評價,建立衛生消毒,病兒隔離制度。積極做好計劃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對突發性疾病提供緊急救護,對有心理衛生問題的幼兒提供幫助并請專家來園進行《科學育兒知識講座》。
二、幼兒健康教育活動
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專門為幼兒設計并組織有關維護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例如,各班開展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跟陌生人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我不怕打針等教育活動,幼兒日常生活中,指導幼兒如何把手洗干凈,督促幼兒要保護環境的衛生整潔,培養幼兒不挑食,愉快安靜午睡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育活動中,教師也注重生活衛生教育,幼兒的生活衛生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兒獲得必要的衛生知識,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并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飯前便后洗手,保持服裝整潔等習慣,學會使用手帕,學習擤鼻涕,注意愛護自己的身體器官,能做到不隨便將手指、彩筆、玩具等物品放進口中等。培養幼兒學習衛生習慣能養成正確的坐姿以及閱讀繪畫的姿勢,注重用眼衛生,能保持文具、書籍等物的清潔整齊,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時作息,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的好習慣。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教給幼兒促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為,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可以用豐富的知識、動作和行為練習、講解示范、體育游戲,訓練行為,培養習慣等方式進行。
三、幼兒園環境教育對健康的影響
幼兒總是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環境是幼兒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幼兒園環境能使幼兒產生健康行為所提供資源。幼兒園環境分為人際環境和物質環境。人際環境使幼兒與幼兒園、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園工作人員之間以及教師與幼兒家長之間的和諧、融洽的關系,從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物質環境有幼兒園建筑、活動室的采光照明、課桌椅高矮、飲水設備、盥洗設備、戶外活動場地及幼兒園的綠化、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安排等,這些無形之中會影響幼兒的潛意識對這些物質環境的需要或排斥,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預防與安全教育
1、預防保健的教育:教育幼兒初步懂得“病從口入”,保持個人衛生或公共衛生都是為了防止疾病,預防疾病的發展,從而使個人健康快樂的成長。不怕打針,樂意打預防針,能配合治療,懂得愛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與健康,不斷增強和提高幼兒自我保健意識。
2、安全教育:教育幼兒懂基本的安全知識,例如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游戲安全等,要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那些物品是不能隨便摸的。例如開展豐富多彩的幼兒體育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如何保持自己的身體平衡,使幼兒懂的游戲安全。
幼兒健康教育是以新的健康概念為中心,我們希望有更健康的教育,使我們幼兒更健康的成長。
【淺談健康教育在幼兒園的實施】相關文章:
上一篇:早餐你喜歡吃什么?
下一篇: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傷害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