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和喜歡的小動物,在日常活動中我們經常玩關于兔子的游戲,孩子們的積極性都比較高。所以,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一、多媒體的運用,在情境中明確要求
有趣的故事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孩子樂聽故事、樂說故事,也樂編故事,捉住孩子們的這一年齡特征,曹老師充分利用故事中的幾副圖片,合理分析利用選擇,由淺入深,以問助答,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們閱讀故事。
二、圍繞中心,討論問題,層層深入
在討論小兔幫助蛋寶寶找媽媽的過程 ,曹老師為小朋友們營造了很輕松的課堂氛圍,在具體情境中展開討論。在明確了問題之后曹老師讓讓孩子們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對于小朋友們的回答,老師給予了鼓勵和肯定,使得大家敢說樂說。曹老師用動詞和生動有趣的語言表情為孩子們學習語言創設條件。
三、看圖說話,由淺入深,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看圖描述圖片的內容
在看圖說故事中,曹老師指導幼兒說好每幅圖片的內容。小班的孩子生活經歷少,口語能力較弱,有時不知道如何去說,也不知道從哪開始說,說的話東一句、西一句,無論口語交際的內容、方式和語言形式都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際態度和聽說習慣。但在曹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大膽地表達,活潑的氛圍,良好的語言能力。 我想這與她們班平時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正確引導指導也是有關的。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
2.展開想象,敘述圖片的內容
這是一則有趣又有一定猜測性的故事,第一次小兔看見時想:這會是誰的蛋呢?小兔問小豬、大象時會怎么說?都不是,那小兔該怎么辦?……,曹老師用引導的方法進行了描述,打開了孩子們的思路。
同時,她在教學中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規范和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小班的孩子非常需要老師的贊賞與鼓勵,曹老師語言親切,也送給了孩子很多的鼓勵,這就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
3.設計疑問,猜測想象
在處理蛋裂開了,蛋寶寶出來了這一環節中,曹老師沒有直接出示圖片的全部內容。而是運用聲音——“咔嚓”,什么聲音?怎么啦?帶給孩子們疑問,并在圖片上用一個大大的問好擋住了畫面,在孩子們的好奇中大大的問好被移開了,可愛的的烏龜寶寶出現了,原來這是烏龜媽媽的蛋。這樣的設計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也為故事增加了一份有趣,更看到了老師分析教材,解讀孩子的透徹。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領略到了曹慧老師的教學風格,受到了很多的啟發。也看到她兩年來的不斷地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更為她感到高興。今天的她雖然在課堂教學中有時還會存在一點小遺憾,但這并不妨礙整堂課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課堂才是最真實的,最有效的。
【評小班早期閱讀活動《小兔孵蛋》】相關文章:
• 幼兒文學作品學習的多種呈現方式
• 幼兒英語教學的幾點體會
• 改進早期識字教學,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 努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 幼兒園各年齡班語言學習游戲的特點
• 淺談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
• 如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談小班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 讓園本化語言教學活動綻放光彩——幼兒園園本語言活動選擇和組織
• 在故事對話中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 《想吃蘋果的鼠小弟》與語言活動第一次親密接觸
• 大班文學活動的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