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勢,這個特點決定了幼兒認識事物的內部驅動力是興趣。幼兒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快、記得牢,對不感興趣的事物即使重復多遍,也不留深刻的印象。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對孩子來說,閱讀并非成人意義上的看、理解的思維過程,它更像一種游戲。因此,在讓幼兒手拿書本翻閱時,從幼兒的特點出發,我們把閱讀過程游戲化。環境創設是一種特殊的潛在的課程,幼兒園應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特點,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材和構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創設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
關鍵詞;游戲環境閱讀環境 教學藝術 閱讀興趣 案例; 我在
兒歌《搭機木》時是這樣進行的:先讓幼兒感知積木這種玩具→結合形象生動的教具,優雅的
音樂,來朗讀
兒歌→邊玩積木邊根據剛豐富的詞匯“可愛”進行仿編兒詩歌→師生、生生之間互相交流→將仿編的兒歌錄在磁帶中互相傾聽、欣賞。
如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握好兒童閱讀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一、創設游戲環境,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勢,這個特點決定了幼兒認識事物的內部驅動力是興趣。幼兒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快、記得牢,對不感興趣的事物即使重復多遍,也不留深刻的印象。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對孩子來說,閱讀并非成人意義上的看、理解的思維過程,它更像一種游戲。因此,在讓幼兒手拿書本翻閱時,從幼兒的特點出發,我們把閱讀過程游戲化。
為了培養小班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我們采取了“找一找”、“猜一猜”、“比一比”的游戲形式,如老師講大灰狼的故事,告訴小朋友:“這只大灰狼正躲在書里,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說小熊的故事,就問:“它到花園偷摘花會怎樣?請小朋友猜一猜,然后翻開書找一找就知道了。”“有個小女孩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這是為什么?我們從書中把她找出來,幫助她好嗎?”
我們發現:小班幼兒在閱讀畫面時,往往缺乏對畫面進行仔細觀察的能力,而是不停地翻閱。因此,我們選擇單幅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孩子們先比一比,比誰看得又快又仔細,把畫面中的東西都找出來;再比比誰能把所看到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游戲,讓幼兒自己尋求答案,成為發現者,閱讀過程成了游戲的過程。這樣,孩子的興趣被激發了,體驗到了看書的樂趣。
二、 創設生動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環境創設是一種特殊的潛在的課程,幼兒園應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特點,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材和構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創設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1、提供幼兒喜歡的閱讀材料
幼兒圖書的閱讀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必須有可愛的動物
、有趣的物品、色彩鮮艷的畫面及與自己生活經驗相似的內容,如《嬰幼兒畫報》《小聰仔》《彩圖幼兒故事100集》等等,如此之多的花花綠綠的圖書呈現在孩子面前時,對他們無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大大激發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在提供閱讀材料的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到針對能力差異的特點來投放不同的材料,如對于能力弱的幼兒可提供一些具有具體意義和形象生動的單一畫面、文字少的閱讀材料;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提供一些畫面復雜些、文字多的閱讀材料。
2、提供豐富的閱讀環境
首先,在班中設立閱讀角、圖書架,不斷更新閱讀的內容,還隨時讓幼兒帶自己家中喜歡的圖書,同時還要注意提供充足的圖書閱讀時間,保證幼兒的興趣得到滿足。
其次,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在觀賞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輔助以文字,這樣圖文并茂,就能引導幼兒去喜歡它,讀懂它,幫助幼兒在文字和實物之間建立聯系,逐漸從具體向抽象轉化,培養其閱讀能力。
再次,創設互動的閱讀環境。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是早期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構成因素,幼兒閱讀興趣的產生,閱讀能力的發展離不開與閱讀內容、閱讀方式、閱讀交往等的相互作用。在閱讀中,除了進行師生共讀、師生交流外,同伴交流、合作閱讀也能補充、完善發展幼兒的閱讀技能,令幼兒產生閱讀的愉悅、快樂之感。如讓能力強的幼兒與能力弱的幼兒一同閱讀,互相講述書中故事,這樣還能起著帶動的作用。因此,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作用。 三、追求教學藝術,吸引幼兒閱讀興趣,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
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
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
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樂趣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開展操作性閱讀活動,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在字寶寶樂園等這些早期閱讀資料中,操作包括:動手操作(感知相關操作材料),動腦操作(思考)、語言操作(交流)等,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讓幼兒在動作體驗中,積極思維中,多向交流中動手、動腦、動口,以更好地感知畫面,模仿運用語詞,想象遷移經驗,創造表達表現。例如:我在兒歌《搭機木》時是這樣進行的:先讓幼兒感知積木這種玩具→結合形象生動的教具,優雅的音樂,來朗讀兒歌→邊玩積木邊根據剛豐富的詞匯“可愛”進行仿編兒詩歌→師生、生生之間互相交流→將仿編的兒歌錄在磁帶中互相傾聽、欣賞。這樣一系列的活動下來,幼兒在看看、玩玩、說說中,不僅使幼兒的情感、興趣得到了滿足,這樣不僅滿足了能力強的幼兒的表現欲望,又可激發能力弱的幼兒的表述愿望,都有成功的體驗,促進幼兒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還拓展了幼兒的思維,有效地提高幼兒閱讀認知能力。 3、掌握評價尺度,增強閱讀的自信
正確把握好激勵方式,能使幼兒閱讀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采用語言激勵:如“你真聰明”“你真棒”;采用了動作激勵,如伸出大拇指,鼓鼓掌;還采用了物質激勵等方法,充分激發幼兒閱讀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閱讀中體驗成功,產生自信,從“要我讀”→“我要讀”。
總之,早期閱讀對人生成長進步產生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幼兒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對幼兒進入書面語言階段的閱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只要調動起幼兒的興趣,正確有效地開展早期閱讀教育,從而不斷培養和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以興趣培養幼兒的早期語言閱讀能力】相關文章:
• 評小班早期閱讀活動《小兔孵蛋》
• 睡前小故事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應用
• 大班散文教學的提問技巧
• 關于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一點體會
• 在集體閱讀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語言水平
• 組織設計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的方法
• 集體語言活動設計應偏重幼兒語言的學習
• 在故事對話中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 利用角色游戲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
•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作用
• 利用多種發展托班幼兒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