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杰的相互作用論告訴我們,兒童的認識發展是其不斷地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的。在教學實踐中,我也有相同的感受,環境的創設有著對幼兒的教育和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
如何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呢?我得到的體會是:
在環境創設中真正實施幼兒為主體
現在提創的素質教育,特別注重幼兒創造精神的培養,而環境是培養幼兒創造性的一個重要條件。也就是說,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收集過程作為培養幼兒創造性的課程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幼兒到了大班以后,無論思維、個性或其他方面都有相對的獨立性、自主性。他們已不愿跟著大人擬定的模式去學習,去活動,因為環境的主角是幼兒,我們不能把這個權力剝奪去。所以,要做到環境的創設中真正實施幼兒為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而老師起主導的作用。例如:我班期末的墻飾布置“怎樣當個小學生”——我是先通過談話,談談怎樣當好小學生。一起確定這個課題后,然后告訴幼兒想把這個題目布置上墻壁,啟發幼兒討論怎樣用這墻來表現這個課題。有的幼兒說“把一些好學生的照片粘上去”,有的幼兒說“用畫畫來說明小學生是怎樣做的”等等。最后確定了用繪畫來表達后,就請幼兒各自去設計,最后討論評選好的作品作為墻飾內容。你看,有的作品是根據自己的缺點想象當小學生后改正缺點的樣子,有的設計成為小學生后在課室里用多功能電腦……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發展了設計的能力,還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尊重幼兒,適當順應幼兒對環境的要求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有著不同的品味、不同的風格和潮流,所以我們不能把環境的創設留給自己做、自己想,更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對環境進行評價和欣賞,正如你有時候看到一些課室布置得整潔、有序、美觀,但你不能主觀評價說好——因為環境的主人不是你,是幼兒!他們有他們的品味和潮流。正如幼兒喜歡玩的超人、比卡超、卡通人物等,我們這些大人卻連碰都不想碰;正如我們班創設的動物園,里面放著一些我們認為丑怪的恐龍、怪獸,而幼兒卻每天吃完飯就去到那邊津津有味地欣賞,去討論。還有一次,我和幼兒商量“六一”布置什么,大部分幼兒都認為用掛網式鎖鏈來布置,而我卻認為這種布置都老掉牙了,都看膩了,但幼兒卻很感興趣。特別是往上面掛一些較輕的物體,然后欣賞那一高一低的彈性動作。所以說把環境的創設交給幼兒,那他們會更喜歡、更會發揮教育價值
提供操作性強的半成品,讓幼兒有創作的空間
可以說,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刺激物、中介和橋梁,而現在的玩具真是五花八門,但真正起到啟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卻很少,所以我在各個活動區提供的材料都是半成品或廢舊物品。例如我在美工區提供了六種顏料,并有調色碟,讓幼兒在繪畫時調試各種不同的顏色。我還提供各種廢舊材料如紙卷、飲料管、包裝紙,各種顏色的色紙、吸管、蛋殼等等。這樣幼兒可以隨意地、自由地去想象,去創造,去操作;科學角擺放一些電池、電筒、電線、電珠等,讓幼兒自己去組裝,去連接;語言區里我擺放各種信封、紙條,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卡通人物、房子、大樹等,由幼兒自由組合這些人物,去創編故事等。這樣的材料具有廣泛的想象、探索、創造和求異空間,能激發幼兒不斷地與其相互作用,積極的動手、動口、動腦。
總之,教育環境的創設與幼兒身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教育者,應當把環境的創設交給幼兒,把這個過程作為教育的過程,適當地順應幼兒對環境的要求還,讓幼兒在更為理想的環境中生活,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
【大班環境創設之我見】相關文章:
上一篇:淺析幼兒園的環境創設
下一篇:利用周邊環境資源,促進幼兒的發展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