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幼兒受到實物、動作、行為、場景、圖畫、聲音、符號標記等方面的刺激,用語言表述所感受到的事物,用這種方法發展幼兒自己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1.根據語言文學要素組織設計
語言文學要素,是反映語言文學現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語音、語詞、語句、語段、人物、情節、環境、主題等。通過利用這些要素,組織設計語言教育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言語能力。具體來有以下幾方面。
。1)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語言文學經驗學習新要素。
(2)完整地向幼兒介紹一個新要素,一般經過三個階段:引入階段──正式學習階段──學習遷移階段。
。3)將要素逐個加上,形成一個階梯,使幼兒沿著階梯上升,形成某種言語能力。
例如,發展幼兒對兒童文學作品中敘事作品的理解力;疽兀呵楣。
引入階段: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積累有關經驗;許多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是有序的,如植物的生長,小朋友的成長,一件事情的經過等。
正式學習階段:使幼兒了解,連續發展變化的事物是可以分成一段一段的,故事的情節也可以分成一段一段,故事有開頭、中間、結尾。通過聽故事、給故事圖片排序的活動,使幼兒能初步把握故事情節及其發展脈絡,聽懂故事大意。
學習遷移的階段:能獨立地將散亂的故事圖片技情節發展的順序排好,并講出故事大意。從聽出情節發展脈絡到看出情節發展順序,并按情節發展過程講出大意,實現能力的遷移,解決新的問題。即從會聽到會看到會講。
再如,發展幼兒的講述能力;疽兀喝宋铩h境(背景)、情節。
講述能力的培養,引導幼兒沿以下階梯上升。
其中,重述,是較為容易的,幼兒通過聽,記住了詩歌、散文、故事的內容,將它們朗讀、復述出來即可,不需要自己構思和組織語言。觀察講述,通過指導幼兒學會觀察,把看到的事物敘述、描述出來。被觀察的對象可以是生活、游戲中真實的人、物、事件,也可以是圖片、特設的情景或特定的生活事件。它需要幼兒自己進行構思、選擇內容和組織語言。觀察講述能力的培養,開始時,讓幼兒在觀察了人物的活動或無背景的單幅人物活動的圖片后,只說一句話:“誰,在干什么?”經過一段時間后,每個幼兒經觀察都會推測人物的行動,會說出一句話后,再進行第二個要素的學習。觀察現實生活場景或沒有人物的背景圖后,指導幼兒學會描述背景,“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季節,天氣如何?”待每個幼兒都基本掌握后,再將一、二個要素合在一起,指導幼兒觀察有背景的人物活動單幅圖片或特設情景中人物的某個行為表現后,講出“誰在什么時間、地點干什么?”最后,指導幼兒在觀察了2-4幅圖片、情景表演或特定的生活事件后,講出人物在背景中的活動過程,即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操作講述,指在幼兒操作擺弄玩具、學具時,根據需要,指導幼兒說出通過操作“發現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發現的,怎樣做的?”或“計劃、打算做什么,怎樣做?”等,它需要幼兒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用語言整理自己探索認識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或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設想和構思。
2.語言與非語言互相置換
指語言與表象相互置換,或者說,言語與非言語手段相互置換,用這種方法發展幼兒聽和說的能力。
(l)言語刺激,非言語反應
幼兒受到言語刺激,用非言語手段:動作、行為、繪畫、表演等反應對語言的理解。用這種方法發展幼兒對語言的聽辨能力、理解力、聯想力。教師則可以在這樣的活動形式中,觀察到幼兒對語意的理解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①聽指令做動作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游戲的形式完成不同難度的要求。如,“我請小朋友扮做小兔”教師發出指令,幼兒隨指令作出反應:
小兔正在跳,小兔正要跳,小兔沒有跳;
小白兔站在小黑兔的后邊,小黑兔站在小白兔的前邊。
②聽指令做事情
教師向幼兒發出連續性指令,幼兒遵照指令所表明的操作程序,完成一件任務。對此,教師可設計專門的活動,也可以結合一日生活內容,要求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
③聽兒歌、故事找圖片
清幼兒根據詩歌或故事的內容,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找出與兒歌、故事內容相對應的圖片。
④聽故事排序
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請幼兒找出相關的圖片,并將次序排好。
⑤聽詩歌、故事畫故事
在感受詩歌、故事所表現的社會生活內容的基礎上,將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社會生活情景畫出來或拼擺、粘貼出來。如,尋找春天的顏色,欣賞詩歌《春天的顏色》,畫出春天的顏色。
③聽故事演故事
欣賞故事后,用木偶、紙偶,或人體本身將故事表演出來。
(2)非言語刺激,言語反應
幼兒受到實物、動作、行為、場景、圖畫、聲音、符號標記等方面的刺激,用語言表述所感受到的事物,用這種方法發展幼兒自己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①觀察講述
包括游戲情景講述、參觀游覽講述、看圖講述、生活經驗講述、情景講述、想象講述、圖畫書講述等。
②聽聲音講述
包括聽各種不同聲音后的講述、聽人物對話后的講述、聽音樂講述等。
、鄄僮髦v述
包括操作玩具、學具等所進行的講述。
3.根據語言結構組織設計
發展幼兒對語言結構(語法結構、章法結構)的敏感性,并學習運用、語言結構表達思想、感情和感知印象。
(1)語法結構
①組詞
使幼兒感受詞的構成,發展初步的組詞、用詞能力。如,語詞接龍、接尾青等語言游戲。
②說句
發展幼兒對語句(句型)結構的敏感性,學習說句。如,看圖說句、說句游戲等。
(2)章法結構
①編詩歌
讓幼兒感受詩歌的小節(段落)結構、句式結構,并仿照范例,填換新內容,編謎語、仿編詩歌等。
②編故事
引導幼兒了解放事的基本結構:開頭、中間、結尾,仿照范例,編故事結尾、開頭或編完整的故事。
上面幾種方法,在實際的組織設計教育活動時可以配合使用。
來源:《幼兒園教育活動教師參考用書》語言領域
【組織設計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的方法】相關文章:
上一篇:淺談方言在幼兒普通話教育中的影響
下一篇:幼兒語言教育的改革與變化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