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9個月到兩歲是簡單的口語積累階段,兩歲到三歲是口語快速發展的時期,三歲到六歲幼兒的閱讀逐漸向獨立閱讀過渡。然而,三歲到六歲都是在幼兒園內渡過的。因此,在幼兒園內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極為重要。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環境;獨立閱讀;教師榜樣
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努力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因此,在幼兒園內部,關鍵是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讓他們想說、敢說、愛說的語言環境。那么,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幼兒園語言環境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思考,在本文中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兩點看法。
一、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
教師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就要抓住孩子喜歡被夸獎、喜歡小禮物的特點,充分調動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在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大聲說話,然后對表現好的孩子采用集體鼓掌、發小紅花、豎起大拇指等方式進行鼓勵,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滿足,為他們的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營造良好的幼兒園交流環境,還可以通過在下課前的一段時間之內,組織孩子們在一起暢所欲言,讓孩子們主動談談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吃的食物、喜愛的小動物,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爸爸媽媽等,在這種環境下不僅可以逐漸培養起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還可以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二、積極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教師的形象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就要為孩子塑造一個榜樣。例如: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教師要用普通話,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表達完整,發音要正確。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文明用語的習慣。例如:在教學完成之后,如果有小朋友幫助教師收拾玩具,教師就應該對他說:“謝謝你,你是個好孩子。”通過這種榜樣作用,孩子就會認識到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說“謝謝”。通過慢慢地教學,孩子就會學會說:“你好”“對不起”“早上好”“再見”“請問”等文明用語,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就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營造幼兒園良好語言環境這一問題中,教師必須充分引進有效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萬迪人,王風野.促進幼兒園語言環境形成的幾點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6(6).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光彩幼兒園)
編輯 代敏麗
【如何創造良好的幼兒園語言環境】相關文章:
• 幼兒教師參與結構游戲方法
• 淺談如何構建幼兒園學習型組織
•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優化策略
• 淺談幼兒園游戲的重要性
• 幼兒園美術教學之我見
• 學生舞蹈表現力學前教育論文
• 學前教育簡筆畫教學方法研究
• 淺析幼兒園生命教育的實施策略
• 幼兒園意外事故的應對策略
• 淺談幼兒園課程的游戲化
• 東莞機關幼兒園預算過千萬
• 幼兒園數學教學激勵引導方法小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