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對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的原因及其現實影響,幼兒園教師需不需要理論以及如何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者認為,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與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反智傳統、幼兒教育的非制度化、幼兒園教師教育的缺陷以及幼兒園管理的局限等有關。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會導致教師隊伍的普遍膚淺化,保教質量的低下以及教育效能的不高,還會阻礙開放的教師文化的形成。要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可從建立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改革教師培養模式和完善幼兒園管理等方面著手。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理論;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7)04-0037-04
大量的田野調查研究支持這樣一個判斷:幼兒園教師普遍排斥理論和理論學習,他們推崇技能和實干。各類文獻資料也表明,幼兒園教師可能是教師群體中最不愛理論學習的那一部分。在當前我國大力推進教師專業化的背景下,這一“反智”傾向耐人尋味。鑒于理論的先導性價值,以及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對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意義,本研究認為,深入探析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的現象具有一定的價值。
一、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的原因
幼兒園教師普遍排斥理論可能有諸多原因。
1.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反智傳統
幼兒教育實踐領域有著濃厚的反智傳統,理論的價值普遍受到忽略或輕視。幼兒園教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很多時候,教師需要承擔的是可能會令其身心俱憊的體力性勞動,因此專業性的思考和探究往往會受影響。研究者通過觀察和訪談感受到,不少幼兒園教師對理論漠然、排斥乃至畏懼,相反,對班級管理、課程實施等實踐性能力卻頗為看重。對社會公眾而言,評價幼兒園教師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是否有“愛心”。現實中,許多幼兒園教師似乎并不排斥學習,但他們更喜歡的是操作意義上的學習,而非理論探討。幼兒園教師的這種崇尚經驗的傳統具有強烈的反智傾向,這種反智傾向似乎已成為這一群體的主流文化。
研究者認為,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反智傳統可能與學前教育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有關。
2.幼兒教育尚處于非制度化階段
目前,我國還在為建設完善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而努力。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都未能承擔起學前教育良性供給的任務,規范化、制度化的學前教育供給體系尚未形成。民辦幼兒園是當下我國學前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慮,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資質頗受市場的影響,具體而言,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會直接影響民辦幼兒園對教師資源的吸納能力。
幼兒教育的非制度化,意味著幼兒園教師的準入很多時候很多地方是由市場自由調節的,而無法實施嚴格的專業準入標準,相較于義務教育體系中中小學教師的準入制度,我們會清楚看到這種區別。這意味著目前龐大的幼兒園教師隊伍仍面臨專業資質保障上的挑戰,入職門檻普遍較低。與中小學教師相比,無論是學歷層次,還是教師資格證擁有量,幼兒園教師都處于較低水平。眾所周知,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會對理論產生親近感。
3.幼兒園教師教育的缺陷
幼兒園教師隊伍的質量與特點受幼兒園教師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存在著重技能輕學術的傾向。幼兒園教師教育的理念和課程結構都偏于感性,偏重技能訓練。毋庸諱言,當下,大多數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任課教師專業水平并不高,學術水平整體偏弱,這必然會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普遍缺乏學術熏陶,欠缺足夠的學術訓練,進而對理論產生不了太大的興趣,甚至排斥理論。
4.幼兒園管理的局限
幼兒園的管理對教師的行為有直接影響作用。也許基于管理邏輯的考慮,也許基于辦園效益的考量,當下大多數幼兒園的主辦者或管理者都并不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他們關注更多的是教師的勝任力,而非教師的反思性和發展性。這種管理文化下的幼兒園教師對理論的關注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些幼兒園的管理者可能本身就是理論的排斥者。這種管理上的缺陷在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幼兒園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通常,私立幼兒園的問題會更突出。
二、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的現實影響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這一反智傾向有其必然性,但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排斥理論對幼?涸敖淌π形?及其專業發展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并由此可引發對幼兒園保教質量全面而復雜的影響。
1.教師隊伍普遍膚淺化
幼兒園教師普遍排斥理論的直接后果是導致教師隊伍的普遍膚淺化,缺乏反思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導致其對教育問題理解的片面化、簡單化。簡單性思維的痼疾遮蔽了教師應對復雜教育情境的靈活性(徐煒霞、袁愛玲,2011)。在看似勤勉的老黃牛精神外殼下,幼兒園教師往往暴露出幼稚的思想和產生機械的行動。
事實上,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是超技能的,從理想角度講,幼兒園教師應是全面的教育者:有情懷、有思想、有專業知識和技能。有研究者認為,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難度和復雜程度遠超過中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以兒童發展為取向,較之中小學教師更具專業性,他們更可能成為兒童教育專家。〔1〕但是,排斥理論的教師怎么能成為兒童教育專家呢?排斥理論的教師不但很難成為優秀的教師,更不可能成為卓越的教師。
2.保教質量低下,教育效能不高
幼兒園教師對理論的排斥是否會導致保教質量低下、教育效能不高?幼兒園教師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他們可能會認為,在幼兒園工作中,理論的價值不一定能夠直接顯現,經驗可能更重要。
“兒童的世界總是比教育所試圖給予的要豐富得多。”〔2〕因此,教師需要對兒童的世界有特別的理解和尊重。幼兒園的保教工作是由大量的常規工作構成的,因此,順利地完成常規工作通常會成為判斷教師工作質量高低的基本標尺,但完成常規工作其實并不必然意味著對兒童世界的尊重和理解。實際上,常規工作的合理性本身就有著非常深廣的探究空間,狹隘的經驗主義和機械的本本主義都無益于教師對工作的正確認知。排斥理論意味著排斥復雜的學習和探究,也意味著教師的職業行為距離專業化的水平有著很長的距離。眾多研究證實,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與保教質量呈顯著正相關,換言之,幼兒園教師隊伍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學前教育質量及其教育效能的高低。 3.阻礙開放的教師文化的形成
幼兒園教師對理論的排斥實質上是對幼兒教育工作專業性的回避,也是對自我升華的排斥,它將阻礙開放的教師文化的形成。教師只有在開放的教師文化中,才可能充滿活力、不斷與時俱進、超越自我。教師專業化是時代要求,基于教師職業的特性,排斥理論亦即意味著排斥專業化,因為理論隱含有一系列價值、知識和行為要素,沒有基于理論學習的開放的教師文化,幼兒園教師很難獲得專業化,這將導致幼兒教育工作會停留在一個非專業化水平上,也會使得幼兒園教師和中小學教師之間產生異質性,進而成為一個封閉的群體。
三、幼兒園教師需不需要理論
幼兒園教師需不需要理論?換言之,對幼兒園教師而言,理論的意義有多大?研究者認為,理論應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營養,即理論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促進教師的復雜思考能力
理論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獲得對問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通過理論學習,教師可能獲得批判性思維訓練,獲得復雜性思考能力。有教育經濟學研究表明,教師的在職教育對其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基本沒有增值性貢獻。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量的教師在職教育通常是課程講座式培訓,這些培訓盡管可能提供了新的信息和知識,但是無法提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復雜性思考能力的培養。因此,幼兒園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后訓練的針對性是一個亟待深入探究的大問題。
教師的專業化不是一系列資格證書的獲得,而是思想力和判斷力的專業化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決定其是以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虞永平認為,幼兒園教師必須對知識本身進行探究,以把握知識的經驗和行動形態,只有還原為經驗和行動形態的知識才能有效地被幼兒接受,而將知識經驗化和行動化需要幼兒園教師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和把握。這不是只要擁有淺顯的知識就可以實現的,幼兒園教師的知識不能“淺顯”(虞永平,2012)。然而,沒有復雜思考的能力,幼兒園教師注定“淺顯”,注定無法成為卓越教師。
2.激發教師的專業自覺
我是誰?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要做并做好什么?如果個體不能基于職業要求持續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會喪失專業自覺性和自我認同感 。幼兒園教師學習理論的價值就在于獲得思想力之后所激發的專業質疑和自我反省,從而推動其職業生涯由“他在”向“自在”發展。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覺和自我認同會面臨現實職業環境的挑戰。現實中,很多地方只有公辦幼兒園教師甚或只有事業編制的公辦幼兒園教師才會被納入 “教師”范疇,其他絕大多數教師雖然從事著教師工作,卻并不具備法定的“教師”身份。對他們而言,這可能只是一份謀生的工作,談不上專業認同,也沒有持久的職業規劃和專業追求。他們只是按照勞動力市場的邏輯完成分內工作以獲取相應的報酬。顯然,他們或者和理論無關,或者為理論所羈絆,無意通過理性的思考推動自己的專業成長,更談不上專業自覺。
3.促使教師獲得尊嚴與自由
幼兒園教師本質上是人,具有哲學意義上的人的規定性和社會屬性,因此,尊嚴、幸福、自由等這些人類共有的核心價值必然也屬于幼兒園教師。理論對幼兒園教師的價值在于,通過思想力的培植和磨礪使其成為自由的有尊嚴的人,使其從“囚徒式”的生存者成為懂得自由的存在者。作為社會人,我們經常置身于不同的囚徒困境,可以將此理解為存在的本質,但思想力會讓我們因為理解而獲得自由以及生命的意義。
四、如何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
在學前教育大發展的背景下,理論對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已是無法回避了。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讓幼兒園教師從反智走向愛智,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這是幼兒園教師通往“卓越教師”的必由之路。要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并非易事,其關鍵是要為幼兒園教師提供理論學習的動力和可能。
1.建立推動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
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首先要從建立推動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開始,即通過制度建設為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尋求專業化發展創造條件。推動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主要包括教師準入制度、教師資格證制度以及與此相關的幼兒園評估評級制度等。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期望通過政府干預和市場調節的雙重作用,來保障幼兒教育事業對優質教師資源的吸納能力,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資質水平。同時,通過幼兒園評估評級制度提供積極的市場信號,對優質師資給予市場意義上的回報。
一般而言,優質師資意味著更好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動力。優質的師資對理論具有親近性,這與其內在素質和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因此,建立推動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就是要給優質師資的進入和沉積創造制度條件,因為他們更可能愛上理論,也因此更可能成為專業的幼兒園教師。
2.改革幼兒園教師培養模式
幼兒園教師的反智傾向和現有的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有直接關系。現有培養體系重技能輕學術和學術性課程比重低、質量差是準幼兒園教師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產生理論排斥現象的主要原因。這里既有培養定位的原因,也有幼兒園教師教育師資隊伍質量也不高的問題。我們不能苛求中職、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與本科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以同樣的方式開展幼兒園教師教育工作。但本科院校必須重新認識幼兒園教師教育中學術性課程的作用,合理平衡學術訓練和實踐能力培養兩個不可或缺的方面,承擔起培養高質量師資的責任。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層次也要考慮適度上移。因為幼兒園教師教育必須引發幼兒園教師專業精神、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的改變,使其形成對教育終極價值的理性思考。〔3〕
3.完善幼兒園管理
完善幼兒園管理是讓幼兒園教師愛上理論的最便捷途徑。幼兒園教師排斥理論,首先與自身的局限和慣習有關,其次就是受幼兒園組織文化和管理要求的影響。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幼兒園會形成不同的組織文化,組織文化的差異與管理者的“個性”和偏好緊密相關。現實中,幼兒園的組織和管理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大多數幼兒園的管理者輕視教師的理論素養,偏重實踐技能。無疑這類幼兒園絕不是優質的幼兒園。因為優質幼兒園的管理者及教師往往對理論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對絕大多數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而言,管理者多會考慮這些問題:讓教師愛上理論有什么必要?有哪些無形的成本?能給幼兒園帶來什么好處?教師可能會愛上理論嗎?也許會有一些幼兒園管理者能認識到理論對幼兒教育實踐的促進作用、對優化幼兒園質量的價值,但現實的壓力使得他們的教師管理目標往往停留在夠用就行、勝任就好的層面,加之考慮到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和實施的困難,他們缺乏足夠的勇氣和信念幫助教師愛上理論。基于此,研究者認為,首先要改變幼兒園管理者的觀念,使其認識到學習型組織文化的價值,營造教師學習的氛圍。其次要讓幼兒園管理者認識到理論的價值,加強對教師理論素養的培養工作,帶動教師形成用理論解決實?`問題的思維方式,從而使教師深刻體會到理論的作用,從而愛上理論。 ?⒖嘉南祝?
〔1〕趙南.誰最有可能專業化:中小學教師還是幼兒教師〔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3):9-17.
〔2〕劉曉東.天性為教育立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3):33-40.
〔3〕洪秀敏,姜勇.論教師的“哲學運思”之境〔J〕.教師教育研究,2015,(4):1-5.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gnorance of theories and the influence it causes and analyzes whether kindergarten teachers need theory and how to help them learn and use theor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eachers’ ignorance of theory is partly caused by the tradition of anti-intelligence, non-systematiz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faults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limitation of kindergarten management. Teachers’ ignorance of theory may result in superficiality of teachers, low quality nursing and inefficient education, and may set back the formation of an open teacher culture. To help teachers learn and use theory, systems of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modes of teacher training should be reformed, and kindergarten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Key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ory; preschool education
【幼兒園教師為什么排斥理論】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語言教學生活化之我見
• 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策略研究
• 淺談幼兒園素質教育
• 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有法可依
• 淺談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影響
• 淺談《幼兒園健康領域》教學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園美術教育生活化分析
• 幼兒園教師職業壓力的現狀研究
• 探討如何提高鄉鎮幼兒園管理水平
• 幼兒園乒乓啟蒙教育的有效策略
•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