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對市直機關市屬教職工子女開放,“學前教育特權”引來一片嘩然 在1月份召開的東莞兩會上,有細心的媒體從《東莞市2013年市級部門預算草案》中發現,3所市屬機關幼兒園2013年的財政預算支出達2776萬元,卻僅招收市直機關單位職工以及公辦市屬學校教職工的子女。
這種“學前教育特權”已是一個遺留多年的老問題。與東莞鄰近的廣州市,已經在探索改革市屬公辦幼兒園管理體制,并擬在2016年之前逐步面向社會公開招生。有東莞市政協委員提出,東莞機關幼兒園可參照廣州做法,釋放部分學位向社會開放。
而對隱藏在背后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教育學者依然呼吁政府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
機關幼兒園年預算千萬元
東莞市屬機關幼兒園共有3所,分別是東莞市機關幼兒園、東莞市機關第二幼兒園和東莞市實驗幼兒園,這3所幼兒園僅招收市直機關公務員以及公辦市屬學校教職工的子女。
《東莞市2013年市級部門預算草案》中顯示,3所機關幼兒園2013年的財政撥款支出分別為1055.11萬元、1083.32萬元、637.80萬元,總計2776萬元。
像國內絕大多數的機關幼兒園一樣,這3所幼兒園享有其他幼兒園所沒有的優勢,也是東莞市最早獲評“廣東省一級幼兒園”的一批幼兒園。
其中的東莞市機關幼兒園創辦于1950年,由東莞市市政府主辦、市財政局全額撥款。2005年,這所幼兒園由舊城區搬遷到東城區市機關干部住宅小區內。據介紹,新園舍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850平方米,設大、中、小共九個班。這所位于高檔住宅小區里的幼兒園不僅環境清幽、整潔別致,而且
音樂室、科學室、電腦室、美術室、陶藝室、圖書室、烹調室、農趣園等各種功能室一應俱全,教師均為大專及本科學歷。
東莞市機關第二幼兒園創辦于1989年,擁有13個班的配套設施,各類教育教學設備設施先進齊全,與東莞市機關幼兒園均是“全國百佳幼兒園”。即使是創辦時間相對較晚的東莞市試驗幼兒園,也在建園6年后的2004年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除去一般的伙食、校車等費用,在這3所條件優厚的幼兒園里接受教育的孩子每個月只需按省一級幼兒園的標準繳納650元的保教費。而同樣條件的中高檔民辦幼兒園的保教費,是這里的數倍,每個月的保教費至少在1500元甚至2000元以上。
東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3所市屬幼兒園屬于公辦性質,因此其辦學經費實行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幼兒園收取的保教費全額上繳市財政,市財政根據幼兒園日常運作和發展需要,核定供給成本,納入經費預算安排。在2013年的2776萬元預算支出中,包括了3所幼兒園收取的保教費約800萬元。
以東莞市機關幼兒園的支出預算為例,2013年財政預算總支出為1055.11萬元,其中包括基本支出809.76萬元,一般專項支出247.15萬元。基本支出主要包括了各種人員經費、公務車改革單位交通費用等。一般專項支出包括教學設施設備、書籍資料、日常辦學經費等。
媒體報道,東莞市教育局的這位負責人還說,隨著適齡兒童數量的不斷增長,這3所公辦幼兒園有限的學位也不能完全滿足上述招生對象的入園需求,只能滿足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子女約1/3的入學需求,在名額不足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把名額分配到各單位后采取抽簽方式分配學位。
入園難與貴
1月15日下午,在東莞市南城區的一所民辦幼兒園門口,剛剛放學的小班生小盧(化名)坐在爺爺的自行車后座上,正準備回家。
小盧的父母來東莞已十幾年,沒有本地戶籍,和一個有著數百萬人的群體一起被稱為“新莞人”。因為保教費相對較低的公辦幼兒園優先招收本地戶籍的孩子,多數像小盧這樣的“新莞人”孩子只能進民辦幼兒園。
之所以選擇了現在這所幼兒園,小盧的爺爺說,主要考慮的是價錢還能接受,而且接送不算太遠。離家更近的一家幼兒園每個月保教費要上千元,這家主要面向普通工薪家庭的幼兒園價錢低一些,但經過2012年秋季的一輪價格調整之后,也漲到了近千元。像那種條件最好而且保教費相對較低的公辦集體辦幼兒園對他們來說可望而不可及,更不用說機關幼兒園。
但即使是擁有東莞本地戶籍的孩子,也不一定都能進得了公辦幼兒園。據東莞市南城區科教辦工作人員統計,在南城區目前投入使用的總共30多所幼兒園里,只有一所是社區集體辦,其余皆為民辦。
根據東莞教育局的統計數據,2010年東莞市共有幼兒園727所,其中民辦園552所,公辦集體辦園175所,占24.1%。而2012年,這個比例進一步下降,據《南方日報》的數據,東莞市794所幼兒園里,公辦集體辦180所,僅占22.7%。
這并不是“特供幼兒園”第一次遇到爭議,反之,在全國具有普遍性的機關幼兒園多年來一直被視為“學前教育特權的碉堡”。
早在2004年的廣東省兩會上,廣東省財政預算撥款2000多萬元用于政府部門的4個機關幼兒園,就受到代表的質詢。媒體報道,時任省人大代表的楊建優稱:“公務員理發可以理解,這涉及形象問題,但是政府機關的幼兒園一年投入2000多萬,實在難以理解!”
類似的在廣州,截至2010年底,廣州共有幼兒園1532所,公辦、集體辦幼兒園僅有234所,接近八成半為民辦幼兒園。全市34萬多幼兒園生中,接近八成在民辦幼兒園。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在2012年廣州市部門預算中,8所機關幼兒園獲得的財政預算資金為8349.82萬元。
有人士認為,機關幼兒園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很明顯帶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因素。“這昭示了政府在財政分配和支付上的厚此薄彼,在機關幼兒園輕松得到大筆撥款的同時,是其他幼兒園在財政投入上的‘營養不足’和‘嗷嗷待哺’。”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不利于推進學前教育的公平。 經過多年社會各界的呼吁,廣州“學前教育特權的碉堡”開始被撼動。就在2012年年底,《廣州市屬公辦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經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根據實施方案,廣州市20所市屬公辦幼兒園的23個園區,除了已經停止運作的4所幼兒園和市公安局幼兒園、市兒童活動中心藝術幼兒園以外,其余14所幼兒園的15個園區分兩階段進行體制改革。第一階段是2013年6月30日前移交市教育局管理,第二階段是市教育局在解決各幼兒園歷史遺留問題、理順關系后,原則上在2016年1月1日前將上述幼兒園下放給各園區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管理,逐步面向社會公開招生。在移交和下放的過程中努力做到:教學水平不下降、教職員工待遇不下降、招生更加公平、財政投入逐年增加。根據改革的目標,2013年公辦幼兒園向社會公開招生的比例要達到70%,2014年要達到80%,2016年要達到90%,屆時公辦幼兒園將通過搖珠和電腦派位進行公開招生。
媒體報道,在1月初東莞市兩會市政協教育體育分組的討論會上,一名市政協委員提出,東莞機關幼兒園可參照廣州做法,釋放部分學位向社會開放。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熊丙奇曾統計發現,在一些地區,公辦學前教育只占整體學前教育的10%—20%,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只占總體教育經費的1.3%左右,甚至有的地區,50%的幼兒學前教育,是靠不具合格辦學資質的“黑幼兒園”提供的。從全世界范圍看,學前教育的投入占總體教育經費的比例為3.8%,有的發達國家甚至高達8%—11%。而中國的投入水平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即使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廣東省,學前教育發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2011年印發的《廣東省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指出,廣東省學前教育投入不足,城鄉差距明顯,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公共學前教育資源緊缺;部分地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突出。對此,廣東省每年將新建一批普惠性公辦幼兒園,力爭到2013年,各縣(區、市)公辦幼兒園占比達30%以上。2013年年底前,將各級各類資產屬于國有的公辦幼兒園統一歸口同級教育部門管理。
對于公辦幼兒園占30%的目標,熊丙奇認為,“這個比例極低,30%政府怎么起到主導?”他說,要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前提必須是加大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都已經規定得很明確了,把學前教育定位為普惠性的幼兒園,叫政府主導,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這是根本的措施。學前教育資源匱乏,關鍵原因是政府部門不愿意投入。”
2011年,東莞市也配合著印發了《東莞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要求,到2012年,每個鎮街至少要辦1所市一級以上標準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到2013年,90%以上的村(社區)辦有公辦幼兒園,45%以上的公辦幼兒園達到省級優質幼兒園標準,20%的民辦幼兒園達到市級優質幼兒園標準,滿足60%戶籍幼兒的入園需求。
對于民辦幼兒園,這份《計劃》還提出,從2011年開始,加大扶持力度,將連續三年每年扶持50-60所民辦幼兒園,每所補貼5萬元。
2012年年初,東莞市教育局局長楊靖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東莞市將學前教育納入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合理配置學前教育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集體和社會參與、公辦和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逐步建立起全市公辦幼兒園由市鎮兩級辦園、村(社區)支持配合的辦園機制。
根據2012年的數據,東莞市在園幼兒共計255657人,其中本市戶籍幼兒66533人,外市戶籍幼兒189124人。而《東莞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1-2013年)》中沒有提到的、像小盧這樣占了近75%的“新莞人”幼兒的入園問題,在露出擬采取義務教育階段式的積分制入讀公辦幼兒園的跡象之后,仍在探索中。
【東莞機關幼兒園預算過千萬】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中舞蹈教學的延伸
• 幼兒園品德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 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模式分析
• 創新能力學前教育論文
• 濟南市天橋區幼兒園兒童健康狀況分析
• 淺議幼兒園合作性游戲案例
•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策略
• 發展幼兒核心素養的途徑初探
• 幼兒園語言教育
• 淺談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
• 幼兒園管理研究(6篇)
•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