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在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始終突出藝術教育和藝術培養(yǎng),將藝術教育元素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現已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適應幼兒發(fā)育成長的藝術教育和藝術培養(yǎng)的方式、方法,為孩子塑造美好的人格情操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一、通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營造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
我們在教研實踐中,注重為幼兒營造濃郁的藝術氛圍。首先,全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了墻飾布置,將校園布置得情趣十足,其中有孩子們剪的、畫的,有老師們貼的、掛的,主題有“溫馨的家”“海洋世界”“乘著
音樂的翅膀”等等,使孩子走進幼兒園就如置身于藝術的氛圍之中,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其次,班級還創(chuàng)設了藝術活動區(qū)角,如繪畫區(qū)、
音樂角、小舞臺、手工區(qū)、泥塑坊等,并根據幼兒的興趣隨時調整各個區(qū)角的投放材料,供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
二、巧妙利用藝術與藝術學科的相互滲透
(1)文學與音樂。文學與音樂相互滲透,能使文學作品的情感因素在音樂的渲染烘托下,變得更加強烈,給幼兒產生強大的震撼力。同時音樂作品的情感在文學語言的描繪下,會變得更加具體、明確,使幼兒對情感的識別、體驗更深刻。
(2)文學與美術。文學與美術相互滲透能將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生動的畫面直接表現出來,讓幼兒在美術欣賞中對畫面形象和寓意的理解更加透徹。如欣賞作品《樹媽媽和葉娃娃》時,首先通過其優(yōu)美的語言引起幼兒興趣,之后幫助幼兒感知作品角色的形象,體驗他們的情緒變化。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幼兒用繪畫、粘貼等多種形式來表現樹媽媽在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jié)不同的情緒表現。幼兒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想象的翅膀張開了,對作品的理解自然也就深入了。
(3)音樂與美術。音樂與美術相互滲透可以取長補短,使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協同作用,彼此相通,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被激發(fā)的不可言狀的內心體驗變成可視性形象,成為可以交流和識別的情感。
(4)文學、音樂與美術。這三者有機滲透,讓幼兒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作品,幫助幼兒挖掘藝術之間共通的因素,提高整體效果。如把《小蝌蚪找媽媽》分三次活動來進行。活動一:以文學欣賞為主,讓幼兒傾聽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二:以音樂為主,引導幼兒給故事的不同情節(jié)選擇配樂,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以童話劇的形式搬上舞臺,從而進一步理解作品、體驗角色的情感。活動三:以美術為主,引導幼兒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表現作品的情境。
三、引導孩子傾聽、觀察、討論、表現,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如在欣賞樂曲《森林的早晨》時,教師先播放一兩遍樂曲錄音,讓孩子完整地感知樂曲的旋律,然后采用分段欣賞和討論的方法,通過感知、想象和表達,讓學生對整個樂曲有完整的理解。
四、提供幼兒發(fā)展的平臺及藝術創(chuàng)造的自由空間
在藝術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支持、鼓勵對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教師應不斷調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做好?M織指導工作,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并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進步和獨特之處,從而點燃孩子自由創(chuàng)作的愿望。
【深入推進幼兒園的藝術教育】相關文章:
• 贛南采茶戲在幼兒園應用的調查報告
• 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需要“接地氣”
• 淺談幼兒園游戲的重要性
• 幼兒園防震減災措施
• 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之我見
• 幼兒園音樂教育問題與對策
• 幼兒園科技活動的有效研究
• 幼兒園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
• 2949名幼兒園兒童健康體檢結果分析
• 心理契約與幼兒園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現狀及完善探討
• 幼兒園的圖書架