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游戲化教學是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學習者心理特征,借鑒游戲中的教育功能,將游戲的趣味性、情境性、參與性等融入教學實踐中,設計、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學習工具、評價方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逐步深入與不斷發展,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得以廣泛的推廣與實施,幼兒園的課堂教學也因此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本文對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內涵及其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實現策略。
關鍵詞 幼兒園 教學 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學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探索將教學游戲化、教育綜合化的幼兒教育實踐模式,把游戲融匯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充分體現寓教育于游戲之中。
傳統觀念認為,游戲只是學習勞累之余用以幫助幼兒放松疲憊的身心的一種娛樂活動。其潛在的意思是,游戲只是一種調劑品而非日常生活的主流。這種思想輕視了游戲對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的重要作用。事實上,如果通過精心的設計將游戲與幼兒的學習結合起來,則既可以幫助幼兒享受到游戲的輕松有趣,又可以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激勵幼兒主動參與學習。
1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現狀
目前大多數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形式過于嚴重,教師只是在課堂中設計了一些小游戲,但是這些小游戲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性不是很大。除此之外,在幼兒園課堂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忽略了對相關游戲情境的設置,僅僅考慮了游戲的連貫性,卻對游戲所能產生的真實體驗未能全面考慮,導致幼兒課堂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脫節。以上都是目前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發展現狀,不利于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推廣與普及。
2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教學發展策略
在幼兒園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是對原有教學模式的革新,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做出的進一步探索,不僅僅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所需要的,更是幼兒對游戲產生愿望和沖動所必需的,能夠有效促進幼兒園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教學發展,使幼兒真正學到相關知識。
2.1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游戲性體驗精神
幼兒教師通過游戲性教育教學活動能夠進一步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個性特征。因此,在幼兒園課堂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一定要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游戲性體驗精神,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地進行游戲與學習活動,循循善誘地引導幼兒的探索與嘗試行為,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要關注幼兒在游戲性教學過程中發生的認知沖突,敏感地覺察到幼兒什么時候需要得到教??的幫助,為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游戲性體驗活動提供發展契機。
2.2提升教師“游戲化教學”的專業素養
在實現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過程中,教師“游戲化教學”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技能以及對幼兒進行“教”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著至關重要的關鍵性作用。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對游戲化教學方面的相關知識進行自主性學習與研究,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游戲化教學技能。與此同時,幼兒園也必須為幼兒教師提供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師資教育培訓,支持、鼓勵幼兒教師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以及參加其他形式的進修等等,以便于為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注入新鮮活力,帶來一些新思想、新觀點,更好地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與培養。
2.3創設富含游戲性因素的幼兒園環境
為有效實現幼兒園教學的游戲化,就必須創設富含游戲性因素的幼兒園環境,為幼兒各方面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一種“游戲化教學”的良好環境。一方面,幼兒教師要確保幼兒園室內與室外環境的安全性,避免幼兒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受到意外傷害。另一方面,幼兒教師在預先設置游戲化教學情境時,必須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并且要具備豐富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意義,以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只有在安全、舒適、富含游戲性因素的幼兒園環境中,幼兒才能夠忘我地投入到游戲化的教學之中,進一步激發出幼兒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2.4整合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資源
為了避免出現游戲化教學資源被隱藏、被閑置與被浪費的現象,幼兒園及教師必須采取相關措施整合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資源,以實現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普及發展。幼兒園教師應當保持高度敏銳的洞察力與觀察力,對各級各類教育教學資源進行分門別類地篩選與甄別工作,適當地增加或者減少教育設施,以保證幼兒園的游戲化教育教學資源達到最優化。總之,要充分挖掘游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巧妙地將幼兒教育教學內容滲透到游戲中去,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以達到娛樂與學習的有機統一。
3小結
總之,幼兒園實施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實踐模式,游戲化教學的實現所要求的就是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目的觀,教學觀和學習觀。游戲化教學主要將游戲性因素和教育性的因素進行融合,內隱于為幼兒發展創設的教育環境中,幼兒通過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豐富著自身的經驗。在游戲中實現著知識的積累、技能的形成,身體的發展、社會性的發展、情緒情感的發展以及創造性等個性特征的養成等。教師以引導者、觀察者、促進者的身份存在于幼兒發展的整體過程中。通過與幼兒的平等交流,共同形成開放式、主題化的教育內容,通過個別化,小組化的指導,維持著幼兒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發展性的評估,促進著幼兒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祥,孫亞娟.我國近十年幼兒園游戲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13(01).
[2] 楊順艷.關于幼兒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思考[J].學周刊,2013(06).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教學探索】相關文章:
• 點評常州市新北區新華幼兒園一組兒童畫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設計研究
• 對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之思考
• 農村中心幼兒園家園合作初探
• 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引領下幼兒園教學改革
• 探索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
• 淺議幼兒園創新教育
• 幼兒園教師多元音樂文化素養初探
• 兒童視角的幼兒園管理微創意
• 如何為孩子選擇幼兒園
• 幼兒師范開展學前兒童性教育探思
• 幼兒園閱讀推廣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