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活動是幼兒園
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歌唱活動,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提高幼兒對歌曲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情感、知識、技能等全面的發展。如何提高幼兒園歌唱活動的有效性,結合筆者在幼兒園中開展的歌唱活動談幾點體會。
一、適宜的作品是有效開展歌唱活動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適宜的作品能更好地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教師在選擇歌唱曲目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1.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
小班幼兒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
音樂理解和模仿能力有限。對小班幼兒的歌唱要求僅限于喜歡唱歌,知道歌曲名稱,能獨立地唱完一首歌。因此,應該選擇篇幅短小,歌詞內容多重復的音樂作品為主。如:《這是小兵》、《小手爬》。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開始能用不同的情感表現不同的歌曲。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多種題材的歌曲,并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開展歌唱活動,如接唱、對唱。大班幼
兒歌唱能力有所提高,在歌唱的方式上不僅可以領唱,還可以兩聲部輪唱、伴唱。歌唱的要求可以有跳躍、連貫。在選擇歌曲時,可以多選擇合作完成的曲目,如:《歡樂頌》、《柳樹姑娘》等。
2.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
生活是一切藝術的來源,只有源自幼兒生活經驗的歌曲,才能引發幼兒的共鳴,促進其想要學唱歌曲的欲望。如每年春天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小班開展歌唱活動《春天》,歌曲中所描繪春天花開,柳樹發芽,蜜蜂蝴蝶飛舞的情景,是幼兒在生活中可以觀察到的,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十分貼近,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極為有興趣。也可挑選一些內容積極、曲調簡單的流行歌曲讓幼兒欣賞、創編新歌詞。挖掘流行歌曲中的積極元素,給幼兒以積極向上的正面影響。
二、教學策略運用是有效開展歌唱活動的基礎
教師應結合作品,運用一種或多種有效教學手段,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情緒,使其以一種積極、主動、愉悅的狀態參與到歌唱活動中去。
1.教師合理范唱。
聽唱是幼兒學唱歌曲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因此,歌唱活動中教師的范唱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富有感情地演唱幼兒喜歡的歌曲,才能貼近幼兒,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為歌唱教學進行鋪墊。清唱是范唱中最關鍵的環節,目的是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同時給幼兒一個正確的示范,因此教師在清唱時要注意自己歌唱的姿勢和方法。例如,在歌唱活動《小貓》中,我進行了兩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讓幼兒聽清歌曲中描述的小貓活動的場景;第二次范唱是配有鋼琴
伴奏的,讓幼兒在音樂中想象,小貓在屋檐下曬太陽的快樂情景。在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中,我通過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讓幼兒想象媽媽生病了,小烏鴉不貪玩,捉蟲兒飛回家,一口一口喂媽媽的感人畫面,從而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學當小烏鴉愛媽媽的愿望。在歌唱活動《螞蟻搬豆》的開始部分,我邊唱邊做螞蟻搬豆的動作,讓幼兒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歌曲,從而激發幼兒學唱和表演的欲望。
2.巧妙運用圖譜。
圖譜是一種視覺性的參與,利用圖譜進行幼兒園歌唱活動,它符合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學習特點,有利于兒童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形象直觀的圖譜,可以使活動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在小班歌唱活動《大蘋果》中,我在活動的開頭出示一棵立體的蘋果樹,引導幼兒邊說歌詞邊做摘蘋果的動作。幼兒在摘蘋果、吃蘋果的情景中,激發了學習情緒,為幼兒更好的掌握歌詞、理解歌曲打下了基礎。在中班《太陽喜歡》的歌唱活動中,我在蘋果、桔子、田野的外圍分別涂上紅色、黃色、金色、代表太陽因為喜歡它們,所送的顏色禮物。然后,再引導幼兒討論,太陽會送給已經是彩色的彩虹什么顏色呢,在猜猜說說顏色的過程中,幼兒很快明白歌詞的意思。
3.巧妙開展游戲。
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同樣在歌唱活動中也可以將游戲滲入其中。教師可以把歌曲的內容設計成一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熟悉歌詞、旋律、風格等,在自然的游戲中習唱歌曲。如在小班歌唱活動《袋鼠媽媽》中,我讓幼兒扮演小袋鼠,我扮演袋鼠媽媽隨著音樂走到幼兒面前,隨節拍擁抱小袋鼠,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興趣。在小班歌曲《頭發、肩膀、膝蓋、腳》中,在歌曲旋律的
伴奏下,全體幼兒先把小手放在臉頰上,我喊出身體的某一部位名稱時,幼兒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將雙手移到該部位上去。我以隨意的順序喊,有時快,有時慢,幼兒感到緊張有趣,這些看似簡單的游戲過程,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歌曲旋律。中班歌曲《吵醒了獵人快快逃》活動一開始就是進入游戲情景,從熟悉歌詞到表演唱,都是以游戲《小動物吵醒了誰》貫穿始終,不僅增強了歌曲的趣味性,也讓孩子們學得更主動更輕松。教師與幼兒共同唱歌曲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拉近了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把歌唱活動潛移默化地轉變為現實生活情境。
4.豐富歌唱形式。
歌唱形式多樣化,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在歌唱活動中,以獨立歌唱、集體合唱為主,同時還有領唱、輪唱、分聲部唱、表演唱等形式。比如,在小班《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歌唱中,我通過獨唱,小組唱,集體唱等不同的方式,巧妙運用小班孩子年齡特點和好表現的心理,引導幼兒將自己的快樂情緒唱給喜歡的小動物聽。他們都積極參與,唱給小狗聽后,還要唱給小老鼠聽,唱給小老鼠聽后,又要唱給小貓聽,唱給小貓聽后,還要唱給娃娃家的寶寶聽……個個興趣盎然,充滿了童真童趣。任何手段都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創造和采用的,因此,我們在進行歌唱教學活動時可以用一種,也可以同時采用幾種形式,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5.巧借多媒體。
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的特點。在歌唱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幼兒對歌曲情境的體驗。如在歌唱活動《小星星》中,我用
課件制出滿天星星一閃一閃,并運用動畫效果制作星星眨眼的效果,通過這一幕幕生動的畫面,促使幼兒產生學習的欲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國旗,國旗,我愛你》,我通過讓幼兒觀看升旗的錄像進行導入,通過觀看動人的場面,及教師輕唱,使幼兒沉浸在一片溫馨的氣氛中,緊接著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為什么要愛國旗、愛祖國?”在這樣一種良好的氛圍中進行教學,使幼兒產生強烈的直覺情感。
總之,教師要善于選擇適宜的作品,并通過恰當的方式開展歌唱活動。要用語言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創設適宜的情境環境,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積極表現、快樂體驗,使歌唱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快樂有趣。要多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避免僅為幼兒創設演唱歌曲的機會,還要注重為幼兒創設技能表現、情感表現、態度表現、創造力表現等多元的表現空間,讓幼兒身上所獲得的一切音樂感受、情感、理解和想象,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導,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歌唱活動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幼兒在幼兒園的歌唱活動中能喜歡歌唱、快樂歌唱、創造性地歌唱。
【淺談幼兒園歌唱活動的有效開展】相關文章:
• 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之我見
• 幼兒園音樂教學策略及其有效應用
• 現代家庭與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如何實施個性化教育
•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等
• 幼兒園音樂教學初探
• 幼兒園創造性音樂活動
• 教師們為什么喜愛“幼兒園美工工作坊”?
• 幼兒園教師為什么排斥理論
• 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資源整合現狀
• 讓信息技術融入幼兒園游戲之中
• 論幼兒園課程的審美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