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對兒童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特殊作用。幼兒園作為兒童日常的生活場所,由于其特定的生動、直觀的環境設置,必然能對他們的身心發展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它還可以根據專門的教育需要,設置特定的環境,作為一種專門的教育形式,對幼兒教育產生一種直接的影響!队變簣@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這是《規程》的基本觀點之一,也是幼兒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過去,我們在環境創設上過分強調整齊、美觀,這種環境是一種觀賞性的“死”環境,因為它缺少自主性、參與性和教育性。隨著幼兒園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們在環境創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初步成效:注重了社會化環境創設,讓幼兒有機會了解社會、熟悉社會、學習社會、適應社會;注重了參與性環境的創設,著力于情趣性、操作性和選擇性;更注重了不平衡環境的創設,讓幼兒自己去努力,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對環境提出的要求作出應答。
一、科學創設幼兒園環境,發揮教育作用
1.適時提供物質材料,調整環境創設內容。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中介和橋梁,教師通過觀察、詢問、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來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物化,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知識經驗蘊含在物質環境之中,使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獲得最基本的知識經驗。同時,尊重和支持幼兒自發產生的興趣和問題,靈活調整教育計劃,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活動尋求答案,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2.啟發、鼓勵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現有心理水平以及教育目標來設置環境和投放材料,進而啟發、引導和鼓勵幼兒?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鼓勵幼兒成為創設環境的“主人”。要想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我們必須根據主題的產生而隨時更換墻面環境的內容,要調動孩子討論的積極性,要讓他們決定墻面環境的內容,要發動他們收集有關材料并要和他們一起進行設計制作。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放開幼兒手腳,讓他們大膽嘗試,能做到的就讓他們自己去做,能想到的就讓他們自己去想,決不包辦。幼兒在寬松、活躍、和諧的氛圍,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孩子愛問、想說、敢做,求新的欲望增強了,動手的能力提高了,成功的體驗增多了。教師要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發展他們獲取信息材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適時給予幼兒選擇材料的權利。實踐證明:幼兒是否有自主選擇材料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參與墻飾制作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選擇材料,自主決定內容,自主投放材料,讓他們不斷地與環境材料進行相互作用。
。3)找到錯誤的原因,及時引導幼兒。在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學習活動中,幼兒的做法和得出的結論并非都是正確的,難免會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地方。這是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會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我們不應指責批評幼兒,而應設法搞清楚幼兒的真實意圖,避免因誤解而傷害幼兒。
。4)創造幼兒主動探究的機會。新課程的實施要我們教師改變這種現象,更新教育觀念,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參與教育活動。從“教師主導”轉變為“幼兒主體”從“被動”到“主動探究”再到“自己尋找答案”,逐步培養幼兒形成尊重客觀事實,依據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
二、環境創設要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墻面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做好幼兒園環境創設,就必須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充分認識環境材料蘊含的教育價值,并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和環境材料相互作用。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就像是一幅畫,只有當它在色調、構圖等方面和諧時,才能產生美,如果不注意色彩的搭配,就會給人一種雜亂、浮躁的感覺。自然的色彩,易于理解,便于他們借鑒、表現、產生共鳴。明快的對比色搭配使幼兒感受到色彩變化的節奏和共振,真正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三、環境創設要讓墻壁說話
“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杯h境對幼兒的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義尤為重要。
創設墻面環境時應目標明確,以目標為依據,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來創設環境。墻面裝飾要富有特色,把教育目標、教育理念滲透在環境中。在孩子參與探索型活動中,我們把孩子生成的內容展開討論,讓孩子們在其中發現自己、了解自己,體驗成功、找到自信。
墻面環境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生動、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提供的材料要符合幼兒的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性。
總之,幼兒園的環境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它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不再強調“美化、綠化、凈化”。而是強調了教師和幼兒共同互動的結晶。使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像海綿吸水一樣融入幼兒成長的過程。我國幼教先驅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幼兒園環境是“兒童所接觸的,能給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質”。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那么,正是由于環境是幼兒每天所處、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一不受到它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
【淺談師生互動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與指導
• 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 幼兒園怎樣進行環境創設
• 幼兒園自然角環境創設的有效途徑
• 農村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之我見
• 淺析環境布置與教育活動相結合
• 淺談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
• 一面多功能軟墻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策略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
• 幼兒園識字環境創設“四性”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